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向來都是書畫世界的中流砥柱,然最近幾季更是風頭無兩——先有大幅刷新個人拍賣紀錄的仿古山水,再來是長青不老的潑墨潑彩,最後還有收藏圈熱議的仕女畫。
今季北京保利春拍,便一口氣把此三大主題悉數帶到藏家面前,將於7月4日隆重舉槌。
「張大千大滿貫」以外,還有傅抱石慕古人像、白石老人花鳥蟲豸、黃賓虹「黑賓虹」山水等等,俱為這些大師巨匠備受追捧的代表創作。
事不宜遲,讓我們立即踏進洋洋大觀的中國書畫之境。
Lot 2550|張大千(1899-1983)《巨然晴峰圖》設色紙本 立軸
尺幅:168.5 x 85 cm
題識:
- 巨然晴峰圖。蜀郡張爰臨。
- 飛閣曉迎雲作幕,危亭夜回水為闌。千林萬壑商量遍,坐我奇峰澈骨寒。丙戌重陽後一日題,大千居士爰,沱水邨居。
- 此康熙內府花邊羅紋,下宋楮一等,紙墨相發,心手俱暢,亦鄉居數年不可多得之一樂也。爰又記。
印文:張爰、大千居士、張爰之印、大千、張季、笑白雲多事等閒為雨
謝稚柳題跋:此故人張大千四十九歲之筆,臨巨然筆極少見,為其平生傑作,殊難得也。己巳夏初,謝稚柳觀因題。印文:謝稚、稚柳
展覽:「張大千畫展」,中國畫苑(上海市成都路靜安寺路北口),1946年11月21日-24日。
出版:
- 《名家翰墨·張大千前期山水畫特集》第66、67頁,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3年版。
- 《名畫經典·張大千工筆山水》四川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
- 《1997年張大千畫選挂歷》一月、二月圖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 《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大典,第三卷》圖4,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典藏大師系列 1—張大千》第101頁,藝術家雜誌社,1998年8月。
- 《中國傳世名畫·第四卷》第371頁,海燕出版社,2002年版。
- 《中國名畫家全集·張大千》第148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貴州移動金黔卡》張大千作品精選,中國移動通信,2002年。
- 《張大千精品集·下卷》第28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版。
- 《張大千精品集》第28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版。
- 2012年宣紙精印掛曆《名家翰墨—張大千山水畫珍藏選》封面,天津市委組織部、天津市委老幹部局,2011年。
- 《名作抉微·張大千山水》第18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版
- 《世界的大千—張大千繪畫精品集萃》第98、99頁,美國文化橋出版社,2022年。
著錄:
- 《張大千畫展目錄》,第59件,上海中國畫苑,1946年11月。
- 《大千居士畫影集》前言,1947年。
估價待詢
去年4月,張大千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首登拍賣場,即一躍成為最貴張大千作品,將他的拍賣紀錄推高至HK$3.7億。
該作打破他市場紀錄潑墨潑彩的壟斷,也印證了他在傳統繪畫上的不凡造詣。事實上,大千從始至終堅持仿古,可說是他一切繪畫的奠基。他的入古之路始於清初石濤,後受明代董其昌的畫論啟發,有系統地上溯中國繪畫傳統,直追唐宋。
至於今次拍品,則為另一仿古大作。《巨然晴峰圖》顧名思義,是張大千擬南唐的山水大家巨然筆墨之作,追古更比宋代久遠。1946年上海畫展上,此作估價400萬法幣,位列展品第二,可見藝術家對此作何其重視。
張大千是近代書畫大師
張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HK$370,495,000成交
繪山石參用巨然標誌性的長披麻
巨然在山水畫系統中地位超然,為南方山水之祖,以長披麻皴法著稱。此圖名中巨然,其實是指張大千在畫山石時大量參用長披麻皴,以效仿巨然筆下的山水畫形態。
真正作為該作「模板」的,是元代佚名山水畫《萬山積雪圖》,他參考其中對山重水複,氣象萬千的描寫,又結合王蒙蒼茫渾厚的墨法,借古而開新。
圖中引人注目的還有畫水之法,此法取自於張大千舊藏《湖山清曉圖》。初時,該圖公認出自巨然手筆,後經張大千認定為巨然同期的劉道士之作。因此,《晴峰圖》雖冠名「巨然」,卻是大千集多家之長,熔鑄一體的鉅作,反映出畫家獨步天下的藝術境界。
劉道士《湖山清曉圖》,張大千舊藏,現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畫水之法取自劉道士《湖山清曉圖》
畫作局部
遍觀全圖,從草木林叢、亂石水流,到亭台屋宇,皆精細得無以復加,苦心經營之工夫不言而喻。張大千出神入化的仿古手筆,透露於畫面每一寸古意盎然而別出心裁的佈置中,顯示出他長久的追古足跡。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邀請張大千出任偽職,大千斷然拒絕,避居青城山。後經友人介紹,遷往郫縣的鐘家大院,題識中的「沱水邨居」便在其中。這是他在四川居住最久的處所,40年代作品的題識中常見此名。
張大千曾經居住和作畫的「沱水邨居」,如今保留下來的鍾家大院之一部分
國畫大師謝稚柳
謝稚柳在題跋中寫道,此畫為大千少見的仿巨然傑作。這位國畫大師能做此評價,自然是出於他對張大千的了解,及兩人多年來的深厚交情。
張大千青年時與謝稚柳之兄謝玉岑為鄰,因此結識謝稚柳。後來謝玉岑因病早逝,拜託他照顧胞弟。張大千重情重諾,待謝稚柳如手足,一齊研究繪畫多年,還數次攜遊采風。其中對張大千意義重大的敦煌之旅,也是二人同行。
Lot 2552|張大千(1899-1983)《浮巒暖翠》設色紙本 鏡心
尺幅:64.5 x 134 cm
題識:六十五年八月寫為吳瑞奇先生方家正之,蜀人張大千爰年七十有八。
印文:「張爰之印」、「大千居士」、「三千大千」、「獨具隻眼」、「丙辰」
出版:
- 《中國畫觀察-中國畫100年100家張大千專題》第10頁,長城出版社,2017年。
- 《大千歸來-張大千書畫作品集》第224-225頁,四川美術出版社,2021年。
- 《榮寶雅集-近現代名家精品》第102-103頁,榮寶齋出版社,2021年。
來源:德國重要私人舊藏。
估價:RMB 8,000,000 - 12,000,000
若說張大千最為人熟知的成就,無疑是開創潑墨潑彩技法,尤以此法畫成的山水受到藏家追捧。目前他的個人成交紀錄前五,除了上述《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外,悉數皆為潑墨潑彩佳作。
1957年,張大千眼睛受創,目力嚴重衰退,難以再經營精細工筆畫,這促使他致力於研究新技法。十餘年過去,大刀闊斧的潑墨潑彩逐漸成熟後,他接受治療,目力得以恢復。到了晚年,他返台定居,致力於合傳統與新法為一,此作便出自這個時期。
王時敏《浮巒暖翠圖》|台北故宮藏
「浮巒暖翠」的題材,可見於宋代趙伯駒的山水畫,明代仇英曾作臨本;到了元代,黃公望寫《浮巒暖翠圖》,清初王時敏和王原祁仿他的筆意作畫。順帶一提,王時敏與王原祁的摹作分別藏於兩岸博物館,仇英臨本則在2010年拍出RMB 7,280萬高價。
精於摹古的張大千,此前已幾次作《浮巒暖翠圖》。掌握潑彩技法並視力好轉後,更加入新法,以濃墨重彩造層疊厚重之勢,復以精巧工筆描林岩屋舍之理,在絢爛華美的色塊裡勾勒出充滿文人意趣的場景。深色鮮妍慾滴,留白一隅泛藍,山光水色相映,如夢似幻。
上為畫作局部,下為摩耶精舍一景
畫作局部
細節方面則更見巧思。畫作左下的房屋與大千後來建設的摩耶精舍頗為相似,相信是他有意而為,在此作中繪出理想住所;右上角三位高士於深山平頂處遠眺,而灰蒙蒙的海天一際千帆歸來,相互呼應,似是暗合自己落葉歸根的境況,寄遊子重回故土之溫情。
大千繪製此畫,在全然抽象的潑墨潑彩中加入許多傳統筆法和題材,既是有意貼近傳統審美,又可視作宣告回歸華人社會之舉,是結束海外漂泊生活後,含蓄內斂的情感表達。
Lot 2547|張大千(1899-1983)《團扇閒情》設色紙本 鏡心
尺幅:116 x 46 cm
題識: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拈淵明語寫於濠鏡,張大千。
印文:張爰私印、春愁怎畫、昵宴樓
出版:《張大千畫集》圖39,香港東方學會,1967年。
估價:RMB 1,600,000 - 1,800,000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點為中國香港,具體信息請聯繫北京保利拍賣中國書畫部工作人員。
張大千的仕女畫同樣在市場上炙手可熱,早前就有一幅水墨創作以近四倍估價的RMB 4,715萬成交。
大千不僅在山水上仿古,人物上亦有仿古,這是受上文提及的敦煌之行影響。40年代,他前往敦煌臨摹壁畫,畫上那種秀勁的線條和繽紛古艷的設色啟發了他,令他作畫開始上溯唐宋筆墨。
大千風流多情,對女性之美觀察尤深,本就十分擅畫女子。敦煌歸來後,他一改早期纖弱柔美之風,取法神佛造型,以飽滿的筆觸描畫仕女。因此,他筆下的女子變得雍容華麗,韻味悠長,有如盛唐風貌再現。此圖便為一例。
畫作局部
畫中仕女身著華服,手執竹扇,變化多端的筆觸和華艷瑰麗的色彩交錯使用,繪製華服紋飾、各樣墜飾環珮,呈現出奢侈盛美之態。手勢的刻畫更見敦煌壁畫因素,將垂未垂,動作若有禪意,營造出媚而不俗的獨特意境。
此作仕女形象端莊嫻靜,亭亭玉立,右手拈竹扇,與張大千舊作《花蕊夫人》極為相似,惟花蕊夫人持折枝芙蓉花。抗戰時期,大千避居青城山上清宮,作《花蕊夫人》,後刻此畫於碑石,刻石現仍保存於上清宮內。
畫作原型花蕊夫人生於五代十國,是後蜀後主孟昶的寵妃,不僅姿色美艷,且文采斐然,清新雋永的《花蕊夫人宮詞》現今廣為流傳,是歷史上才貌並肩的傳奇人物。
《花蕊夫人》石刻,現存於上清宮文武殿
題識方面,「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一句出自大文學家陶淵明《閒情賦》。此賦為五柳先生特別之作,幻想化身美人周身器物,與她日夜為伴,既寫出美人姿色,又體現她的品德志趣,與大千對美人的欣賞頗為契合。
大千截取其中與團扇相關的一句書寫,既符合主題,又為畫作增添了文學風趣。此外,張大千還鈐「春愁怎畫」、「昵宴樓」等經典畫印,力求完整呈現集詩、書、畫、印於一體的中國傳統藝術。
除了張大千的三大主題畫作,同場亦帶來眾多市場渴求的名家鉅作,包括傅抱石借「消夏」之題而作的高士圖、齊白石經典的花卉冊和松鷹圖、黃賓虹晚年成熟的墨法山水、李可染轉型時期描繪黃山和灕江的山水畫,以及黃胄反映民族團結的新疆風情之作。
Lot 2543|傅抱石(1904-1965)《消夏圖》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44年
尺幅:109 x 31 cm
題識:
- 蘇宇先生大雅教正,丙子春,白下記。
- 甲申七月五日,東川金剛坡下,新喻傅抱石。
印文:抱石大利、其命唯新、抱石齋
說明:上款人王蘇宇(1890-1955),江蘇南京人,早年留學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德國梯平根醫科大學,獲雙博士學位。係民國名醫。喜愛書法,篆刻,能寫一手好字。抗戰前就與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胡小石、於右任、呂風子、等交往甚深。尤其與徐、傅、胡家,幾乎都是私家醫生,同時也收藏了不少他們的書畫。抗戰時。南京淪陷之後,中大耆宿王伯沆教授病留南京,堅守氣節,以死拒敵。貧病交加之時,王蘇宇大夫倡導籌資接濟。胡小石先生曾作長詩贊美王伯沆氣節,歌頌王蘇宇義舉。
來源:源於王蘇宇家屬。北京保利2014年春拍
估價:RMB 10,000,000 - 12,000,000
傅抱石是中國近代畫壇巨擘,他筆下人物在市場反響熱烈,從RMB 2.3億寫下個人拍賣紀錄的《雲中君和大司命》可見一斑。今次拍品雖名《消夏圖》,但從圖中佔據大半篇幅的三人來看,不難看出這亦為一幅人物畫,且是傅抱石素來喜繪的高士主題。
傅抱石熱衷於從歷史中尋找畫題,借用歷史典故呈現「美的故實」。尤其在40年代抗戰時期,他寄身重慶金剛坡,繪畫高人逸士的主題更出於特別寓意。
他希望通過作品宣揚歷史文脈和凜然高尚的人格,以支持和激勵堅持抗戰的國人。此時期也被後人稱為「金剛坡時期」,是傅抱石的創作巔峰。
喜繪高士主題的傅抱石
劉貫道《消夏圖》|美國納爾遜·艾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此畫寫於1944年,正處於這一時期。畫中一高士二仕女的佈置,或參考自元代劉貫道《消夏圖》。這幅圖題為「消夏」,實則通過該題材突出魏晉士人之風骨,亦為別樣的高士圖。這種構思同樣沿用於今次這幅傅抱石之作,獨具內涵。
這幅圖通過一系列的消夏及賞玩用具,如置冰的托盤、樂器、投壺等,暗示了圖中主角的士人身份,又從他上身袒露、外罩道袍、手持拂塵的高臥姿態,反映此人不羈逍遙的高士風度。
面容滄桑的高士
對傅抱石而言,這些高人逸士並非消極避世,而是象徵著樹立數千年的文化精神。他保留劉氏消夏圖的人物,卻以常用的滿構圖重新繪製,將高士及侍女安排在茂密的芭蕉葉下,並使用了截然不同的筆觸墨法,是對傳統的承接和變革。
高士面容上,傅抱石刻意用細線勾勒紋理,枯筆擦出鬚髮,傳神地表現出滄桑之態,反映高士不重外物重精神的高潔品格;衣物方面,他參用顧愷之的高古游絲描,使得褶皺自然,整體流暢秀逸,有飄飄欲仙之感。
芭蕉樹濕氣淋漓
從場景來看,芭蕉樹的枝幹和葉脈均以濕墨勾勒,再鋪濃淡深淺不一的赭石和石青,近地處亦以極淡的青赭及清墨點綴。畫面因而顯得濕氣淋漓,又如高溫籠罩下,事物在人眼中的模糊化,巧妙地烘托出「消夏」之意。高士侍女的精細描繪與芭蕉背景的粗獷狂放更形成強烈對比,襯托出人物主題。
傅抱石寫此畫贈王蘇宇,亦是感歎他有著高人逸士的風骨氣節。抗戰期間,南京淪陷,國學大師王伯沆卻堅守南京,以死拒敵,時為名醫的王蘇宇於心不忍,冒著巨大風險,籌資接濟貧病交加的王伯沆。傅抱石故作此畫贈予王醫生,以表敬意。
Lot 2536|齊白石(1864-1957)《花卉草蟲冊》設色紙本 冊頁(六開)
尺幅:
- 畫:32 x 26 cm(每開,共2開);22 x 28 cm;41 x 38 cm
- 字:41 x 38 cm(每開,共2開)
題識:
- 白石老人老年作。印文:白石
- 楓林亭外,白石。印文:齊大
- 寄萍老人老年作。印文:白石翁
- 魯班門下白石。印文:齊大
白石又題裱邊:此冊共十有七開,乃八十七歲白石老人為公庶公子,曼雍夫人作。丁亥。印文:白石翁
章士釗對題:鷓鴣天有序。夏午詒欣賞齊白石畫,而謂書法不中程,不喜其題款,屢索不著一字之和尚畫片,觀者似為不平。前明狀元姚淶輒譏文衡山為畫匠,或評之曰:待詔名垂不朽,後人誰記?有手掇巍科如姚明山其人者。吾題此幀不禁此感,愔午詒下世,不得親拈是事為笑謔雲:八十年來氣類空,劣憑兩事壯南風,湘鄉將相平祅寇,直到齊璜畫草蟲。尊款識,泥宏通,頭巾吾笑直心翁,狀元盡許姚淶中,待詒名同萬歲紅。公庶、曼雍賢夫婦賞之。孤桐章士釗題。時丁亥長夏。印文:別署孤桐
展覽:
- 「齊白石遺作展」,北京蘇聯展覽文化館,1958年1月1日至20日。
- 「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出版:
- 《齊白石作品集》﹝第一集繪畫﹞,圖版146、150、162、169,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63年。
- 《齊白石─文人畫最後的奇葩》圖版48、49、62,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78年。
- 《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第59、60頁,圖59,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燈蛾》出版:
- 《齊白石遺作展覽會紀念冊》第342號,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年12月。
- 《光明日報》第3083號,1958年1月1日。
- 《紀念齊白石》圖版1,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年。
《楓葉秋蟬》出版:《彩色的生命—藝術大師齊白石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9月。
《海棠螻蛄》出版:《齊白石畫輯》封面,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6月。
說明:上款「公庶」公子為楊度之長子楊公庶,楊度與齊白石同為湖南湘潭人。楊公庶曾任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秘書長,與同仁堂第三代傳人樂鬆生之妹樂曼雍於1925年結為連理。
估價:RMB 8,000,000 - 10,000,000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點為中國香港,具體信息請聯繫北京保利拍賣中國書畫部工作人員。
齊白石繪製花鳥、物件、蟲豸的冊頁是拍賣場常客,以清新自然的創作風格而備受青睞,往往能取得佳績。本月中旬,便有一幅老舍舊藏的花蟲人物冊上拍,RMB 5,520萬高價易手。
今次拍品共六開,尺幅不一,其中四開為畫、兩開為字。四幅畫皆為物件或花卉搭配草蟲,雖構圖不同,但同樣採取一放一收,一粗一細的對比方式呈現,既反映動靜之別,又契合東方美學表達,意韻悠長。
以首開為例,油燈造型十分粗簡——燈座、支架與把柄皆見飛白,如同頑童隨手塗畫;頂部燈油僅以鵝黃點染,底下油漬則以淡墨調和,化為暗淡,至於火焰,便以焦感大紅色輔以些微鵝黃勾擦而出,充滿活力。
部分畫頁
若說油燈蘊含白石老人返璞歸真、童稚爛漫的心性,那麼燈下飛蛾便盡展他臻入化境的繪畫能力。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飛蛾之足並非最精細的部分,而是蛾身鱗翅上的纖毫畢現,展現極為逼真的毛流感。
齊白石之冊頁多如此般,於粗放處蘊蓄變化,於細微處亟求真實。構圖簡單而不單調,融寫意於工筆中,充滿筆情墨趣,神韻十足,觀之妙趣橫生,令人愛不釋手。
此作是為公庶公子、曼雍夫人作。楊度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與齊白石同鄉,公庶公子即是楊度之子楊公庶。曼雍夫人則為楊公庶之妻,原名樂曼雍,愛好書畫,因此夫婦二人常向白石老人求畫,此冊便為其一。
Lot 2532|齊白石(1864-1957)《松鷹圖》水墨紙本 鏡心
題識:九十三歲齊白石。
印文:齊璜之印、人長壽
鑑藏印:老舍
出版:《老舍藏齊白石畫》第222-223頁,舒乙主編,北京出版社,2015年。
說明:本幅為老舍、胡絜青伉儷舊藏。
來源:北京拍賣會2013年春,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老舍胡絜青藏畫,Lot228
估價:RMB 7,000,000 - 8,000,000
老舍是文化藝術界的代表人物,著有《駱駝祥子》等名作。大家皆對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心悅誠服,然而少有人知的是,老舍同樣十分熱愛繪畫。
他常與藝術家來往,喜歡賞畫看展和寫文論畫,與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等同代的畫壇巨匠皆有不小交情,因此,老舍收藏了大批這些藝術領袖的畫作,此《松鷹圖》便為其一。
在一眾畫家中,老舍與齊白石關係最為密切。起初,因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拜齊白石為師,老舍便常常光顧畫室,交流之下,兩人相談甚歡,漸成知己,故老舍伉儷收藏中的白石翁也越來越多。
老舍伉儷(左一和左三)與齊白石關係密切
齊白石《松鷹圖》,成交價RMB 28,560,000|北京保利,2010年
白石老人的家鄉多松樹,他在家時亦喜植松。這位書畫大師筆下的松樹,俱為馬尾松,雄偉高大,葉呈針形。此畫中,他用偏乾的淡墨畫老幹,側鋒下拖,有沉凝蒼勁之勢;畫松枝則用中鋒、焦墨,折曲如金文,如龍舞。
至於雄鷹,昂首側立,頭微微扭轉,俾睨天下。羽毛以不同的墨色闊筆點出,層次分明;鷹喙和點睛則以焦墨勾勒,如賦神采,氣勢攝人;鷹爪最顯功力,齊白石以果決的氣勢和熟練的筆觸,充分表現堅硬勾爪的強健銳利之徵。
松鷹圖是齊白石常繪的主題,以其美好含義深受藏家喜愛。民國時期,畫家繪鷹亦多取振奮民族精神之意,以表強國意志,還具「英雄」寓意,剛健有力;而「松柏」則具長壽之喻。松鷹表達了對國家民族發展的美好祈望,也含對人間幸福、天下太平的祝願。
Lot 2531|齊白石(1864-1957)《教子圖》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47年
尺幅:101 x 50 cm
題識:八十七歲白石老人,丁亥秋九月已涼,天氣未寒時也。
印文:白石、曾經灞橋風雪
來源:
- 原藏家直接得自齊白石家屬。
- 2005年嘉德拍賣會2327號。
估價:RMB 3,500,000 - 4,500,000
Lot 2528|齊白石(1864-1957)《雙蛙蝌蚪》水墨紙本 立軸
尺幅:134.5 x 30.5 cm
題識:卅載何須淚不乾,從來生女勝生男。好寫墓碑胡母字,千秋名跡借王三(王三,王瓚緒軍長也)。寶 妹之屬,時居治園清宅,白石並題贈詩。
印文:齊大
齊良遲題簽:雙蛙蝌蚪。齊良遲敬題藏。
出版:
- 《齊白石繪畫精品集》第38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10月。
- 《齊白石繪畫精品集》第88頁,韓國美術文化院,1993年04月。
- 《齊白石全集 第四卷》第136頁,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10月。
- 《齊白石畫集》第6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12月。
- 《白石自珍》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10月。
- 《齊白石繪畫作品圖錄(中卷)》第204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07月。
- 《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 齊白石花鳥》第5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08月。
- 《嘉德二十年精品錄 近當代書畫卷·一》圖180,故宮出版社,2014年。
- 《齊白石繪畫精品集》第127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
著錄:
- 《父親齊白石和我的藝術生涯》第 19 頁,齊良遲口述、盧節整理, 海潮出版社,1993 年。
- 《齊白石雙譜》第 84 頁,集古齋有限公司,1999 年。
估價:RMB 2,000,000 - 3,000,000
Lot 2559|黃賓虹(1865-1955)《擬董北苑山水卷》設色紙本 手卷
創作時間:1947年
尺幅:34.5 x 137 cm
題識:董北苑畫沈雄蒼厚,遠觀層次井井,近視可見筆墨遒勁滋潤,茲一擬之。文偉先生屬粲,八十四叟賓虹。丁亥。
印文:黃賓虹、冰上鴻飛館
展覽:
- 「黃賓虹作品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大學藝術系聯合主辦,香港藝術中心包兆龍畫廊,1980年6月6日-29日。
- 「紀念黃賓虹先生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黃賓虹書畫展」,浙江省文化廳主辦,2010年11月。
出版:
- 《黃賓虹先生畫集》第71頁,藝林軒,1961年5月。
- 《黃賓虹作品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大學藝術系,1980年。
- 《黃賓虹書畫專集》第110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
- 《南黃北齊·黃賓虹齊白石書畫選》第76-77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9月。
- 《樓霞嶺》第14-15頁,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主辦,2010年9月總第6期。
- 《紀念黃賓虹先生誕辰一百四十五週年黃賓虹書畫展》第62-63頁,浙江省文化廳主辦,2010年11月。
- 《黃賓虹藝術研究論文集》第144頁,杭州出版社,2011年12月。
- 《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書畫選》第220-22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9月。
- 《虹叟書畫集·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週年》第248-249頁,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4月。
著錄:
- 《黃賓虹先生畫集》大公報,1961年。
- 《畫家黃賓虹年譜》第167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
估價:RMB 8,000,000 - 10,000,000
黃賓虹為近代山水畫大家,晚年總結「五筆七墨」說,推動傳統山水筆墨的系統化,影響後世甚鉅。而對他個人的作畫經歷而言,從一心仿古到專注用墨,造就了他風格分明的「白賓虹」和「黑賓虹」時期。
在白賓虹時期,他醉心研究和臨摹古畫,作畫時也參用歷代畫壇先賢之法,追求筆筆有出處、點點有來路。因此,他此時的作品常帶有顯著的文人畫風格,用筆疏簡,朗逸秀美。
晚年黑賓虹時期,他開拓出自己的道路,專注於墨法運用,畫風趨於「黑、密、厚、重」,這也是他畫技成熟後,個人強烈風格的標誌。2017年以RMB 3.45億寫下他個人拍賣紀錄的《黃山湯口》,還有這幅《擬董北苑山水卷》,都是出自該時期的作品。
畫作局部
此畫左密右疏,積墨與漬墨法層層點染下,前、中、後景展現豐富而和諧的變化,呈現出墨色深厚與滋潤的效果。用色方面,他將石色的朱砂、石青和石綠點染於水墨之中,使顏色和墨色相融合相襯托,突破傳統限制。
作為典型的「黑賓虹」面目,本卷中還體現出畫家對虛白的妙用。例如山頂留白,疏散了北宋陰面山的沈悶窒塞,令畫面變得靈動。林密處彷彿有斑斑駁駁的光感以及山間留白的煙雲,使黑密處不窒息,畫面通透而富於變化。
題識中的「董北苑」即董源,是巨然的山水啟蒙之師,也是黃賓虹早期重要的摹習對象。因此,此畫可視為「黑賓虹」對「白賓虹」的回顧與再創。
黃賓虹結合他數十年的學術積累和藝術探索,以他獨有的筆墨塑造了題識中所提及,董源畫「沈雄蒼厚」的風格,既摹擬董北苑,又全然保留個人特色,如同一次精妙絕倫的美術實驗。
Lot 2558|黃賓虹(1865-1955)《深山高士》設色紙本 鏡心
創作時間:1954年
尺幅:34 x 109 cm
題識:周秦三代,漢魏六朝,畫重內美,有法而不言法,在學者之自悟。唐興玉刻沈埋,寺壁毀圯,古法淪亡,畫重色採。吳道子學書於張旭,鄭 虔,王維, 時稱三絕,傳畫法於書法詩學之中,至荊、關、董、巨諸家,畫言六法,而法大備。北宋朝臣院體,拘泥矩矱,劉李馬夏寫臨安山水,畫入邊角。元代房山、漚波,上追唐宋,倪、吳、黃、王,運實於虛中有實。明清二代時有升降,方今學者,好古敏求,力爭美善,因贅淺說,大雅正之。甲午之春,賓虹年九十又一。
印文:黃賓虹、黃山山中人
說明:本幅為金咸和舊藏。金咸和先生以紡織業起家,是香港紡織業富商,精鑒賞、富收藏,常與黃居素交遊往還。賓翁曾於1935年之秋講學粵西後,北歸復過香島,住黃居素東山台舊居雙樹翠屏館,盤桓七日余。嶺南畫家如張谷雛、馮湘碧咸集館中,執弟子禮問畫法,並請翁揮毫示範。期間,賓翁畫淺水灣景色兩幅,分贈黃居素長女長玲和黃氏內弟馮湘碧,贈馮氏者後歸金咸和所有,黃氏數十年後復見,曾志文記此。《淺水灣景色》與本幅《深山高士》均為賓翁具有學術高度的佳作,為金先生珍愛,堪謂雙璧。
估價:RMB 1,600,000 - 2,000,000
黃賓虹在藝術上的建樹除了山水畫,另一不可忽視之處便在於他建構的畫學理論,他因而獲稱「不能僅以畫史目之」的學者型畫家。例如他堅持的「粗服亂頭」法強調山水之美更在內涵,超前於時代,直到近年才愈發受到重視,
這幅黃賓虹離世前一年畫成的《深山高士》,左半的山坡局部延續他「粗服亂頭」之風,集山石林木、亭台高士等多種元素,淡墨、留白交織渲染出雲霧和遠山,線條亂中有序,畫面雜而有章,構圖開闊,設色亦不復「黑賓虹」時期的濃重。
右半則截取他的畫論片段,以行楷寫成,總結了自古以來的山水發展脈絡,也取「內美」、「邊角」、「虛實」等要點入畫,是他於生命終點對自我與中國山水的反觀。左畫右論相輔相成,互為印證,值得悉心揣摩。
Lot 2570|李可染(1907-1989)《黃山煙霞》設色紙本 鏡心
創作時間:1963年
尺幅:68 x 46 cm
題識:吾一九五四年游黃山,適值天氣晴雨無常,固得飽覽煙霞變幻之奇。一九六三年大暑,可染畫,時在北戴河。
印文:李、日新、河山如畫
出版:
- 1987年掛歷•現代畫家畫黃山,11月圖版,中共淮南礦物局委員會,淮南礦務局印。
- 1987年掛歷,11月圖版,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安徽省信託投資公司印。
- 《現代水墨畫家探索》圖22,(台北)雄獅圖書,1989年6月。
- 《李可染畫論》圖53,(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9月。
說明:
- 此作品即將出版於《李可染全集》。
- 此作品經李可染基金會鑒定為真跡。
- 附畫家與此作合影。
估價:RMB 5,000,000 - 6,000,000
李可染是新國畫的先鋒,重視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在山水中融合中西技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李家山水」。他獨特的山水表現並非一蹴而就,對黃山的描繪便是他轉折時期重要的一環。
1954年夏季,李可染登臨黃山,居遊四十餘日。天氣的陰晴不定在山中更加明顯,尤其表現在煙霞變幻上。歸來後,他對这些景观念念不忘,之後數十載幾次作《黃山煙霞》,今次拍品便為其一。
畫作局部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黃山煙霞》懸掛於李可染家中牆壁,圖中右側即為本幅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讓李可染留戀的,自然還有黃山偉、奇、幻、險、幽的千姿百態。相比於後期連綿厚重的墨色,此時的他仍處於取法自然的化用階段,依賴赭色點染來勾勒山景和營造逆光效果,更多保留現實山峰的豐富質感。
在此《黃山煙霞》中,李可染以錯位重疊法表現層層疊疊的山巒,畫面左上至右下的淡染及留白似雲如霧,又像飛瀑清流,令人浮想聯翩;中右處的煙雲前則以焦墨繪出一排松樹,極致的黑白對照,予人震撼觀感。
高峻的山勢多見乾筆,顯得巍峨雄偉,貫連的雲氣則削減了崇山峻嶺間的重窒,令畫面充滿迷蒙蒼茫、天光流轉之美感。
Lot 2569|李可染(1907-1989)《灕江山水》設色紙本 鏡心
創作時間:1963年
尺幅:70 x 45.5 cm
題識:余三游灕江,覺江山雖勝,然構圖不易。茲以傳統以大觀小法寫之。人在灕江邊上終不能見此景也。 一九六三年秋九月,可染並記。
印文:可染、日新、河山如畫
出版:《晚香齋藏畫》第25頁,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說明:
- 李小可、李庚題詩堂。
- 此畫為晚香樓主張壁東先生珍藏,壁東先生早年和李可染先生相友善,獲贈書畫頗多,此畫即為其 中之一。此畫在多年之後,為李家後人李庚、李小可所見,遂一再題跋以志墨緣。
- 該作品即將出版於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與浙江大學出版社共同編輯的《李可染全集》
估價:RMB 3,000,000 - 4,000,000
常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灕江流域風景更是桂林山水的代表,為李可染反復描繪的母題。此作誕生於1963年,是李可染初期的《灕江山水》之一,因而可見一些特別的細節處理。
舉如山的倒影,清淺的墨色與石青並用,使山色亦融於水中,帶來寧靜和諧的觀感;又如設色方面,中段和遠處的山下筆頗為收斂,未有盡染,使得山偏於虛幻,朦朦朧朧,景致奇異。
至於構圖,題識中已點出畫家使用「以大觀小法」。此法不受實際景物局限,根據畫面需要而調整遠近大小,人為地擴展境界,塑造出空靈秀媚的灕江景致。這種多種角度取景的方式脫胎於傳統山水構圖法,而在李可染筆下煥發新的活力。
總體而言,李可染用墨之辣重,構圖之高堂,已能從此作探得一二。另一方面,他探索山水形式的過程,包括鋪排和設色的嘗試,亦被忠實記錄下來,成就了這幅空靈縹緲的山水寫生。
Lot 2556|黃胄(1925-1997)《庫爾班·吐魯木大叔》設色紙本 鏡心
創作時間:1976年
尺幅:192 x 148.5 cm
題識:日夜想念毛主席。維族老貧農庫爾班·吐魯穆故事。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黃胄作於北京。
印文:黃胄寫意
趙樸初題跋:日夜想念毛主席,主席恩情比天地。冬不拉彈不盡苦難的回憶,熱滿特唱不完貧農的心意。邊疆各族兄和弟,日夜想念毛主席。黃胄作此畫,樸初為題記。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印文:趙樸初 庫爾班·吐魯木啊,咱們的心在一起,日夜想念毛主席。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一日。趙樸初。
展覽:
- 《中國書畫陶瓷展》日本東京華僑總會、長崎唐人館,1977年。
- 「炎黃痴子—黃胄作品展」,炎黃藝術館,2023年6月6日-13日。
出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美術》圖版第 1 頁,日本東京華僑總會、長崎唐人館編,1977 年版。
- 《炎黃癡子—黃冑作品展》,炎黃藝術館,2023 年 6 月。
著錄:
-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黃胄》第205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 《黃胄畫集》前言,人民中國出版社,1997年。
- 《中國名家全集·黃胄》第248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 《黃胄作品集》(卷五)第230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 《中國名家全集·黃胄》第248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 《中國藝術大師:黃胄》第285頁,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
- 《黃胄的人物畫》第136頁,河北美術出版社,2011年。
說明:
- 日本長崎「唐人館」舊藏。日本長崎「唐人館」自1893年始建,於1967年重建,脫胎於「孔廟」, 重建後不定期舉辦展覽,以宣揚中國傳統美術及文化為宗旨,見證了百年來中日文化經濟交流的悠久歷史。
- 1977年《中國書畫陶瓷展》由國家文物局向東京華僑總會提供的69幅近現代中國書畫和26件清代瓷器組成,此規模的展覽為建國後首次。
- 在所知《黃胄年表》及相關評論文章中均記錄:1976年夏秋之季,國家文物局、歷史博物館通過輕工部、工藝美術總公司邀約黃胄為日本長崎唐人館創作大畫參加展覽。黃胄繪制了三件名作:《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飛雪迎春》、《庫爾班·吐魯木大叔》因此作為重要作品,此件著錄累累,不勝枚舉。
估價:RMB 22,000,000 - 28,000,000
黃胄筆下的驢,構設簡練,惟妙惟肖,後人將之列入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在近代畫壇佔一席之地。但在這幅《庫爾班·吐魯木大叔》中,相較於人人稱道的毛驢,更為重要的是題中人——庫爾班·吐魯木大叔。
「庫爾班大叔」的故事在49年建國後廣為流傳,作為民族團結之代表。新疆和平解放後,貧農出身的庫爾班·吐魯木恢復自由身,和離散多年的家人團聚,還分到了房屋和毛驢。
吐魯木大叔因此對領導人充滿感激,後來帶上勞動得獲的果實,騎上毛驢,便準備前往北京拜訪毛澤東。路程長遠,騎著毛驢幾乎不可能到達,故大家屢次相勸,他卻從未放棄這個想法。
1958年,吐魯木大叔與毛澤東相見
此事令黃胄大為動容,新疆風情本為他的創作主題,大叔騎驢上京更帶來靈感。從1956年到1976年,黃胄不斷改進完善此題作,幾幅作品分別為不同藝術館和國家部門所藏。今次的1976年版本為最成熟完美之作,畫家本人同樣十分滿意,親自選送日本參展。
這幅畫作後來入藏日本「唐人館」,該館初為居住長崎的中國人所建,宗旨為宣揚中國傳統美術及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畫完成於毛澤東逝世前一天。在得知死訊後,黃胄悲痛萬分,題寫「日夜思念毛主席」,更賦此作別樣情感和紀念意義。
拍賣詳情
拍賣行:北京保利
專場:中國書畫夜場
預展日期:2023/6/30 - 2023/7/3
拍賣日期:2023/7/4|7pm
預展及拍賣地點:北京國貿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