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話 | 千峰翠色之謎

秘色瓷曾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千載未解之謎,這個謎由一首詩引起。晚唐詩人陸龜蒙(?—公元 881 年)的《秘色越器》詩曰: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此詩前兩句是贊美越窯秘色瓷器之美,二兩句乃睹物興懷。中宵即中夜,半夜。如晉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曰:「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沆瀣即夜間水氣。如屈原《楚辭·遠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嵇中散即「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為嵇康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此大意是說如果能得到越窯秘器那樣美的器物,便敢同嵇康一起斗酒。史載嵇康好酒,酒品甚高。《琱玉集》引《晉抄》:「(嵇康)為性好酒,傲然自縱,與山濤,阮籍無日不興。」陸龜蒙此詩提供給我們一些重要信息:歷史上有「秘色瓷」之名,且它屬於越窯;此類瓷器質量是很高的,尤其是釉色,美精至極,故而用「千峰翠色」來形容。此詩長期以來為品賞、收藏、研究瓷器者所引。但何為「秘色」?「千峰翠色」又是怎樣一種釉色?一千多年來困擾著人們。

比陸龜蒙稍晚的晚唐詩人徐夤有《貢余秘色茶盞》一詩: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中山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此詩對秘色瓷器的質量和釉色也進行了一番贊美。其中「陶成先得貢吾君」一句說明精美的「秘色瓷」在唐代已進貢宮廷。據《吳越備史》、《十國春秋》等文獻記載,吳越王先后多次向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和宋進獻越窯秘色瓷器。如后唐清泰二年(935 年),「貢唐錦綺五百、連金花食器二千兩、金棱秘色瓷器二百事」;又如北宋開寶六年(969 年),宋太祖生辰貢「金棱秘色瓷器百五十事」。

自陸龜蒙開始,此后一千年記載「秘色瓷」的文獻不下百種,但多因循無新,一切謎團的揭開只待 1987 年法門寺地宮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