獨步天下乾隆青花 私人市場僅此一對的如意雲口瓶

收藏家夢寐以求的事情,莫過於能獲得世上絕無僅有的藝術品。本周廈門拍賣就有這麼一對重器 - 青花如意雲口瓶,繪團蓮紋,飾雙龍耳,大清乾隆年製,是為大清宮廷中西合璧的精彩之作,私人收藏僅此一對,估價RMB 500萬 - 800萬(NT$2,150萬 - 3,450萬),將於周五在保利舉槌上陣。


Lot 936|清乾隆 青花團蓮雙龍耳如意雲口瓶(一對)「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度:25.2cm
來源:

  • 香港蘇富比,1993年4月27日,lot163
  • 倫敦佳士得,2010年5月11日,lot217(封面作品)

參閱:

  • 《故宮藏瓷・清青花瓷二》,國立故宮博物院,1968年,頁40-1,圖版10
  • 《邃古來今・故宮博物院建院八十週年清宮仿古文物精品特集》,澳門藝術館,2006年,頁25,編號52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頁137,編號120

估價:RMB 5,000,000 - 8,000,000


2010年以圖錄封面在倫敦佳士得登場

乾隆一朝,國力鼎盛,御瓷製作在康熙、雍正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更是百花齊放。今次上拍的這一對如意雲口瓶,正是把西方藝術風格融入青花瓷器的代表作。

這對青花瓶最矚目的地方無疑是器形,氣派典雅,呈現西方藝術的味道,與中國傳統瓷器大相逕庭,在芸芸官窯種類中難尋可與之對比的例子。口沿外翻卷裝飾如意雲頭紋,近似工藝可追溯至明代盛世 - 永樂、宣德兩朝的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

可是仔細比較之下,兩者工藝其實並不相同,如意雲口瓶的製作技術,要比明朝的折沿口難得多。


明宣德 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北京故宮


左為明永樂 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香港蘇富比,2019年HK$2,200萬成交),右為今次上拍的乾隆雲口瓶。可見兩器沿口外卷的分野所在

永宣石榴尊的折沿口,邊緣處是以水平線向內與瓶頸連接。打比喻的話,這部份就像是實心的飛碟。乾隆的如意雲口瓶,外卷邊緣則是向上內翻,至口沿水平才與瓶頸連接。這部份的結構就像雨傘:外卷是傘布,瓶頸則是傘柄,技術遠為困難。外卷的每個如意雲頸裝飾,形狀清晰如凸齒,也比永宣石榴尊的折沿口細緻得多。

如此口沿外卷亦見於清宮御製彩瓷,例如是上海博物館的「乾隆 綠地洋彩螭龍穿枝花卉紋雙耳瓶」,以及放山居舊藏的「嘉慶 黃地粉彩福壽萬年雲口瓶」(2010年在佳士得以HK$9,026萬成交)。不過這對青花瓶更特別之處,在於底部亦雕飾一周如意雲頭紋,與口沿外卷的如意雲頭首尾呼應,形成乾隆一朝首創的視覺美學。


清乾隆 綠地洋彩螭龍穿枝花卉紋雙耳瓶|上海博物館


巴洛克風格裝飾

傳統來說,中國瓷器不是飾以圈足,就是平底。這對青花瓶的底部設計則像底座一般,相信亦是受到西方影響。如此複雜的上下兩層翻口,加上造工非凡的雙龍耳,可以肯定當年御窯廠是燒出許多失敗之作後,才得以煉成此對精品。

青花瓶從上至下共裝飾七層紋樣之多。頸部飾如意形開光卷草蓮花紋,腹部為纏枝團花西番蓮,而底部飾有一周仰蓮紋之外,裝飾繁縟華麗,明顯受到當時西方流行的洛可可及巴洛克藝術影響。

至於雙龍耳與紋樣主題,則是中國傳統御窯風格。青花藍頭渾厚沉著,亦是乾隆本朝的標準發色。整體而言,這對青花如意雲口瓶可謂中西文化的完美結晶。



Lot 937|清乾隆 青花纏枝靈芝花卉紋如意耳葫蘆尊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度:18.3cm
來源:香港蘇富比1993年10月27日,編號189
參閱: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頁219,圖200
  • 《清代瓷器賞鑑》,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頁130,圖160
  • 《中國歷代陶瓷選集》,鴻禧美術館,頁358,圖160
  • 《世界陶磁全集.卷15:清朝編附安南.タイ》,東京,1956年,圖版92
  • 《中國陶瓷全集.卷14》,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圖版183,圖版212
  •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頁207,圖版編號II-33
  • 《清代雍正-宣統官窯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圖版4-13

估價:RMB 12,000,000 - 16,000,000

如果說上面的如意雲口瓶是中西文化結晶,這件如意耳葫蘆尊則是古今融合傑作。

先說「古」。明代永樂一朝(明成祖朱棣,即起兵奪位的那位燕王),顏料「蘇麻離青」(又稱蘇尼勃青)自西亞傳入,令此朝青花極富特色。以此藍料燒成的青花瓷,不論著色深淺,發色都絢麗鮮艷。色閃黑藍或深藍者,凝聚處可見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結晶斑,深凹胎骨。

基於「蘇麻離青」的這個特點,永宣青花雖然少有描繪人物,但渲染花鳥、海水、園景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紙作畫留下的筆觸、墨痕,極富風韻。至有清一代,雍乾二帝追摹前朝藝術,遂下旨製作了不少仿傚永宣風格的青花瓷器。

以此如意耳葫蘆尊為例,青花發色濃艷,筆觸點染之間盡顯永宣青花蒼健之美。主體紋飾亦採用明初流行的纏枝西番蓮紋,極盡雍容華貴之態。


清雍正 青釉雙耳瓶|台北故宮

再說「今」。此器形創於雍正時期,器口及上部呈圓,下身豐腹,束腰似葫蘆,對稱如意式雙耳接連上下,故稱如意耳葫蘆尊。因腹部形狀不同而分為圓腹及扁腹兩種,有青花、粉彩、鬥彩、青釉、茶葉末釉、爐鈞釉、仿汝釉等品種,可見甚受雍正帝青睞。

如意耳葫蘆尊傳世品以雍正朝例為多,而如本品之乾隆朝例則相當罕見。以台北故宮為例,官方典藏資料庫當中,有12件青釉如意耳葫蘆瓶、2件青花如意耳葫蘆瓶,悉數為雍正朝所製。至於乾隆朝的,典藏資料庫中一件也沒有記載。

以紋飾來說,最接近的例子是「乾隆 青花纏枝蓮綬帶耳如意尊」,通體繪纏枝蓮紋,輔以如意雲頭、卷草紋蓮瓣紋等邊飾,去年在香港佳士得以HK$3,610萬易手。至於今次在廈門保利亮相的如意耳葫蘆尊,上面繪有靈芝,更添一層吉祥寓意。


去年在佳士得成交的乾隆 青花纏枝蓮綬帶耳如意尊


乾隆 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2017年倫敦佳士得£1,472萬易手

以價錢來說的話,近年則以倫敦佳士得的一對「乾隆 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最受注目。2017年5月上拍,估價僅£200萬 - 300萬,結果以£1,472萬(HK$1,470萬)成交,遠超預期。



Lot 932|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高度:32cm
來源:

  • 歐洲藏家舊藏
  • 北京保利,2011年12月6日,lot4903

參閱:

  • 《明清瓷器鑑定》,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1993年,頁13,圖15
  • 《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 明代官窯瓷器》,陸明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頁7,圖1-1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青花釉里紅(上)》,香港,2000年,212頁,圖版197號

估價:RMB 4,500,000 - 5,500,000

每一個時代的藝術,或多或少都會汲取前朝的創作養份。就好像這件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間的釉裡紅玉壺春,紋飾就承襲了元朝時期的瓷器風格。

本品撇口,束頸,垂腹,圈足。釉裡紅為飾,紋樣滿佈,分層而飾,繁而不亂。內口沿裝飾一周卷草紋,線條纖細流暢,婉約動人。瓶身以七層紋樣描繪,頸部繪蕉葉紋、勾雲紋和倒垂如意紋、腹部繪纏枝牡丹紋、仰蓮紋,疏落有致,空間佈局恰到好處。底足處卷草紋與內口沿紋樣相呼應,周而復始,綿綿不絕。

這件玉壺春製於明朝立國初年,紋飾大都可與大型博物館珍藏的元朝瓷器相對比。頸部蕉葉紋 - 元 青花人物圖玉壺春瓶(廣東省博物館)、腹部纏枝牡丹紋 - 元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北京故宮)、腹部仰蓮紋 - 元 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河北省博物館)、底足卷草紋 - 元 青花人物故事玉壺春瓶(湖南省博物館)。


左為元 青花人物圖玉壺春瓶(廣東省博物館),右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壺春,對比頸部蕉葉紋及整體器形


左為元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北京故宮),右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壺春,對比腹部纏枝牡丹紋


左為元 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河北省博物館),右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壺春,對比腹部仰蓮紋


左為元 青花人物故事玉壺春瓶(湖南省博物館),右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壺春,對比底足卷草紋

玉壺春瓶,以「玉壺先春」得名,指造型為撇口、細頸、碩腹、圈足的瓶式。玉壺春早於隋代已經出現,宋代定窯、龍泉窯、景德鎮窯、汝窯、耀州窯、鈞窯皆有燒製。

與早期相比,明、清景德鎮窯製品胎薄體輕,釉色瑩潤,有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素三彩諸多品種,精美非常。宋至元朝玉壺春用做酒器,至明清則漸變為陳設瓷。

在這近千年的時空之中,玉壺春器形亦多有變化。元代玉壺春造型較秀麗輕巧,明朝永樂則瓶頸較短,重心較低,外觀較為凝重。這件洪武玉壺春正介於兩者之間,與元代玉壺春瓶相比,腹徑較寬,與修長的瓶頸產生強烈視覺對比,並使瓶身的S形曲線更為突出。此瓶重心低於元代玉壺春,但仍有別於永樂將重心下移至瓶脛的做法,在洪武玉壺春中乃上乘製品。


明洪武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北京故宮,口沿破損

玉壺春造型秀美,但同時具有易於破損的缺點。是故,在存世的同類瓷器中,多見口沿破損之憾,北京故宮的一件同類玉壺春即是一例。這次在廈門拍賣的這一件,口沿完好,甚為難得。

釉裡紅燒造之困難,在收藏界中可說是眾所周知。即使是清代盛世,呈色失敗而成灰黑的釉裡紅器,亦不罕見。隆慶五年(1571年),名曰徐栻的窯監向聖上奏表,大膽建議由礬紅瓷器代替釉裡紅瓷器,以解決景德鎮貢品瓷的製作困境。時間回到明代建國之初的洪武(1368-1398),燒製之難更是可想而知。



Lot 945|清乾隆 御製白玉雕仿石榖文吉禮璧

直徑:17.2cm
來源:北京東正,2011年11月17日皇家長物-宮廷藝術專場,編號368
出版:Avori e tesori d’oriente, P54
參閱:《故宮經典・故宮建築內簷裝修》 紫禁城出版社,頁217
估價:RMB 5,000,000 - 8,000,000

瓷器以外,玉器亦是清朝皇帝喜歡以之摹古的藝術品。此玉璧採用周朝吉禮玉璧的格式和尺寸,有原配紫檀座,端莊堂皇,可以說是乾隆帝地位、德行、品味的象徵。

紋飾主題有二,外圈為饕餮紋,內圈為穀紋。吉為祭祀昊天上帝所用,如此搭配乃是祈求上天,賜予豐足的糧食讓人民能夠饕餮盛餐。

饕餮紋飾最盛行之時,在於商朝的青銅器之上。傳說饕餮貪吃,永不滿足,故多用於古代酒器和食器,鑄成一雙大眼,但無下顎,警惕貴族莫要揮霍無度、暴殄天物。乾隆帝飽讀詩書,學富五車,選擇此紋飾為禮玉,或許也是有所暗示。


玉雕曾輯錄於Avori e tesori d’oriente

中國古代玉文化裡頭,璧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使用年代之長,品種之多,其他玉器難望項背。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且天為蒼(青)色,故以圓形的「蒼璧禮天」。在各種儀禮活動中,玉璧乃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祭祀、聘禮、婚禮、朝會、喪葬等等。直至春秋戰國,玉璧轉趨實用,從禮器變作佩飾、玩賞、或饋贈珍品,開始盛行不同紋飾。不少人亦把玉璧作辟邪、護身之用。

玉璧紋飾隨著時代而演變:商朝多飾弦紋;春秋至漢朝多見雲紋、殼紋、蒲紋。以《周禮》為例,就有「子執穀璧,男執蒲璧」(這裡的子、男是指子爵和男爵)的記載。穀璧上鐫刻成排的密集圓形顆粒,顆粒上雕成漩渦狀,拖曳小尾如同谷牙,乃取其穀可養生之意。

玉璧周遭刻有一圈乾隆御題的詩文,文曰:「兆瑑為圻鄂,中仍起轂紋,依然是良玉。藉用必元緟,吉禮讚廊廟,精禋薦苾芬,華囂非所貴,楚圉有佳文。乾隆己丑御題。古香、太璞。」


玉璧詩文

此詩文顯示,玉璧是乾隆己丑年(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專為吉禮祭祀製作的一件道具。尾落「古香 太璞」款。古香、太璞與比德、朗潤是乾隆御用的兩方鈐印。比德、朗潤用於乾隆朝首創之物,古香、太璞則落在御製仿古器之上。

玉璧自古是禮天之重器,至清朝乃是權力象徵。乾隆命匠人造屏以展示玉璧古樸素雅,此舉不僅為緬懷千古,更是讓皇權、國力、與玉之所示的品德,在此摹古的雅致品味當中得以彰顯。


 


Lot 938|清乾隆 綠地粉彩纏枝花卉開光式「御製詩文」雙螭耳壁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單行篆書款

高度:20.5cm
來源:

  • 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編號1904
  • 上海道明,2013年4月29日盛世精粹專場,編號32

參閱:

  • 《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315頁
  • 《故宮博物院藏御製詩陶瓷器》,故宮博物院、北京出版社,2016年,頁160,圖52;頁188,圖61
  • 《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一(12)頁657-658

估價:RMB 3,500,000 - 5,000,000

關於壁瓶的起源,民間流傳一個相當有趣的說法。

時間回到有明一代,話說有一匠人,難得燒製了一件精美非常的瓷瓶,滿心歡喜。不知是否由於太過高興,搬運時不小心把花瓶摔在地上,一分為二。匠人看到眼前景象,心情跌至谷底。就在此時,他忽發奇想:何不將錯就錯,把半壁瓷瓶懸在牆上,豈非獨樹一幟的裝飾藝術是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位匠人於是成為了壁瓶的首創者。

在現代考證之下,我們自然知道上述說法不足為信。可是故事裡頭,也說出了在許多收藏家、陶瓷愛好者眼中,壁瓶正正因為只得半壁,更顯出傳統上獨特少見的美學。


壁瓶於2011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

明朝《長物志》稱為壁瓶,清代則多曰轎瓶、掛瓶,乃中國瓷器文物的一個特殊分類。據考據,壁瓶起源於唐宋或五代十國之時,至明代萬曆年間,造型技巧、裝飾格等方面皆已見成熟,到大清乾隆一朝發展至巔峰。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箋》曰:「床內後柱上釘銅鉤,用掛壁瓶,四時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滿床,臥之神爽意快,冬夏兩可。」清朝多部《紅樓夢》續書之中,都可見壁瓶之描述,主要用於家居裝飾,偶爾也作插花之用。

壁瓶於乾隆一朝極盛,自然是因為皇帝本人尤為愛之。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則多次下旨,命令唐英燒造壁瓶,作內廷或文房陳設,包括他鼎鼎大名的御書房「三希堂」。

據學者考究,壁瓶起初只有繪畫,並無題詠。乾隆後來下旨,要唐英在壁瓶上附上御題詩。自此,壁瓶集詩、書、畫於一身,更是專貴。清朝官窯瓷器當中,當以琺瑯彩最為高級;而在琺瑯彩瓷之中,又以有御題詩的至為矜貴。原因和壁瓶無二,就是集詩、書、畫於一身。

今次上拍的乾隆御製壁瓶,正是集詩、書、畫一身的佳品。撇口,收頸,頸側雙出夔龍為耳,腹部方圓至底漸收,背部平整可供懸掛。下承圈足外撇,設計獨特,工藝精巧。外壁罩施淡綠釉為地,釉面潔淨,呈色嬌妍,其上以粉彩繪飾紋樣,口沿及脛部分別環飾如意雲頭紋、蕉葉紋,頸部裝飾瑞蝠銜西番蓮,腹部以描金做四方倭角開光,其內罩施白釉,以隸書做詩文,外緣則以粉彩環飾纏枝花卉紋。

所繪紋樣繁縟連續,細緻入微,頗見功力,畫工複雜而不失嚴謹之態,裝飾風格頗具西洋特徵,以描繪紋樣的色澤深淺來表現明暗,突出立體感及層次感,生動而寫實,與清妍之綠釉相襯,華而不俗,妍而不媚,清新悅目,愈顯搭配自然舒雅。器底礬紅彩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橫款。

壁瓶詩文見於《清高宗御製詩集》卷八十一《詠掛瓶》,為乾隆二十三年所做,行文如下:

大邑冰瓷巧就模,擷芳隨處貯瓊敷
郵程水陸延群玉,風月三千護蕊珠
不是文殊命童子,定為長吉背奚奴
一塵弗染諸緣靜,豈識尋常有苑枯


本壁瓶的御題詩


清乾隆 淡綠地粉彩開光墨彩御題詩文轎瓶|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 天藍地粉彩開光題詩夔紋壁瓶|北京故宮

此壁瓶造型、紋飾及風格皆與南京博物院藏的「綠地御題詩轎瓶」相似。北京故宮亦藏有兩例壁瓶,雖然器型及敷彩略有不同,但所題御製詩文皆與本品相同,其中一例一對「仿文竹釉開光題詩蝠紋螭耳壁瓶」與本品形制相似,詩文相同,為赴木蘭圍場途中所作,據檔案記載,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乾隆秋獵木蘭圍場(清代皇家獵苑),歸來後命人將此詩燒製於壁瓶之上。


其他精選拍品


Lot 904|清康熙 青花團鳳紋茶圓「大清康熙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

直徑:9cm;高度:5.5cm
來源:2012年10月9日香港蘇富比,LOT49
著錄:《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1994-2010年,卷4,頁214編號1708
參閱:

  • 《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頁112,圖75
  • 《清順治康熙朝青花瓷》,2005年1月,紫禁城出版社,頁249,編號158

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


Lot 907|清康熙 豇豆紅釉太白尊「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書款

直徑:12cm;高度:6cm
來源:北京保利2016年6月6日,編號7439
參閱: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上冊,頁292、293,圖106
  • 《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頁83

估價:RMB 600,000 - 800,000


Lot 920|明早期 白釉暗刻蓮紋碗

直徑:27cm
來源:瑞士玫茵堂
出版:《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1994-2010年,卷2,編號649
參閱:

  • 《明代初年瓷器特展目錄》,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2年,圖58
  • 《孫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74,圖32
  • 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卷5,東京,1981年,圖版150
  • 《東方陶瓷學會會刊》,1948-1949年,頁25,編號108

估價:RMB 800,000 - 1,200,000


Lot 922|清雍正 白釉模印菊瓣刻纏枝花卉紋花澆「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度:25cm
來源:

  • Harry Garner爵士舊藏
  • 倫敦古董商Bluett&Sons舊藏
  • 仇焱之先生舊藏
  • 香港蘇富比,2013.04.08,Lot3050

展覽:

  • 《Harry爵士與夫人收藏中國與日本陶瓷》,Bluett & Sons,倫敦,1973,編號79
  • 《玫茵堂收藏中國陶瓷》,大英博物館,倫敦,1994年,編號165

著錄:《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1994-2010年,卷2,編號794
參閱: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 卷一下冊, 紫禁城出版社, 2005年,圖43、44、90、143
  •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顏色釉》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1999年,圖244
  • 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卷7,東京、紐約、三藩市,1981年,圖170
  • Chinese Ceramics.A New Standard Guide,Heli,倫敦,1996年,圖版544

估價:RMB 900,000 - 1,500,000


Lot 923|清雍正 窯變釉雙耳抱月瓶「雍正年製」四字雙行篆書款

高度:33cm
展覽:

  • 中國藝術展,斯德哥爾摩國家博物館,1928年,編號455
  • 《玫茵堂收藏中國陶瓷》,大英博物館,倫敦,1994年
  • 《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 Hiver,蒙地卡羅,1996年,編號177

著錄:《玫茵堂中國陶瓷》,康蕊君,倫敦,1994-2010年,卷2,編號835
估價:RMB 1,800,000 - 2,800,000


Lot 925|清乾隆 粉青釉花口瓶「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度:19cm
來源:

  • 倫敦蘇富比,1995年12月5日,編號416
  • 香港蘇富比,2003年4月27日,編號 139
  •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167,購自Ezkenazi Ltd.

參閱:

  • 倫敦邦瀚斯2011年11月10日,編號72
  • Bonhams London, 10 November 2011, Lot.72

估價:RMB 500,000 - 800,000


Lot 928|清雍正 仿哥釉饕餮紋貫耳方壺「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度:46cm
來源:John Sparks Ltd.,1959年6月
參閱:

  •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故宮博物院, 2011年,頁234,圖II-60
  • 《哥瓷雅集・故宮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窯瓷器薈萃》2017年,頁280,圖137

估價:RMB 2,400,000 - 3,300,000


Lot 939|清乾隆 銀地礬紅彩蓮托八寶紋賁巴壺「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度:19.5cm
來源:日本山中商會舊藏
參閱:

  • 《清宮瓷器檔案全集》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九日穆克登進單
  • 2004年11月12日 倫敦佳士得 Lot.602

估價:RMB 2,200,000 - 3,500,000


Lot 950|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力士像

高度:26.5cm
來源:

  • 法國私人收藏
  • T.B.Kitson舊藏
  • 倫敦蘇富比,1961.05.30,Lot392

著錄:

  • 《錯金鏤彩—法國皮艾爾•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絲琺瑯器特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圖69
  • 《琺瑯之美—嘉玉堂珍藏明清兩代景泰藍精選》,嘉玉堂,2007年,頁22-25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琺瑯器編・2・清掐絲琺瑯》,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138-139,圖版104
估價:RMB 800,000 - 1,800,000


Lot 970|清乾隆 金累絲嵌綠松石福祿壽大吉如意

長度:33cm
來源:徐展堂舊藏
參閱:《故宮經典—清宮生活圖典》,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頁224,圖363;頁230,圖378
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


保利廈門|2019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20/1/1-2|10am - 8pm
預展地點:廈門瑞頤大酒店|廈門市思明區鷺江道12號
拍賣時間: 2020年01月03日
拍賣地點:廈門瑞頤大酒店A廳、B廳|廈門市思明區鷺江道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