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仲軒消夏拍賣7月舉槌 三大專場精品一文盡覽

預展時間

  • 7月3-5日|早上9:30-晚上21:30

拍賣時間

  • 7月6日|下午13:00

拍賣行程

  • 宗匠陶鈞 —— 重要中國古代陶瓷|下午13:00
  • 盛世華章 —— 宮廷藝術及重要器物|晚上19:00
  • 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折沿菱口大盤|時間順延

展拍地址

上海仲軒拍賣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紅松東路2908號古北尚駿大樓6F


專場亮點前瞻

宗匠陶鈞-重要中國古代陶瓷|7月6日,下午13:00

專場以「陶鈞古今,器以載道」為脈絡,拍品涵蓋文房雅玩、杯中趣、清代官窯、明末清初瓷器、元明瓷器、色韻、歲華紀珍等八大專題。從文人雅玩到禮器重寶、從青花筆墨到單色釉美學,一展中國陶瓷的藝術流變。

重點拍品推薦: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六方貫耳瓶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35cm
來源:

  1. 倫敦佳士得,1977年4月18日,Lot67。
  2. 北京保利,2014年6月4日,Lot6307。(成交價:RMB 3,795,000)

參閱:

  1. 《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238。
  2. 倫敦蘇富比,1987年6月9日,Lot268。
  3. 香港蘇富比,2005 年10月23日,Lot0353。(成交價:RMB 3,688,800)
  4. 北京保利,2010 年12月5日,Lot4691。(成交價:RMB 7,392,000)


拍品造型端穆尊貴,棱線剛勁如削,頸側筒形貫耳圓融破勢,盡顯方圓相濟之妙。此尊通體分飾九重紋飾:口沿卷草紋,肩部纏枝蓮紋,腹部纏枝花卉紋,間以如意雲頭、海水江崖為界,層序清晰如疊階。

青花之色,一如水墨,蒼妍雄渾,尤以纏枝花卉之密與留白之疏形成視覺律動。繪畫精湛,運筆流暢,點塗錯落,古雅盡顯,胎骨精良堅致,釉汁溫潤如玉,皆良器之品格。底落「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規則有神,屬乾隆早期官款典範。

據《清檔》乾隆七年十一月載,唐英曾督造「青花白地雙耳六方花尊」改款器四件呈進,當屬拍品同類。其六方器身採用泥片鑲接成型法,窯火中易變變形,成品尤罕。整器既承雍正紋飾之雅雋,復以棱角鋒芒昭示新朝氣象,堪稱乾隆摹古創新之方器典範。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鋪首尊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25 cm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頁206,圖182。
  2. 《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235。
  3. 北京東正,2011年6月5日,Lot0619。(成交價:RMB 2,990,000)


拍品形取上古銅器神韻,古雅端莊。胎質堅密,釉色瑩潤似玉。通體青花敷色,紋分六重:海水江崖、變形蕉葉、纏枝蓮紋、覆蓮瓣紋等,層次繁複,以七道凸弦紋界隔,更顯韻律清晰。肩飾饕餮銜環鋪首,精工細作,古意盎然。鋪首紋飾肇始於建築門扉圖騰,清代御窯取神獸「椒圖」為範,以獸首銜環之形化入瓷藝,寄寓鎮宅之祥瑞。

此尊形制承雍正之制,乾隆朝始定其為大運常例之御窯重器。據《清宮檔案》所載,乾隆三年特命唐英以「宣窯收小青花雙環七弦尊」為範本燒造,足見其摹古宣德之意,本品繪工精妙入微,青花色澤純正,並以點染之法追摹永宣鏽斑遺韻,頗見青花色澤純正,並以點染之法追摹永宣鏽斑遺韻,頗見銹斑神。


盛世華章-宮廷藝術及重要器物|7月6日,晚上19:00

專場以「皇家氣象,盛世典藏」為核心,聚焦明清宮廷藝術精品,本場器物或莊重典雅,或奢華璀璨,皆為歷代帝王審美意志的直觀體現,盡顯帝國鼎盛的工藝高度。

重點拍品推薦:

清乾隆 仿哥釉杏桃貫耳瓶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30.8 cm
來源:

  1. 法國私人收藏。
  2. 北京匡時,2017年12月3日,Lot3159。

參閱:

  1. 《清代瓷器欣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頁146,圖183。
  2. 《玫茵堂藏中國陶瓷》第四卷·II,康蕊君著,2010年,頁345,圖1797。
  3. 北京東正,2014年5月18日,Lot0551。(成交價:RMB 1,012,000)


清代帝王心儀宋瓷的古雅氣息,多次命景德鎮禦窯廠以宋瓷為範本製瓷,唐英任職督陶官時期,銳意探索,最終成功燒製了各類仿古瓷器,尤其以乾隆時期所製最為精絕。此件貫耳瓶,其形製為仿青銅器投壺之造型。自從乾隆燒造以來,一直流行至晚清。

本瓶身口呈倭角四稜狀,口微外鈸,直頸溜肩,瓶兩側飾雙貫耳,腹部飾杏形凸起,長方形圈足。通體施仿哥釉,釉面滋潤,蒼穆古樸,清怡厚潤,並伴生冰裂紋片,頗具宋哥釉“金絲鐵線”質感,令人心曠神怡。釉色澤淡恬幽靜,釉面瑩潔溫潤,器型敦厚古樸,配以錯落有致開片,冥冥之中透出高貴渾雅之氣,以詮釋宋人崇尚一色純淨之美學理念。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瑞果紋葵口碗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
尺寸:口徑22.3 cm
來源:

  1. 東京醫學世家舊藏。
  2. 東京中央香港,2017年11月27日,Lot0706。(成交價:HK$6,900,000)
  3. 日本下條古美術遞藏。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上),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0 年,頁159,圖151。
  2. 《上海博物館藏品大系-明代官窯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117,圖3-34。
  3. 《世界陶磁全集 14·明》,小學館,1976年,頁37,編號28-29。
  4. 《玫茵堂中國陶瓷》第二卷,康蕊君著,1994年,頁59,圖671。
  5. 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Lot0012。(成交價:HK$8,420,000)
  6. 保利香港,2020年12月2日,Lot1008。(成交價:HK$10,384,000)

此碗為宣德御窯之名品,其造形沿摹宋器御窯,作六瓣葵口式,呈鬥笠形身,造型別緻,盡顯趙宋時期曲線變化之精妙,胎體細膩堅致,釉汁瑩潤亮青。全器內外紋飾疏朗飽滿,外壁以蘇麻離青繪畫兩層紋樣,上為六組折枝瑞果紋,下為六組折枝花卉紋,交錯佈置,內壁口沿綴飾十二式花果紋,下承六組折枝花卉紋與外壁紋飾相對應,碗心繪以摺枝桃壽花紋。 

宣德一朝窯業興盛,於短暫的十年裡鑄就中國陶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傳奇,其中青花一項,色澤深翠,備受後世推崇。而祥花瑞果是永宣青花最為經典的紋飾,拍品即為其中之典範,諸花妍放生姿,眾果飽滿,繪畫充分借鑒國畫的筆墨意韻,得其法度,勾、勒、點、染諸法,運用皆宜,青料貴施,使畫面更富麗容欲滴。


包裝圖

清乾隆 鬥彩雲龍紋罐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19.8 cm
參閱:

  1. 《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271。
  2.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鬥彩》,故宮博物院,頁208,圖190。
  3. 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 Lot2111。(成交價:HK$2,300,000)
  4. 北京東正,2013年5月10日,Lot0162。(成交價:RMB 3,220,000)


本品通體紋飾以鬥彩繪就,設色清新靚麗,紋飾佈局嚴謹,主次分明,其中肩部及脛部分別以八寶紋、如意雲頭飾及變形蓮瓣紋為飾,腹部主體繪雲龍紋,二龍呈趕珠狀,於雲間奮力爭奪,頗為兇猛。

此式鬥彩雲龍紋罐創燒於清代康熙時期,斯時以填綠彩雲龍為主。至乾隆時期則豐富其內容,使得鬥彩雲龍罐和綠彩雲龍罐並行。道光以後,此二式作品不再燒製。此罐所飾佛教八吉祥紋與蓮瓣紋,展現出皇帝崇尚佛教並以佛學來治理天下的內涵用意。本品通體釉下青花勾勒輪廓,釉上賦黃、綠、紅等彩料,繪製工整精細,色澤鮮亮光潤,為乾隆禦窯鬥彩精品。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雙龍耳鹿頭尊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44.3 cm
來源:英國私人藏家舊藏

參閱:

  1. 《明清瓷器鑑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頁267,圖455。
  2.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粹瓷器卷》(上),萬卷出版社,2008年,頁7。
  3. 中國嘉德,2011年11月13日,Lot3169。(成交價:RMB 8,625,000)


尊圓口,器口以下漸廣,腹部豐滿鼓圓,肩部置對稱夔龍形耳,圈足。口沿外壁飾迴紋、團壽紋、如意紋,其中勾連錦地團壽紋又稱「萬壽不到頭」,寓意福壽連綿。肩、腹部滿繪纏枝花卉,足脛部繪蓮瓣紋、捲草紋,所繪紋飾繁複,精細秀美,整體青花發色悅目。清乾隆時代,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古銅器考》一書稱讚當時的製瓷業為「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

拍品整器胎體厚重,釉面潔淨,造型端莊,是刻意為宮廷燒製的陳設瓷。乾隆官窯集我國歷朝名窯之大成,製作了許多雋永典雅的瓷器。此時,景德鎮御窯廠規模龐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燒造眾多瓷器送入宮中,但如本品一類的大型陳設用瓷因技術原因仍為燒造中少數者。

清雍正 仿鈞窯變釉鋪首尊


款識:「雍正年製」四字雙行篆書款
尺寸:高26.3 cm
來源:北京中漢,2009年12月18日,Lot141。

參閱:

  1. 香港蘇富比,2000年5月2日,Lot536。
  2. 北京匡時,2010年6月6日,Lot1164。(成交價:RMB 6,720,000)
  3. 《故宮陶瓷館》,藝術家出版社,2009年,頁374,圖354。


此器為雍正朝御窯慕古陳設佳作,器形源自青銅酒器,唇口寬肩,收腹撇足,器身飾弦紋,肩部貼塑鋪首耳,亭亭玉立,古雅莊重。通身施釉以紅釉為基調,經窯變顯現「玫瑰紫」。口沿及肩部鋪首凸起處令紅釉隨形起伏,微露胎骨之色,使蔥青、月白諸色交融流動其間,有「雲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的詩意之美,遠觀古意盎然,讓人恬靜雅意。修足俐落,圈足內施醬釉,以表現宋代鈞窯底足特徵。

雍正帝雅好古器,萬機之暇,常以御窯仿古珍玩為寄,故所製仿古瓷器,多成精絕妙品。此器形制、釉色皆精妙融合仿古與創新,堪稱雍正窯變釉雋品,深契內廷。

清乾隆 仿官釉雙龍耳漢壺尊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35.8 cm
來源:

  1. 香港蘇富比,1977年11月29日,Lot119。
  2. 香港蘇富比,1980年11月26日,Lot375。
  3. 紐約佳士得,1986年12月2日,Lot228。
  4. 瑞士玫茵堂舊藏。

展覽:

  1. 「玫茵堂收藏中國陶瓷」(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大英博物館, 1994年,編號143。
  2. 「臻於佳境-玫茵堂收藏中國陶瓷」(Evolution to Perfection.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摩納哥蒙地卡羅,1996年,編號154。

出版:

《玫茵堂藏中國陶瓷》第二卷,康蕊君著,1994 年,頁 214、215,圖 873。

參閱:

  1. 《欽定西清古董》,邁宋書館印,清光緒十四年 (1888年),卷八。
  2.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顏色釉》,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頁270,圖247。
  3. 《清代單色釉瓷器》,台北故宮博物院,1981年,頁137,圖82。
  4. 中國嘉德,2023年 6月 12日,Lot3191。(成交價:RMB 9,200,000)
  5. 香港蘇富比,2006年10月8日,Lot1058。(成交價:HK$6,840,000)
  6. 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Lot1986。(成交價:HK$5,420,000)


拍品來源顯赫,傳承有序。造型古樸大氣,青銅遺風宛然,呈橢圓口,長頸溜肩,頸肩部飾凸弦紋,承雙龍耳,弧腹飽滿,腹部以寬弦紋分割成菱形幾何紋飾,極富韻律。下收圈足,外底心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識。通體廓線敦厚沉穩,展現古禮器之莊重。器身施仿官釉,青輝凝厚,幽光內斂,極具趙宋雅韻。

此器誕生於雍乾御窯摹古鼎盛之際,釉色集歷代之大成,仿宋官窯素為帝王所重。據《清檔》所載,雍正、乾隆皇帝屢次以內府所藏宋代官窯原器,發與唐英命其對照仿製。本品即此風潮之典範,取三代青銅形制,胎骨堅密,賦宋代官釉冰玉之魄,釉光溫潤,化裁古今,形素而韻永,置於案頭,可解思古之幽情,殊為難得。


重磅獨立專場|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折沿菱口大盤|7月6日,時間順延


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折沿菱口大盤
             ——僅此一件,就足以撼動收藏界


尺寸:直徑44 cm
來源:

  1. 香港蘇富比,1989年5月16日,Lot115。(成交價:HK$3,300,000)
  2. 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7日,Lot1661。(成交價:HK$13,767,500)

出版:

《香港蘇富比二十週年》,兩木出版社,1993年,頁90。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上),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頁150,圖142。
  2.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明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74-75,圖38。
  3. 《出光美術館藏品圖錄-中國陶磁》,平凡社,1987年,圖165。
  4. 《天民樓藏瓷·I》,香港藝術館,1987年,圖7。
  5. 紐約蘇富比,2015年3月17日,Lot0264。(成交價:US$5,122,000)
  6. 香港佳士得,2023年11月30 日,Lot2703。(成交價:HK$26,995,000)

為何堪稱「國之重器」?

稀有度:
永樂大盤存世稀少,40cm以上者鳳毛麟角,葡萄紋飾更為永樂青花頂級題材。此盤口徑尺寸達44cm,為同品種所見最大之尺寸。整觀此盤,宏碩雄渾,氣象萬千,恰如朱明王朝盛世風儀。

工藝巔峰:
此青花葡萄紋折沿菱口大盤,呈十二出菱花式,胎體細膩潔白,釉質瑩潤亮青,口沿繪卷草紋,風格馥鬱西域。內外壁均飾十二折枝花卉,山茶、牡丹、梔子、菊英數種花卉各具姿態;盤心葡萄藤蔓綿綿,碩果累累,細須纏繞,枝葉翻捲,青花勾、勒、點、染,法度得宜,色澤濃處呈鐵鏽斑,翻著渾厚,入骨三分骨。

傳承顯赫:
本品傳承有序,1989年首現香港蘇富比春拍;1993年作為重要記錄出版於《香港蘇富比二十週年》精品錄;2007年於香港佳士得秋拍釋出。三度亮相,三重里程碑,傳奇加冕,殊為矚目。

檢閱全球公私典藏,最為接近者當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例,原為清宮舊藏,亦見北京國家博物館藏一例,另有日本出光美術館所藏,口沿俱繪卷草紋,與本品紋樣一致。又有天民樓遞藏一器,於202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釋出,成交價為2699.5萬港元,以資參照。


此青花葡萄紋大盤,非惟瓷藝高峰,亦映照文明互鑑輝光。以形制之盛,風格之融,氣度之廣,流布之遠,承載不世功業,國之重器,世所共珍。

本件拍賣標的處於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上海仲軒此次消夏拍賣,以「瓷韻」溯文明之源,以「重器」載藝術之道,既是對古代匠心的致敬,亦為當代藏家提供了一場美學盛宴。 7月3日至5日預展期間,歡迎親臨現場品嚐;7月6日拍賣日,期待與您共襄盛舉,見證藝術珍品的榮耀落槌。


(掃描小程式二維碼,瀏覽電子圖錄,提前鎖定心儀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