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從罕見長卷鋪展遺民之志 保利香港十周年慶典吐露文人心跡

保利香港十周年拍賣將於七月上旬隆重舉槌,中國書畫專場集合古今名家大作。古書畫方面,不乏市場難得一見的佳構,有的展露遺民情懷,有的記錄交遊往事,讓我們得以一窺明清文人的種種心跡。

領銜作《溪山無盡》長卷,乃蕭雲從晚年的山水傑作。生於明而入清,江山易祚後,這位遺民畫家把亡國之悲涼深深埋藏於腕底丹青,磵谷幽深,雲煙澹逸。

同場亦見兩卷文彭、文嘉的尺牘,閒話家常間,盡現文徵明吳門之風。


Lot 383|蕭雲從(1596-1673)《溪山無盡》設色紙本 手卷

創作時間:1668年
尺幅:30.5 x 570 cm
鑒藏印:「支隱山堂藏書畫記」、「竹風醒酒衣窗月伴吟」、「囗石藏印」、「愛文樓陳氏鑒藏」
說明:日本重要藏家上山滿之進舊藏
出版:

  • 《日本南畫史》,南洋堂本店,大正八年(1919)
  • 《大東美術》第一輯第六冊,大東美術振興會,大正十五年(1926)
  • 《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明畫·明遺民畫·明遺民畫續集》,上海出版公司,第292頁,1947

估價:HK$7,000,000 - 9,000,000


蕭雲從,安徽人,生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卒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享年78。一生跨越兩朝,在明49年,在清29年。崇禎年間曾考中貢生,明亡後拒不仕清,漫遊名山大川,寄情詩文書畫,屬於典型的遺民畫家。

疏簡枯淡是遺民畫家的一大風格,展現出他們冷逸避世的態度。蕭雲從亦以蕭疏淡遠為宗,但作品的面目更為多樣。《國朝畫徵錄》如此評價之:「不專宗法,自成一家,筆亦清快可喜」,道出了其畫風關鍵。蕭雲從博採古人筆墨,以南宗為本,偶師北宗,形成自家面貌。用筆多方折而枯瘦,墨色爽利。


《溪山無盡》局部


《溪山無盡》局部

他被尊為「姑孰畫派」的祖師,與「清初四僧」弘仁過從甚密,對新安畫派、黃山畫派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除了安徽一帶,他的畫名更遠揚日本。德川幕府時期,蕭雲從的繪畫已在日本流傳,啟發了不少書畫家,包括南畫大師池大雅,不僅模仿運筆,就連題款的字體也刻苦學習。

此卷《溪山無盡》,是蕭雲從難得一見的手卷作品,寫於晚年技法成熟時期。全卷以枯淡之筆勾皴,淺淡烘染。筆法取元人意境,用宋人風骨,二者完美結合,得幽深之境。下筆貌似瑣碎,實則氣脈貫通,整體氣象淡遠而高古蒼潤。

前段繪高山峭壁、茂林密布,瀑布斷流而下。中段層巒疊嶂,山峰高聳入雲,危峰兀立。兩峰之間有大段留白,採用經典一江兩岸式構圖,微帶有透視之感。後段山勢趨平緩,沒於江河,水天一色,展現出江山無盡的壯美。


《溪山無盡》局部


《溪山無盡》局部

值得留意的是卷末長題,畫家親述創作動機:

戊申秋七月,臥居靜齋,倐憶河陽李晞古年近八十多,喜作長圖大障,至為高宗所眷愛。爰題其卷曰:李唐可比唐李思訓,余草野人,無緣獻納,近雖衰老,猶不肯多讓古人,於是極力經營,勉為此卷,自覺落筆矜慎,磵谷幽深,雲煙澹逸,興所到,饒稱俊逸,留此以俟知我。鍾山老人蕭雲從時年七十有三。

此時的畫家已是七旬老人,筆力未減。他提到的李唐(約1049-1130後,另一說約1070-1150後),是畫史上以長壽著稱的名家,高齡仍然筆力益壯,留下《萬壑松風圖》等赫赫名迹。決心以前賢為榜樣,「不肯多讓古人」,蕭雲從極力經營,終成此卷《溪山無盡》。

此作寫於康熙七年(1668),這年康熙正式親政,國家亦在連年戰亂中逐漸恢復。在山水、丹青的撫慰下,蕭雲從或許已慢慢走出國破家亡的陰霾。

當大家談起「遺民畫家」,多會想到八大、石濤等感情激昂、風格奇恣的一派,或是弘仁、查士標等苦瘦冷峻的一路。的而且確,蕭雲從不論是性情,抑或筆墨語言,都較上述的畫家溫和,他在作品承載的亡國悲慟,大多是含蓄的。

然而,所謂遺民畫風、遺民心事,又怎能一言概括。

《溪山無盡》卷末的落款,仍顯露出眷念故國之意。蕭雲從在明亡後自號「鍾山老人」,鍾山乃明陵所在,此名號有頑守遺民之志的意味。老畫家苦心經營此山水長卷,把對故國的懷戀嵌入這一片桃花源之景。

此卷曾收錄於三本重要出版中。最早於1919年,便見載於《日本南畫史》。1926年,再於《大東美術》出版。至1947年,更收錄於由鄭振鐸所編的權威著作《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中;書中僅甄選蕭雲從作品三件,此即為其一。

這幅罕見的山水長卷,曾為上山滿之進(1869-1938)舊藏。1895年自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畢業後,便開啟其政治生涯,仕途順遂。他雅好文藝,不僅能寫和歌、漢詩,亦熱愛書畫。


出版:《日本南畫史》,南洋堂本店,大正八年(1919)


出版:《大東美術》第一輯第六冊,大東美術振興會,大正十五年(1926)


出版:《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明畫·明遺民畫·明遺民畫續集》,上海出版公司,第292頁,1947


看過蕭雲從雲煙澹逸的山水,我們繼續探挖文人往事。保利香港今季帶來文彭、文嘉的兩卷尺牘,讓我們得以走進吳門的交遊圈。

尺牘,乃書信的古稱,因長度大約一尺左右,故而名之。明朝人寫信極為頻繁,隨時拿起筆寫上寥寥數語,便請家僕送信,收信人有時當即回信,托送信人帶回。這樣的往返,一天可以多達數次。

尺牘的內容多為較私密的話題,但兼具文學與書法價值。雖為小品,以俊逸之筆,抒發率真性情,成為富自然雅趣的藝術品。


Lot 360|文彭(1498-1573)《致吳東原先生手劄》水墨紙本 手卷

尺幅:28 x 156.5 cm
鈐印:「文彭之印」
題跋:癸丑四月五日宜都楊守敬觀於上海寓廬。鈐印:「楊守敬印」
鑒藏印:「澹齋珍藏」
估價:HK$800,000 - 1,000,000


文徵明是一代書畫大師,德、藝、壽三馨,文氏後裔及門生中擅長書畫者多達百人。

長子文彭,幼承家學,詩書畫了得,常勾摹法帖。可惜跟父親一樣,官運不濟,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才以60歲之齡,入試禮部,獲廷試第一,任南京國子監博士,人稱文博士。在文氏諸子中,他的才華尤其突出,精於篆刻,兼善書法,篆、隸、行、草各體皆有很深的功力。

此卷尺牘運筆流暢,字與字多連綿,章法自然。筆法飄逸靈動,結體疏朗蕭散,用筆剛勁有力。


段一


段二

全卷分為四段式。

段一,講述友人吳東原先生來訪,然文彭卻因事繁忙,僅匆匆相見一面,未及一起賦詩唱和,因而去信請罪。

段二則是自作詩一首,贈予浮玉尊兄。

第三、四段,托朋友陸仰雲送去自己的書法作品,以贈東原。對方則托李古愚回禮布匹。

此卷描繪了當時吳門文人之間交往的情況。贈詩予友人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手劄中提到多位人物,例如鄭虛舟,即鄭若庸。李古愚,或為李希曾,明松江府人士。月泉上人,乃明代高僧,住持金陵(南京)靈谷寺,與吳門畫家交往深厚。


段三


段四

而信中反覆提及的吳東原先生,則有待考尋。「東原」這個名號有可能取自地名,即漢東平郡地,即當今山東東平、汶上和寧陽一帶。行方推斷此人或為吳維岳(1514-1569),嘉靖十六年(1537)中舉人,翌年聯捷成進士,授江陰縣令,擢刑部主事,升兵部郎中,歷山東按察副使、山東學政、湖廣參議、河南按察使。他生活的年代、活動範圍也與「東原先生」接近,極大可能就是此信提及的朋友。


Lot 361|文嘉(1501-1583)、文從簡(1574-1648)《致吳東原先生手劄》、《致魯王世子手劄》水墨紙本 手卷

尺幅:30 x 110 cm
題跋:癸丑四月五日宜都楊守敬觀於上海寓廬。鈐印:「楊守敬印」
鑒藏印:「澹齋珍藏」、「脈望山房」
估價:HK$800,000 - 1,000,000


文嘉,文徵明的次子,精於鑒別古書畫,工石刻,堪稱明代之冠。繪畫筆法得元代倪瓚清脫之意,間仿王蒙皴染,頗為秀潤。書法方面,小楷輕清勁爽,宛如瘦鶴,亦善行書。

此卷運筆流暢婉轉,行氣嚴謹,字與字之間距恰到好處。書法疏朗自然,筆墨靈動,頗有其家風。

全卷尺牘分為三段。


段一


段二


段三

第一段講述東原先生款待友人鄭虛舟。文嘉托其為友人求官,如若成了,必將造門面謝;第二段寫與三堂老兄的詩文切磋;第三段則由文嘉之孫 - 文從簡所書。信中所題到的魯王或為魯肅王。

兩卷尺牘記錄了文彭、文嘉與東原先生的交往,可見這位朋友與文家淵源頗深。

尺牘所記,雖是文人之間的瑣碎事,寥寥數字,卻能以小見大,一探藝術家的修養與審美情趣。


同場不乏其他明清書畫佳構,The Value精選幾件為大家稍作介紹:


Lot 359|張宗蒼(1686-1756)《古人詩意冊》設色紙本 冊頁

尺幅:31 x 42 cm x10
題簽:張篁村先生山水真跡,今覺盦所藏精品。鈐印:「今覺盦」
鑒藏印:「少鄂」、「汝濟私印」、「汝濟叔癡」、「招汝濟印」、「溎年」、「樹君鑒藏」、「樹君審定」、「今覺盦所藏書畫鑒記」、「梅泉審定」、「今覺盦」、「梅泉所藏」
出版:《張篁邨山水冊(高郵宣氏藏本)》,野殘署,上海神州國光社珂羅版初印,神州大觀集外名品,上海神州國光社定用玻璃版精印,一九二〇年
說明:上海文物商店退賠作品
估價:HK$600,000 - 800,000


張宗蒼師承婁東畫派傳人黃鼎,筆墨簡潔練達,摹古功力深厚。乾隆首次南巡時,時年65歲的張宗蒼進獻畫冊,受皇帝賞識,自此成為宮廷畫家。

他以高齡入內廷,短短四年多的時間,留下多幅畫作,深得乾隆青睞。病逝後,乾隆更命人在民間搜羅他入宮前的畫作,收為皇室珍藏。《石渠寶笈》所錄張宗蒼之作,就多達116件。

此《古人詩意冊》為其早年之作,用筆剛健遒勁。畫冊由嘉慶舉人招汝濟、咸豐進士劉溎年、周今覺遞藏,後由上海文物商店釋出。



Lot 326|武丹(清康熙)《深山閒居》設色絹本 鏡心

創作時間: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
尺幅:126.5 x 52 cm
題識:丙寅仲春鍾山武丹寫。
鈐印:「武丹之印」、「衷白」
估價:HK$350,000 - 500,000


武丹,字衷白,江蘇金陵(今南京)人。擅山水,工花鳥,師法五代宋元,用筆工細,設色沉著,頗負時譽。

南京是明末清初藝術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逐漸形成金陵畫派,當中成就突出者,被稱為「金陵八家」。他們多是有文人修養的職業畫家,作品主張師法自然,注重寫生,具江南山水特色。八家到底包括何人,歷來出現過不同組合,武丹位列其一。

此作構圖嚴謹,層林密佈。深林中有一屋舍,兩高士怡然自得。整體氣韻生動,頗有有郭熙之味。



Lot 322|藍瑛(1585-約1666)《溪山秋壑》設色絹本 立軸

創作時間:1646年(順治三年)
尺幅:130 x 46 cm
題識:丙戌春正,法王叔明畫於城曲茅堂。 蜨嫂藍瑛。
鈐印: 「藍瑛之印 」 、 「田叔父 」
說明:2004年4月香港佳士得LOT 356
估價:HK$300,000 - 500,000


關於藍瑛的生平記載不多,他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明萬歷十三年(1585),一直活到康熙初年。

在晚明的時候,藍瑛在畫壇地位頗高,追隨者眾,影響廣泛,有「武林派」或「浙派殿軍」之稱。子孫輩藍孟、藍深、藍濤、藍洄,皆秉承其學。他最有名的學生莫過於陳洪綬,以奇古畫風著稱。

他的技法、藝術語言皆出諸文人畫。他崇尚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潛心研習。此幅《溪山秋壑》,即是他師法王蒙之作。



Lot 343|周亮工(1612-1672)行書「殘書濁酒」 水墨紙本 鏡心

尺幅:20 x 60.5 cm
題識:殘書濁酒。藥老道長詞宗正之,浚儀周亮工。
鈐印:「賴古堂」、「亮工之印」、「元亮」(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周亮工》34印,36印,60印,607,608頁)
估價:HK$200,000 - 400,000


周亮工學識廣博,精於書畫鑒賞,加上慧眼識才,對當時不少落魄的文人多有資助提攜。他的書法極具個人特色,書風俐落奇崛,結體方正,富有金石氣息。


保利香港2022十周年拍賣會

預展及拍賣:2022/7/9-14
中國書畫專場:2022/7/12(星期二)|10am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展覽廳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