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秋拍|張大千巔峰期潑彩、美人、扇王雲集 市場最巨陸儼少山水磅礡登場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拍賣將於10月8日舉行,推出逾230幀近現代書畫作品,一系列張大千佳作首度現身拍場,如畫家兒子張葆蘿及摯友張群「中行廬」收藏。1968年潑彩鉅製《夏山飛翠》,出自保險業巨擘史帶舊藏;贈別女弟子錢悅詩之《印度少女獻花舞》,乃50年代工筆精製,尤焦點所在。此外,陸儼少1982年作丈六大幛《巫峽清秋》,乃市場所見陸氏作品尺幅最巨者,蔚為壯觀。 

同場雲集重要中國近代歷史人物如孫中山、黃興、康有爲、梁啓超等書跡。孫中山〈致鄧澤如等信札及手批中國同盟會分會總章〉三十開冊,乃傳承有緒之重要史料。黃興寫奉張群之〈行書吳均《與顧章書》〉,具譚延闓及于右任題跋,殊堪珍貴。


「今年秋拍,我們將呈獻不少近現代書畫佳作,部份為聞名已久、屢經展覽著錄之名件,且源自重要收藏,如張大千兒子張葆蘿、張群「中行廬」、王南屏長女王元元、孫中山革命仝道鄧澤如等,乃先賢畢生珍藏,遞傳至家中兒孫輩,殊為珍貴。另及AIG創辦人史帶(CV Starr) 入藏,轉贈得力副手朱孔嘉之張大千、溥儒、趙少昂作品,三幅皆屬畫家筆下精絕之作,秘藏多年,叫人驚嘆此一代美國保險鉅子對中國藝術之獨到眼光及品味。舊雨新知,聚首一堂,琳琅滿目,誠可寶之。」-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 葉卓敏


陸儼少《巫峽清秋》設色紙本 片

創作時間:1982年
尺幅:189.2 x 484 cm
款識︰巫峽清秋。壬戌冬十月。陸儼少寫於上海。
鈐印︰「宛若」、「儼少」、「癸亥七十五」、「壯麗山河」。
展覽︰

  • 臺北,羲之堂,〈近現代十五大家名畫展〉,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二日
  • 臺北,國父紀念館,〈傳統與創新 —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二○○四年三月六日至四月四日

著錄︰

  • 〈陸儼少書畫藏品集〉第一集(香港朵雲軒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封頁內頁
  • 〈中國名畫家全集 — 陸儼少〉(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二年九月),頁122-123
  • 〈獅城藏畫〉(新加坡,雅藝文物鑒賞社,一九九三年),頁238-239
  • 〈近現代十五大家名畫選〉(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一月),頁166-167
  • 〈傳統與創新 — 二十世紀中國繪畫〉(臺北,國父紀念館,二○○四年二月),頁82-83

來源︰星洲萬得畫廊(Vintage Art Gallery)舊藏
估價:HK$12,000,000 - 20,000,000


陸儼少自幼好畫,18歲從師學習詩文、書法和繪畫。這位上海名家吸收歷代諸家技法,曾大量臨摹清「四王」、吳歷、惲壽平等人作品,筆墨功底堅實。他平生好遊名山,師法自然,學古而不泥古。他獨創「陸氏山水」,以「勾雲、勾水、墨塊、留白」為特點。

上世紀70年代末起,陸儼少肩負政治任務,為駐外使館、機場、人民大會堂等單位創作大型佈置畫,獲安排入住飯店作畫。飯店環境偌大,畫家可擺脫畫室咫尺空間之拘,得以縱筆揮灑。

1982年10月,畫家自京參展後返滬,於飯店工作期間,抽空寫三幀巨幛供個人展覽用。當中最大之「丈六大幅〈三峽〉」,對照本幅《巫峽清秋》,尺幅、題材相約,創作時間亦吻合,似為同幀。尺幅之巨,乃市場所見陸氏作品最大者。同年冬天,畫家獲香江藏家黃亞蒙拍照留念,所選背景即為本幅,刊於陸氏重要畫冊,足見自許之情。

本幅取三峽險水構圖,結合繪製佈置畫之經驗,擴為鉅幅,卻絕非機械式放大。他採全景式視角俯瞰河山,危岩叠嶺,連綿矗立,壯闊山河橫向展開,得極目千里之勢。右方長雲疾颷,越巫嶺而過,至狹崖對峙處,川江從雲嵐掩護下自左上傾瀉,直如黃河之水天上來,貫穿畫面,雲水之流動恰好引領觀者視點移動。

畫家落筆蒼勁老辣,山體層層皴擦,復加紅樹積崖,盡攝蒼郁曠放之勢;川江橫亘數米之寬,皆傾力細勾江紋,驚濤湍急,遇穹谷懸瀑處,水破石出,使觀者有乘舟蹈險之感。尋常大畫「必須遠看」,而本幅可謂遠近兩看皆相宜,縱放間見工細,絕無鬆散之弊。寫畢,畫家鈐上「壯麗山河」印,其印面邊長13公分,僅偶鈐於巨幛,所曰四字,無疑為本幅傾力之作的最佳註腳。


1982年冬,黃亞蒙為陸儼少拍照留念,背景即本幅。後畫家為黃氏照片題字,並刊於〈陸儼少書畫藏品集〉作插圖



張大千《印度少女獻花舞》設色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51年
尺幅:105 x 52 cm
款識:悅詩仁弟將返上海,寫此以贈其行,歸示稚柳、祖韓、秋君諸友,何如三年前畫也。情隨境遷,運筆遂異。辛卯七月初五日,張爰。
鈐印:「張爰」、「大千」、「昵燕樓書畫印」、「老棄敦煌」。
估價:HK$5,000,000 - 8,000,000


1950年初,張大千於印度舉辦展覽,展畢即四出考察遊覽,流連忘返,賃居於印北風景勝地大吉嶺。張大千曾表示:「大吉嶺時期是我畫多、詩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階段,我當時寂寞孤單,連擺龍門陣的物件都沒有,只能畜養印度猿猴作伴,但當時的目力最佳,所繪的也多是精細的工筆畫。」當時繪畫的作品,頗有印度風情。

本幅寫於1951年「七月初五日」,彼時大千結束大吉嶺寄居,暫棲於香港,但作品中仍流露印地痕跡。少女雙手持一支紅蓮,輕盈起舞,作獻花狀,裙裾衣袂隨之飄揚。其額前、眼角、櫻唇點畫朱紅,戴額飾、耳墜,髮髻簪紅花,配項圈、手環、臂釧,身裹薑黃紗麗,乃典型印式妝扮。體態健美,不似一般中國仕女之纖柔含蓄,頗具異域情調。惟少女開臉仍然出諸三白法,輔以赭紅襯托,明眉秀眸,偏向「中國化」。


張大千

舞娘之手足心,皆敷赭紅,乃「緣如來八十種隨好,手足赤銅色也」。1950年,大千於印北泰戈爾故地「寂鄉」欣賞當地舞蹈後,所創作的《寂鄉舞》及同一時期的印度佛像作品,均具此特徵。大千謂敦煌壁畫中,亦見有此相。另外,舞者手部關節之刻劃,不渲染背景以突出主體人物之處理,俱可見敦煌藝術之影響。

本幅更是大千贈別女弟子錢悅詩的精心之作。

錢悅詩(1919-2013)是江蘇大儒錢名山的幺女,幼秉庭訓,諳詩詞、書畫。大姐夫謝玉岑與張大千情逾手足,當大姐不幸早逝時,大千以其閨名「素蕖」寫白蓮百幅。錢悅詩大爲折服,萌生拜師之願,卻苦無機會。直至1951年春,她赴香港探望二姐,恰逢大千自印度歸來,經由二姐夫程滄波引介,終拜入大風堂門下,潛心學畫。是年七月,錢悅詩離港歸滬,大千特寫本幅壯行,更與師母親至車站送別,垂愛若是,可見一斑。

據錢詩悅撰文憶述,大千寫本幅時,她陪侍在旁,老師邊畫邊講解畫理。畫成之後,懸掛於畫室,恰巧有客人前來,笑稱一看作品便知乃為錢詩悅所寫。皆因大千畫仕女,往往送誰便畫得像誰,對照錢悅詩容貌,確實頗有神似處。

1983年,上海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相繼舉辦〈張大千遺作展〉,其中1951年所寫之〈執蓮仕女圖〉,由錢悅詩借展,創作年份、題材均與本幅吻合,當年展覽者,似即本幅。


1983年,上海及北京舉辦〈張大千畫展〉,目錄中錢悅詩借展之〈執蓮仕女圖〉,創作年份、題材均與本幅吻合



孫文《致鄧澤如等信札及手批中國同盟會分會總章》水墨紙本 三十開冊 

創作時間:1908至1910年
胡漢民、古應芬題耑
尺寸不一
來源:鄧澤如家族遞藏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本冊孫中山手跡,由鄧澤如家族遞藏逾百年,今首度面世。冊中包含孫文致鄧澤如信札七通、致鄧澤如並黃心持信札一通、致同盟會瓜拉庇朥分會會員信札一通、致同盟會南洋支部會員信札一通,及手批〈中國同盟會分會總章〉,書於1908年四月至1910年三月間。

鄧澤如(1869-1934),字遠秋,祖籍廣東新會,馬來西亞殷商,經營橡膠園、錫礦等生意,1906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接替胡漢民任同盟會南洋支部負責人,是南洋募款的核心人物,在其領導下,南洋地區遂成革命運動的重要支持力量。後歷任中華革命黨、國民黨要職。


孫文《致鄧澤如等信札及手批中國同盟會分會總章》其一

信札內容主要為敦促鄧氏籌款、溝通革命近況,亦會協助其產業經營,涉及欽廉之役、〈中興報〉註冊等事件,字裡行間可見孫中山對鄧氏頗為倚重。1927年,鄧澤如將珍藏孫文手跡輯為〈孫中山先生廿年來手札〉刊行,本冊即屬其列,内容屢為學術界引用,引用者多不勝數,乃研究歷史及孫中山至為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著錄:

  • 函〈一、二、三、四、五〉見於〈孫中山先生廿年來手札〉卷一,鄧澤如輯(廣州,述志公司,一九二七年一月),頁37-55、73-75、87-90
  • 函〈六、七、八、九、十、十一〉見於〈孫中山先生廿年來手札〉卷二,鄧澤如輯(廣州,述志公司,一九二七年一月),頁15-36
  •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十九輯·孫中山先生廿年來手札〉(臺北,文海出版社,一九六八年),頁5-13、39-57、75-77、89-92、124-145
  • 函〈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見於〈中山墨寶〉第六卷(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頁65-75、77-87、111-118、120-123、160-164、188-192
  • 函〈五〉見於〈中山墨寶〉第十卷(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頁310
  • 函〈四、八、十〉見於〈偉人墨跡·孫中山手書真跡〉(中央文獻出版社,二〇〇六年一月),頁54-60、64-70

 


本冊刊於多種重要著錄

函中文字內容刊於以下著錄:

  • 函〈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錄於〈孫中山全集‧補編〉第二輯(上海,三民公司,一九二七年七月),頁8-14、24-30
  • 〈中國國民黨二十年史跡〉,鄧澤如撰(上海,正中書局,一九四八年六月),頁1-3、10-14、18-19、27-31
  • 〈孫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八月),頁363-369、392-394、406-408、410-413、423-424、446-447
  • 〈民國叢書‧總理全集〉第三集(上海書店,一九九〇年十月),頁125-129、137-139、145-150、157
  • 函〈五〉錄於〈孫中山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五年五月),頁325-326
  • 函〈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錄於〈孫中山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五年五月),頁74-79、106-108、110、112-113、120-121、142

 


本冊中文字刊於多種重要著錄



 林風眠《秋景》設色紙本 鏡框

尺幅:69.1 x 69.6 cm
款識︰林風眠。
鈐印︰「林風瞑印」。
展覽:東京,西武百貨店,〈現代中國繪畫之巨匠 ─ 林風眠作品展〉,一九九○年
著錄:〈現代中國繪畫之巨匠 ─ 林風眠作品展〉目錄(東京,西武百貨店,一九九○年),圖版40
來源:馮葉收藏
估價:HK$2,600,000 - 5,000,000


林風眠是第一批中國留法藝術家,深受西方藝術思潮影響,嘗試以東方墨彩來表現西方現代主義形式。

1928年,杭州國立藝術院成立,亦即今日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林風眠擔任校長,兼教西畫,日後大名鼎鼎的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李可染,都是其門生,藝壇地位無可置疑。

秋景是林⾵眠至為鍾情的畫題之一,於不同時期皆有創作。他對秋景題材的興趣始於1950年代,與他搬離杭州後對西湖⾵景的回憶相關。在秋景的表現中,⾊彩與光線成為最重要的畫⾯因素。過往的西⽅繪畫訓練經驗,令他對⾵景畫中的光線順逆、⾊彩冷暖、倒影表現、空氣感處理,都全然不同於傳統中國⼭⽔畫。

本作尺幅方正,可謂最典型的林風眠格體。秋陽灑在沉鬱深邃的山林幽谷中,山體具逆光效果,樹木用色燦然繽紛,呈現⾦秋的明麗。本幅屬畫家義女馮葉收藏。1990年,林風眠為第二次在東京西武百貨店舉行之個展親選展品,本幅屬其一,並於展覽圖錄自訂約1980年所寫。



吳冠中《今日香港》鋼筆設色速寫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85年
尺幅:23 x 58.5 cm
款識︰香港。1985 · 2月。荼。
展覽︰

  • 香港,藝術中心包兆龍畫廊,〈吳冠中回顧展〉,一九八七年九月十日至十月四日,列為展品70號
  • 香港,土地發展公司舉辦,〈吳冠中眼中的香港〉,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 香港,香港藝術館,〈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二○一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至二○二○年五月六日

著錄︰

  • 〈吳冠中畫集〉(香港,德藝藝術公司,一九八七年),頁158-159
  • 〈美術技法大全—吳冠中繪畫形式分析〉,吳冠中著(四川美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月),頁84
  • 〈吳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發展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圖版13
  • 〈吳冠中 — 一個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倫敦,大英博物館,一九九二年三月),參考圖片部分,圖版30
  • 〈吳冠中繪畫藝術與技法〉(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二月),頁87
  • 〈論吳冠中 — 吳冠中研究文選〉(廣西美術出版社,一九九九年),頁178
  • 〈生命的風景 — 吳冠中藝術專集〉〉II(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二○○三年九月),頁230-231
  • 〈吳冠中全集〉第一卷 (湖南美術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頁258-259
  • 〈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二○一九年),圖版115

估價:HK$500,000 - 1,000,000


2019年,閉館近四年的香港藝術館重開,重磅開幕大展便是「從糞筐到餐車 - 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展出超過100件畫作,當時盛況,相信不少讀者仍然歷歷在目。本幅《今日香港》,即為當時展品之一,並著錄於多本權威圖錄中。

吳冠中曾為本幅撰文,談及創作的緣由及理念:

「我在富麗華酒店高層的窗口俯視、平視、仰視、左右了望香港, 像看寬銀幕電影,演的是樓房進行曲。正如天空的星星數不清,房子也數不清,其實又何必去數。樓房群與樓房群織成了綫世界,綫的縱橫交錯將所有的空間分割成塊面之世界,斑斑彩點之分佈又構成了鑲嵌世界。綫、塊面與色點的合奏只是為了表現整體感受︰動盪忙碌的香港,彩色繽紛的香港,眼花繚亂的香港。這些綫、塊與色點都直接展現在白紙上,沒有底色烘托,顯得更自由自在,在空靈中較宜表達無盡與深遠。這只是主觀願望,一看作品,可能詞不達意。」



鄭午昌《春江叠嶂》設色紙本 立軸 四聯屏

創作時間:1942年
尺幅︰四屏共141 x 210 cm
款識︰群山盤礡鬱峻嶷,一支突出天南馳。起為祟峰伏為崗,丹崖翠壁煥奇姿。雲蒸霧發忽晴雨,草木青紅一四時。數見龍蛇起絕壑,曾聞鸞鳳宿天池。鳥道百盤入青閶,紺宇擎空留古祠。山迴萬仭俯碧江,柳暗花明天自豁。綠波如鏡船如杼,漁歌牧唱相互發。茅屋幾家逃自秦,不知天下有征伐。此山何山水何水 ,躡屐鼓棹請往遊。登山但願卧松下,涉水但願坐沙頭。沙頭得魚鮮可食,松下看雲樂忘憂。壬午秋,鄭午昌。
鈐印︰「午昌」、「鄭昶長壽」、「兩袖五湖煙雨」、 「鄭昶之印」、「鄭午昌」、「鹿胎僊館」。
來源︰

  • 香港蘇富比,一九九一年十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87
  • 僑岷華園收藏

展覽︰臺北,鴻禧美術館,館慶三週年特展,〈僑岷華園藏畫〉,一九九四年二月至八月
著錄︰〈僑岷華園藏畫〉(臺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四年一月),頁234-235
估價:HK$1,200,000 - 3,000,000


近世中國畫壇,鄭午昌堪稱造境聖手,筆下奇幻迭生,出人意表。本幅寫於1942年,彼時正值抗戰,鄭午昌惟有潛心筆墨,遂進入其創作高峰。

鄭午昌畫出宋元,古文造詣亦深厚。在烽火年代,他拈句為題,徵引桃花源典故比興,謂之「不知天下有征伐」,避世於筆下山水。此組四聯通景,連成巨幅大嶂,右起即千峰萬壑,巉巖堆叠,其上密佈長松雜樹,茂鬱蔽日,峰巒間穿插流雲飛瀑,中段隱約可見盤山小徑,通向巔峰之幽閣古寺,各元素環環相扣,於緊密中具暢息空間。再往左,忽見柳岸蜿蜒,一派春意盎然,令全畫氣象磅礴與愜意悠閑並濟。

色彩以青綠為主,佐以淺絳,色階差距不顯著,搭配和諧。用筆則綿密而不瑣碎,一絲不苟,多元皴法刻畫出巨巖之塊面肌理,山石陰陽向背、凹凸扭轉之立體結構畢現,將自然山水之雄渾與胸中丘壑之奇詭融合無間,堪稱鄭氏40年代代表巨構。 


美國私人藏畫

本季蘇富比帶來重磅美國私人藏畫,本輯乃保險業巨擘史帶 (Cornelius Vander Starr,1892-1968) 舊藏,後贈予朱孔嘉(1907-1998)。

史帶,美國著名企業家,美亞保險公司和美國國際保險集團創始人,即AIG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前身。他商業頭腦精明,對保險業尤其熱衷,年少時已曾協助創辦保險經紀公司。

雄心勃勃的他遠赴亞洲發展,看準上海當時利息高,而衛生環境逐步改善,人均壽命增長,便在當地成立美亞、友邦、四海等保險公司,當時他還未及而立之齡。業務一步步擴充至歐美,1967年註冊成立美國國際集團(AIG),涵蓋旗下過百企業,一躍成為全球保險業巨頭。翌年,因心臟病發遽逝於紐約。


史帶(右)

史帶經商之餘亦好收藏,不時為個人或不同地區的辦公室選購藝術品,涉獵甚廣,野獸派油畫、宗教藝術、中國工藝品、雕塑等。他對中國感情至深,曾曰「中國為我家鄉,中國人爲我同胞」,觀乎本輯,足見對中國書畫之鑑賞品味。

史帶知人善任,加上生性慷慨,與下屬大多交善,與朱孔嘉逾四十載的交誼即是例證。

朱孔嘉爲史帶在華倚重的左右手,綜理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業務。上海淪陷前夕與光復之初,他力保公司資料免毀於戰火;1948年,又偕公司檔案和員工飛赴香港,令業務得以延續。爲公司服務逾七十載,逝世時仍是美亞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主席。他熱心社會事務,大力贊助教育及慈善事業,並曾資助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購置藏品。

60年代中,史帶將位於紐約市以北布魯斯特(Brewster)佔地四十英畝的一處住宅,連同宅中的藝術品贈予朱孔嘉伉儷。此後又陸續以所藏相贈,本輯三幅即源出於此。


張大千《夏山飛翠》潑彩紙本裱於木板 鏡框

創作時間:1968年
尺幅:67 x 160.8 cm
款識︰爰翁。戊申之四月將望寫於五亭湖上。
鈐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世界」。
估價:HK$22,000,000 - 40,000,000


本幅寫於1968年五月,其時張大千於八德園潛心潑墨潑彩,把心血傾注於流光溢彩的山水幻境中,留下最精彩、最為人稱頌的作品,是畫家的全盛時期。

大千於1954年移居巴西,築八德園。他親自設計佈置居亭,開五亭湖,蒐集玲瓏怪石、奇花異草,傾盡心血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理想園林。南美風光明媚,畫家在此「桃花源」潛心藝事,園裡一草一木,都是他絕佳的寫生材料。園中畫室空闊如禪院齋堂,大千在此寫巨荷,寫山水,甚或攤紙於地,伏地點染。

如此絕美樂土,後來卻悄然傾圮。六十年代末,巴西政府徵收八德園用地建立水壩,大千無奈遷居美國加州。1989年底,八德園終成水庫。一代名園已覆沒於水下,但大千在此地的創作,卻成為璀璨雋永的景色。


《夏山飛翠》局部


《夏山飛翠》局部

他的潑墨潑彩一直雄霸拍賣市場;其中,作於八德園時期、六十年代末者,更被視為爐火純青之佳構,最受市場青睞。

綜觀張大千破億成交之作,亦大多出於此關鍵時期:

  • 《春雲曉靄》,100.5 x 140 cm,1968年作|成交價:HK$214,631,000,2021年香港蘇富比
  • 《碧峰古寺》,127.7 x 63 cm,1967年作|成交價:HK$209,100,000,2021年香港
  • 《伊吾閭瑞雪圖》,101 x 196 cm,1969年作|成交價:HK$162,665,000,2019年香港蘇富比
  • 《愛痕湖》,76.2 x 264.2 cm,1968年作|成交價:RMB 100,800,000,2010年北京

本幅《夏山飛翠》亦屬其一,寫於1968年。而史帶於同年年底下世,可知畫成不久,即由史帶收入囊中,隨即贈予朱孔嘉。

是年十月至十二月間,大千在紐約Frank Caro Gallery、芝加哥S.H Mori Gallery、波士頓Alberts Langdon Gallery舉行大型近作巡迴展覽,圖錄未有刊圖,但據方聞教授前言謂「他以傳統潑墨的技法畫出新式抽象的圖形」,可知當時展出的56幅作品以抽象潑彩為主。編號19之Landscape(山水),尺寸63 ¾ x 26 ½ ,與本幅相同,或為本幅,待考。


畫背具紐約裝框公司M. Toberoff & Co.,標記


張群「中行廬」藏書畫 

張群(1889-1990),近代政界大老。早歲投身革命,民國肇建,襄助極峰,掌外交,主省政。本輯所集,著眼於民國政壇元老筆墨,如李烈鈞、吳稚暉、戴季陶等,所涉人事,在在映照其歷史發展軌跡。其中,黃興書迹乃討袁役後寫贈,譚延闓跋曰乃黃氏「絕筆」,足堪寶之。

張群嗜藝術,二十年代末起矢志收藏。其「中行廬」藏品今春曾於蘇富比釋出,集中於三十年代京滬名家畫作,當時大獲好評。今季承襲此脈,匯聚同期名家寫贈成扇、扇面及冊頁, 集南北藝文界人士逾廿家,如謝玉岑、賀天健、蕭愻、王一亭、傅增湘等,皆精心繪製。

輯中亦集政壇藝壇友好為其祝壽之作,其中于右任及黃君璧將其名句「人生七十方開始」書贈,蓋其歷盡風雲變幻,練就曠達胸懷。親若手足之張大千,於節慶贈畫,亦書「金石仁義」聯,誌念兩人半生情誼,更贈以「大風堂」訂製文房用品及擺設,足證對摯交惦記之情。


黃興《行書吳均〈與顧章書〉》水墨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16年
譚延闓、于右任跋於裱邊
張群署簽
尺幅:144.6 x 38.2 cm
簽書︰黃克強先生字條。
款識︰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含雲,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岳軍我兄正之。丙辰秋月,黃興書。
題識︰
〈譚〉克強先生自辛亥傷指後,僅右手拇、食兩指挾管作書,故下筆空靈,異於前時,惜其不屑屑於此也。此書為歿前數日書,為當時絕筆,不可得矣。事往人亡,彌可珍貴。岳軍先生其永寶之。十八年雙十節,譚延闓記。
〈于〉開國之功未可忘,遺民猶自說孫黃。黃花滿地天如晦,猛憶將軍舊戰場。題克強先生遺墨應岳軍兄之囑。四十五年六月。于右任。
鈐印︰
〈黃〉「克強」、「黃興私印」。
〈譚〉「譚延闓印」。
〈于〉「右任」。
藏印︰「中行廬鑑藏書畫」、「中行廬主」。
估價:HK$500,000 - 1,000,000


黃興矢志締造共和,一生竭誠罄力。1916年初,他自美取道東瀛返國,力振討袁旗鼓,期間親與購械、編練軍隊等事;十月,積勞成疾,胃出血病復發,延醫兩旬,驟然溘逝。

本幅書於是年秋月,黃氏抵滬不久,四出奔走籌謀。當時黎元洪欲聘其為總統府高等顧問,他懇辭未受。同期,張群獲聘為總統府顧問,但因北方政局暗湧而推辭。本幅黃氏題詩涉隱居山水之樂,對照二人政途之決擇,豈非巧合。

1929年武昌起義紀念日,張群請時任行政院長譚延闓在本幅上題跋記念,譚氏在跋中謂此乃黃興絕筆。兩人政見雖未一致,卻在革命途上相互倚重,私下尤稱莫逆之交,得其補誌,意義尤深。1956年,又得監察院長、畫法名家于右任添題七絕一首。黃興傳世書迹極稀,本幅匯三家筆墨,集政壇四元老之情誼,殊堪珍貴。


張葆蘿兒女珍藏書畫

張葆蘿(1931-2017),名約,字心一,張大千三子。1949年政局變異,隨大千定居海外的兒女中,以葆蘿最年長,也能讀寫中文,故他陪伴父親時間最久。隨侍筆硯外,還為家中大小事務打點奔走,亟得乃父信賴。葆蘿擅畫,70年代,父子在美國曾屢次舉辦聯合畫展,大千在其潑墨作品上題「老夫自有傳家筆,任笑元章善譽兒」,以米芾父子作比,對其傳承衣鉢讚許有加。

今季蘇富比帶來一系列張葆蘿珍藏,泰半乃大千饋贈,囊括40至80年代,面貌豐富,且有不少自娛自賞、非尋常可見之内容。最難得者,為數件自國内時期已為大風堂珍藏之作。大千日後漂泊四海,仍長久携帶寶藏,小心呵護,如大千業師曾熙為其所書之《楷書六言聯》、1948年《儗宋人青綠山水》巨扇。後者堪稱其成扇王者,觸手若新,應極少開啟,不輕示人。此外,1964年大千為葆蘿書《行書七言聯》,盛載父子深情。


張大千《儗宋人青綠山水扇、行書自寫詞》設色灑金箋 成扇

創作時間:1949年
尺幅:27.2 x 77 cm
款識︰
〈畫〉己丑初夏,儗宋人法。蜀郡張大千爰。
〈書〉寒雁來時。負手立、金天絕壁。四千里、巖巖帝座。況通呼吸。足下河山漚滅幻。眼中歲月鳶飛疾。問浮雲、何處是長安。西風急。悲歡事。中年劇。興亡感。吾儕切。把茱萸插遍。細傾胸臆。薊北兵戈添鬼哭。江南兒女教人憶。漸莽然、暮靄上吟裙。龍潭黑。〈滿江紅〉。乙亥九日登太華絕頂賦示同遊,己丑三月漫書一遍。蜀人張爰大千父。
鈐印︰「張爰」、「大千」、「張爰長壽」、「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
展覽︰

  • 華盛頓,沙可樂藝術館,〈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廿四日至九二年四月五日
  • 紐約,亞洲協會,〈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九日
  • 聖路易巿立美術館,〈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五日
  • 臺北,故宮博物院,〈張大千的世界〉,一九九八年九月廿六日至一九九九年一月廿日
  • 加拿大,温哥華巿立美術館,〈無人無我、無古無今—張大千畫作加拿大首展〉,二○○○年十一月卅日至二○○一年一月廿八日

著錄︰

  • 〈血戰古人—張大千回顧展〉目錄,傅申著(華盛頓,沙可樂藝術館,一九九一年),圖版36
  • 〈血戰古人的張大千〉,傅申撰,刊於〈雄獅美術〉第二百五十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頁149
  • 〈張大千的世界〉,傅申著(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九月),圖版43
  • 〈張大千先生百年紀念展〉導覽手冊(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日),頁63
  • 〈無人無我、無古無今—張大千畫作加拿大首展〉目錄(台北,歷史博物館,二○○○年十一月),圖版14及頁208
  • 〈中國名畫家全集—張大千〉(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二年十二月),頁102
  • 〈臺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張大千〉,巴東著(臺北,藝術家出版社,二○○四年四月),頁66-67

估價:HK$5,000,000 - 10,000,000


此扇為大型的泥金扇面,扇骨是湘妃竹。根據張葆蘿 (心一)所憶,此扇乃為當年成都的扇面展覽而作。

後人評論張大千時,常以「血戰古人」來形容之。此語出自著名藝術史學者傅申策劃的「血戰古人(Challenging the Past)- 張大千回顧展」。該次展覽集合一系列張大千仿古代表作,於90年代在華盛頓、紐約、聖路易等地巡迴展出。此扇正是展品之一,另亦於台北故宮、温哥華巿立美術館等藝術殿堂展出。


本幅刊於多種重要著錄

「血戰古人」的展覽圖錄,以及傅申編著的《張大千的世界》,皆是研究張大千之最重要出版物,被世人奉為圭臬。此扇亦著錄於《張大千的世界》一書中:

「雖然此扇已甚大,但扇子幅面畢竟無法與巨軸長卷相比,可用畫面空間相當有限,而大千竟能在此甚小幅面中,表現北宋李郭派的丘壑造型和雄偉氣勢。右方前景幾株聳然挺立的松樹和古木,姿態各異。一位高士和尾隨的侍童正緩步於板橋之上,通往彼岸的茅亭,以觀賞對岸深谷中奔瀉而下的高瀑。瀑布直落山腳,在亂石堆中形成迸濺的急湍,復注入深潭,留下最後的漣漪。主峰在畫面中央,上不見頂,崖下竹樹環繞中,有一座茅閣精舍面向深潭。

如此深邃絕景,在展開扇面觀畫的霎那間,彷彿是那世外的幽敻天地為之洞開。敷施在樹幹、茅屋上的暖色系赭石佔較少的比例,山石皆以小青綠為主,雲和天空則露出細密的金原紙。雖然未以金泥細勾輪廓,但效果與金碧山水無異,在極富裝飾性的外表下,仍然蘊藉著詩情的書卷氣,實乃大千先生的過人之處。

扇面背後的書法,亦屬大千手筆,內容是〈滿江紅〉,書寫紀年為同年三月。此詞作於乙亥(1935),前此一年溥儀成立偽滿州政府,是年殷汝耕成立偽冀東自治政府,大千感慨國事而賦此。」


王南屏長女王元元藏書畫

「玉齋」主人王南屏(1924-1985),江蘇常州人,二十世紀最卓越的中國書畫鑒賞家之一。在父親影響下,與書畫結緣,四十年代於滬上結識葉恭綽,蒙其親炙,弱冠即出重金購得米友仁〈瀟湘奇觀圖卷〉,繼而向龐虛齋等收藏大家請益,自此在收藏界嶄露頭角。

王南屏自幼習書法,又精通國學,注定其偏好文人畫與書法之取向,從而建立起兼具豐富性與獨立審美品味之收藏,其中不乏可媲美博物館之劇跡、孤品。他一生行跡四方,四十年代末移居香港,六十年代加入敏求精舍後,足跡逐漸涉入北美,與美國漢學者、收藏家之互通,不僅啟迪了海外學者對中國藝術之研究,對諸多海外博物館中國藝術之完善充實,亦功不可沒。

他曾說收藏「當不以秘藏為寶,能以公諸同好為樂。」在他身後,「玉齋」珍藏於美國各地及香港舉辦展覽,並集結付梓,家屬更將部分藏品捐贈予海内外博物館,讓更多人受惠於藝術之熏陶。


戴熙《仿古山水冊》水墨、設色紙本 兩冊共廿開

創作時間:1859年
吳昌碩、費念慈署簽
吳昌碩、潘遵祈、潘曾瑩題跋
附原裝木盒
尺幅:各18.4 x 29 cm(畫);各 24.3 x 35.6 cm(題)
〈上冊(共十開)〉
簽書:戴文節公山水真跡上冊,壬戌六月,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有九。
簽書(裱於内頁):戴文節公畫冊,為沈均初作廿葉,見〈習苦齋畫錄〉,今存十六葉,甲辰八月,念慈記。
題跋:〈吳昌碩〉是冊虛齋得自沙川沈氏,已祇存十六頁,不知何時失去其四,屺懷太史題簽已詳言之。余於十數年前在吳中偶得四頁,曰雲瀑,曰米虎兒,曰郵亭鴉語,曰水邨圖,已收入集冊中。歲壬戌夏,虛齋與余談及,始知即係是冊散佚者,因舉以相贈。延津劍合,信神物自有呵護也。爰識其翰墨因緣於左。安吉吳昌碩老缶年七十九。
款識:

  • 〈一〉北苑〈夏山圖〉法,戴熙。
  • 〈二〉山泉,儗叔明。
  • 〈三〉溪居圖,仿迂翁。
  • 〈四〉小樓春望。
  • 〈五〉梅沙彌墨法。
  • 〈六〉青山白雲。劉松年法。
  • 〈七〉米虎兒法。
  • 〈八〉雲瀑。擬巨師。戴熙。
  • 〈九〉水邨圖。趙王孫本。鹿牀居士。
  • 〈十〉郵亭鴉語,醇士。

〈下冊(共十開)〉
簽書:戴文節公山水真跡下冊,壬戌六月,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有九。
款識:

  • 〈一〉汀洲薄暮。鹿牀畫。
  • 〈二〉王孟端、夏仲昭之間。
  • 〈三〉溪亭雨過。石田意。
  • 〈四〉風雨歸舟圖。大年意,井東居士。
  • 〈五〉疎篁秀木。臨雲溪外史。棆庵。
  • 〈六〉月夜清談。井東燈下筆。
  • 〈七〉南田仿米氏雲山作此景。
  • 〈八〉蘆灘秋影。蒓溪。
  • 〈九〉幽磵寒松。石谷本。
  • 〈十〉香雪海。己未九月,醇士。

潘遵祈、潘曾瑩題跋:文略
展覽:美國紐哈芬,耶魯大學美術館,〈玉齋珍藏明清書畫精選〉,一九九三年四月九日至一九九四年七月三十一日,並巡迴展覽於安娜堡,密芝根大學美術館、香港中文大學、勞倫斯堪薩斯大學史賓莎美術館
著錄:

  • 〈習苦齋畫絮〉卷三冊類,戴熙撰,一八九三年,頁39、40
  • (冊中十六幀及二潘題跋)〈虛齋名畫錄〉卷十六,龐元濟撰,(烏程龐氏上海刊本,一九〇九年),頁64-68
  • 〈虛齋名畫續錄〉卷四,龐元濟撰,(烏程龐氏上海刊本,一九二四年),頁76-77
  • 〈玉齋珍藏明清書畫精選〉(英文版),班宗華、高居翰、李鑄晉等編(耶魯大學美術館,一九九四年),頁266-273
  • 〈二十世紀海外藏家—王南屏藏中國古代繪畫〉下卷,(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二〇一五年七月),頁820-841

來源:沈樹鏞、龐元濟、王南屏遞藏
估價:HK$1,000,000 - 2,000,000


「我父親(王南屏)認爲戴熙的這兩本冊頁是他最精彩的冊頁作品。」- 王元元

清代畫家戴熙(1801-1860),生於嘉慶年間,道光時中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他詩書畫皆有造詣,歷來被視為正統派「四王」的傳人;事實上,他作畫崇古而不泥古,往往自出新意。

此套冊頁的上款人「韻初」即沈樹鏞(1832-1873),為江蘇望族。他富甲江南,收藏歷代金石碑版、善本典籍、書畫不可勝數,其中宋拓漢〈熹平石經〉、董源〈半幅江南〉、〈夏山圖〉等,皆為稀世珍寶。

1859年,沈樹鏞赴杭州參加鄉試,與戴熙「晨夕相契」,此冊即為當時獲寫贈。冊頁以仿董源〈夏山圖〉起首,仿歷代名家,色墨溫潤,氣息沉靜空靈。

翌年,太平天國破杭州,戴熙投池殉國,忠烈之名彰,遺墨更為世所重。沈氏身後,故物星散,此冊其中十六開歸龐虛齋,另四開不知所蹤。1910年左右,吳昌碩偶得戴熙山水四開,至1922年,龐虛齋於吳寓觀之,發現正是原冊佚失者。吳昌碩慨然贈送,以成全璧。龐氏將之重新裝裱成上下二冊,請吳昌碩署簽並跋述其原委,其散而復聚,允為奇談。


本冊乃龎虛齋原裝裱,貯於原裝木匣


吳昌碩署簽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中國書畫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1
預展日期:
2023/10/2 - 7|10am - 6pm
2023/10/8|10am - 1:30pm
拍賣日期:
2023/10/8|1:30pm(Lot 6001 - 6101)
2023/10/8|4:45pm(Lot 6102 - 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