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罕見大幅、張大千展覽名跡亮相蘇富比秋拍

香港蘇富比秋拍舉槌在即,今季中國書畫由吳湖帆、張大千雙雙領銜。兩位大師皆把古人筆墨運用至爐火純青,卻展現出不一樣的仿古之路。

吳湖帆巔峰時期力作《仿董北苑秋嶺橫雲》,乃吳氏山水中罕見大幅。小字題跋畫史識見,盡顯一生習古、藏古、敬古態度。張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圖》誓言超越古人,簡逸山水吐露雄心壯志,位列大千半生回顧展重要展品。

此外,蘇富比今季亦帶來林風眠、吳冠中等現代水墨畫革新推手,以及眾多花鳥名家如齊白石、于非闇之佳構,當中不乏具權威著錄、來源顯赫者。


Lot 2571|吳湖帆《仿董北苑秋嶺橫雲》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48年
尺幅:129.8 x 60.4 cm
款識︰董北苑秋嶺橫雲。
北苑真迹人間僅存者,〈群峰霽雪〉與〈瀟湘〉、〈夏山〉諸卷,〈春雲起蟄〉、〈洞天山堂〉大幅。〈瀟湘〉、〈夏山〉二卷以平澹取勝,蓋晚筆也。〈洞天〉一圖,恐出房山手摹而景局更深密,茲略師其意,似董似高,非我能自主矣。姑識數言,賞我教我,以俟來者。戊子春日,吳湖帆。
鈐印︰「倩盦」、「萬里江山供燕几」
藏印︰「海昌錢鏡塘藏」、「海昌錢氏數青草堂珍藏金石書畫印」
著錄︰

  • 〈梅景畫笈〉第二輯(梅景書屋,一九五三年),圖版21
  • 〈吳湖帆畫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圖版29
  • 〈吳湖帆書畫集〉(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〇一年五月),頁91
  • 〈吳湖帆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一年),頁65
  • 〈中國名畫家全集—吳湖帆〉(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二年),頁95
  • 〈現代名家翰墨鑑藏叢書‧吳湖帆〉(西泠印社出版社,二〇〇五年),頁97
  • 〈現代書畫投資‧吳湖帆〉(北京出版社,二〇〇五年),頁29
  • 〈吳湖帆畫集〉上(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二〇〇六年),頁177
  • 〈吳湖帆年譜〉(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二〇一七年七月),頁418

來源︰
錢鏡塘「數青草堂」舊藏
「僑岷華園」舊藏
估價:HK$12,000,000 - 20,000,000


上世紀30年代起,吳湖帆成為了海上畫壇的一代宗主。他不單畫藝出眾、富於收藏,還是書畫鑑定的權威。

吳湖帆出身於蘇州簪纓世家,祖父吳大澂是晚清名臣,也是一位精於書畫的金石學家。他幼承家學,習畫時自摹古入手,初從正統派董其昌、「四王」,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

吳湖帆以工細青綠山水聞名,作品多附長題品評,闡述對前賢筆墨及畫史的理解。這種藝、學結合的模式,正是吳湖帆創作的最大特色,此幅《仿董北苑秋嶺橫雲》即為佳例。作品寫於1948年春,靈感來源「有跡可尋」,乃現藏台北故宮的董源《洞天山堂》。


傳為董源《洞天山堂》(台北故宮藏)


吳湖帆《仿董北苑秋嶺橫雲》局部

《洞天山堂》原為清宮內府所蓄,吳湖帆曾於30年代受邀至北京鑑定清宮舊藏,或曾親睹過原跡。他師法該作,創作出自家版本。《洞天山堂》乃逾六呎高之巨嶂,也許受之啟發,吳湖帆亦取近四呎整紙,苦心經營。對比兩件作品,丘壑澗泉之佈局雖然大致相仿,但筆墨實為吳氏集合諸家精萃之自家面貌。

《仿董北苑秋嶺橫雲》作乃吳湖帆標誌性的工細設色山水,用筆細緻縝密,色彩層層渲染,墨色互滲,狀寫不同質感,層次變化微妙,秀麗奪目。漫山叢林,間或點染霜紅,暗示秋意漸濃。觀乎此作筆墨設色之精、尺幅之大,堪稱吳湖帆巔峰時期之力作。


吳湖帆《仿董北苑秋嶺橫雲》局部


吳湖帆《仿董北苑秋嶺橫雲》局部

吳湖帆更在畫中寫下對《洞天山堂》的鑑定意見,彰顯出對前賢筆墨認識之深。《洞天山堂》本身無款,王鐸題詩堂將之歸為五代董源名下,吳湖帆在題跋中則推斷其「恐出房山(元代高克恭)手摹」,故「景局更深密」。現今學者大多視《洞天山堂》為元人的仿習作品,吳湖帆可謂先聲。

值得留意的是,畫上可見兩方錢鏡塘藏印。錢氏抗戰時移居滬上,開設古董店「六瑩堂」,頗獲吳湖帆青眼及提攜。他常攜書畫向吳湖帆請益,眼力大進,時二人更並稱「鑑定雙璧」。兩人交誼深厚,加上錢氏眼力與品位俱佳,故吳湖帆寫贈之作,皆屬用心佳構,定非泛泛而為。


Lot 2595|張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圖》淡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61年
尺幅:188.7 x 96 cm
畫家自題紙盒、木匣並署簽
紙盒:辛丑登高圖。
木匣:登高圖。蜀人張大千筆。
簽書:辛丑重九登高圖。大千老子畫詩書。
款識:

  • 已忘流徙托蓬蒿,自詭空虛若可逃。客有能來如對菊(謂長寧梁仲栗),兒看成長罷題糕(蘿兒、澄兒二子新買山場從事農圃)。偶逢勝日須教醉,獨立危巒覺尚豪。轉愛異邦乖節物,杜鵑花正耀林皋(南美重九正當我國三春杜鵑花方盛開)。辛丑九日摩詰山園登高賦此詩并寫。大千老人爰,年六十有三矣。
  • 歐陽公嘗自稱其〈廬山〉「令人莫能為,唯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後篇即太白亦不能為,唯杜子美能為之,至於〈明妃曲〉前篇,子美亦不能為,唯吾能之」。予之此幅,清湘能作此人物,不能為此山石,八大能作此山石,卻不能為此人物,至於全幅運筆構思,起兩公於九京,當亦無由落墨矣。聞斯言者,豈不愕然而驚,莞爾而笑乎。大千居士再題。

鈐印:「張爰私印」、「大千豪髮」、「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大千」、「大千逸者」(鈐於木匣)
展覽:

  • 美國,紐約,Hirschl & Adler Galleries,〈張大千畫展〉,一九六三年十月廿二至十一月二日
  • 美國,舊金山砥昂美術館,〈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七日

著錄:

  • 〈張大千畫展〉展覽圖錄(紐約,Hirschl & Adler Galleries,一九六三年),展品編號10
  • 〈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目錄(三藩市,美國舊金山砥昂美術館,一九七二年),圖版42

估價:HK$10,000,000 - 15,000,000


張大千長壽且多產,不論工筆還是寫意,山水、人物、花鳥各種題材,無一不精。他化用古人筆墨的功力,可謂出神入化,備受藝林推崇。2022年4月,他的一軸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鈎金青綠山水,就在香港蘇富比以HK$3.7億天價成交,大幅刷新其拍賣紀錄。

大千對自己的畫藝,顯然是自信滿滿的。比如此幅《辛丑重九登高圖》,大千就豪氣執言,此作之運筆構思,即使石濤、八大起而復生,亦望塵莫及,更自比歐陽修,戲謔中流露當仁不讓的氣魄。


張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圖》局部


張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圖》局部


鑲青瓷軸首,上燒有「大風堂藏」字樣


附桐木畫匣,上有畫家題署及鈐印

1961年重陽,大千於摩詰山園登高暢遊,興之所至,寫成此作。畫取六呎整幅,豎直構圖,巨巖矗立,猶如豐碑,構思可窺見北宋的山水意象。畫家摒棄皴法,岩石多賴大筆勾勒,縱橫揮寫,線條簡約有力,筆墨恣放。兩段長題的布置更是別出心裁,整齊列於山石留白處,如同摩崖文字,莊嚴肅穆。四方紅色印章,則成為畫面最醒目之所在。

此作選用羅紋紙,裝裱極為講究,應在日本付裝池,鑲青瓷軸首,上燒有「大風堂藏」字樣,乃在日本特別燒製,只用於畫家鍾愛作品。此軸還並附桐木畫匣,上有畫家題署及鈐印,可證其屬「大風堂」珍藏之物。大千一直把此作留置在側,並選入1972年於美國舊金山的〈四十年回顧展〉,意義非同尋常。

此作為大千三子張葆蘿舊藏。葆蘿乃隨大千定居海外兒女中最年長一位,能讀寫中文,陪伴父親時間最久。隨侍筆硯外,亦為家中大小事務打點奔走,深得父親倚重。


Lot 2577|林風眠《秋景》設色紙本 鏡框

尺幅:66.4 x 68.5 cm
款識︰林風眠。
鈐印︰「林風瞑印」
著錄︰柯瓊樂著,〈The New Chinese Paintings 1949-1986〉(紐約,Harry N. Abrams,一九八七年),頁10
來源︰香港著名收藏家羅桂祥舊藏
估價:HK$2,000,000 - 4,000,000


面對傳統筆墨,亦有大師另辟蹊徑,銳意揉合西方藝術。

林風眠是第一批中國留法藝術家,深受西方藝術思潮影響,嘗試以東方墨彩來表現西方現代主義形式。

1928年,杭州國立藝術院成立,亦即今日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林風眠擔任校長,兼教西畫,日後大名鼎鼎的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李可染,都是其門生,藝壇地位無可置疑。

林風眠的秋景題材始於1950年代,與他搬離杭州後對西湖風景的回憶相關。在此題材中,色彩與光線成為最重要的畫面因素。過往的西方繪畫訓練經驗,令他對風景畫中的光線順逆、色彩冷暖、甚至倒影表現、空氣感處理,都全然不同於傳統中國山水畫家的方式。


林風眠《秋景》局部

據美籍藝術史學者柯瓊樂的專著,此幅約為1978年所作。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柯瓊樂多次往訪中國,研究當代中國藝術。時值改革開放之初,社會氣氛漸趨寬鬆,柯氏得以拜訪各地畫家,於藝術家工作室採訪拍照,收集了大量原始資料。此作亦難得收錄於她鏡頭下,並刊載於其專著〈The New Chinese Paintings 1949-1986〉中,該書是第一本向西方介紹中國現代藝術家的英文書籍。

除了可靠著錄,此作的來源亦相當顯赫,曾為羅桂祥博士舊藏。羅氏乃「維他奶」創辦人,熱愛中國藝術,藏有眾多珍貴的瓷器、茶具、書畫等等,晚年更把不少藏品無償捐贈,包括北京故宮、香港市政局(後入藏香港藝術館、茶具文物館等機構)。


Lot 2583|吳冠中《泉水—川北小景》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79年
尺幅:83.8 x 69 cm
款識︰七九年。
鈐印︰「荼」、「冠中寫生」。
展覽︰美國,伯明翰美術館,〈現代中國山水畫展〉,一九八四年
著錄︰

  • 〈吳冠中國畫選〉(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二月),封面
  • 〈現代中國山水畫展〉(美國,伯明翰美術館,一九八四年),圖版19

來源︰美國私人收藏,一九八三年經美國伯明翰美術館之亞洲藝術協會 (Asian Art Society) 向畫家直接購入
估價:HK$2,800,000 - 5,000,000


吳冠中早年就讀於杭州藝專時,師承林風眠,也曾跟潘天壽學習中國畫。後來他赴法深造,與朱德群和趙無極並譽爲「留法三劍客」。回國之後,吳冠中將西方油畫與東方水墨畫融會貫通,合二為一。用他的話說,就是水墨和油畫從此「水陸兼程」。

吳冠中一生彩墨創作甚多,此幅《泉水—川北小景》頗具代表性,不但被選為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吳冠中國畫選》的封面作,更曾於美國伯明翰美術館中展出。
吳冠中曾走遍大江南北寫生,畫板不離手。1979年,吳冠中應邀到重慶講學,期間亦至川北如達縣、大竹河、大巴山等地寫生,創作不少以當地風貌為材之作品。此幅即是寫於其時。

吳冠中屢繪飛泉瀑布,他認為:「深暗的山石叢林間,白練飛來,那垂掛的或曲折奔流的白色的遊動之線成了畫面最活躍的命脈。」故此,如何表現瀑布的活力至為關鍵。此作畫面以大片淡墨、赭紅鋪出岩石與峭壁,頂天立地,強調穩定與力量感。另一方面,飛泉以留白方式表現,密中顯透,靜中有動,使畫面達致完美平衡。


Lot 2580|吳冠中《長江山城》設色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77年
尺幅:59.2 x 57.4 cm
款識︰一九七七。
鈐印︰「吳冠中印」
著錄︰

  • 〈吳冠中全集〉第五卷(湖南美術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八月),頁71
  • 〈世界名畫家 ─ 吳冠中〉,吳可雨編著(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一月),頁145

估價:HK$1,500,000 - 5,000,000


另一幅《長江山城》,同樣作於70年代後期,描繪重慶風光。

吳冠中形容重慶是他的「第二故鄉」,此城坐落於嘉陵江、長江交匯處,依山而建,形態獨特,房舍鱗次櫛比、積叠綿延。他尤喜歡這座山城的雕塑感及建築美。

畫家以俯瞰的視角描繪此幅《長江山城》。畫面右側大片房舍層層疊疊,密集地排列在山坡上,佔據畫面約三分之二空間。左下角巧妙留白,營造出兩江交匯之景。長江橫過畫面底部,波紋輕盈,打破了房屋緊密排列帶來的壓迫感。遠處的青山則被簡化為抽象的形式,雲霧繚繞,一方面增添畫面的層次,同時亦又突顯山城重慶的特殊地理風貌。


Lot 2565|齊白石《多壽》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52年
尺幅:135 x 50.8 cm
款識:多壽。
壬辰,九十二歲白石。
鈐印:「白石」、「悔烏堂」、「人長壽」。
來源:捷克外交官及漢學家赫德理博士(Dr. Hrdlička, 1919-1999)舊藏
估價:HK$2,800,000 - 8,000,000


白石老人作畫善借物寓情,信手拈來皆可成畫,無論是花鳥、水族,抑或草蟲,皆生動傳神,雅俗共賞。他出身自鄉野,對富生活氣息的題材深感興趣,尤其是具有吉祥寓意者,壽桃便是他最喜愛的畫題之一。

此幅《多壽》畫面中的桃實碩大肥美,壓低枝條,色燦如火,伴以簇簇綠葉,生機勃發,視覺效果強烈。筆力遒勁,彰顯畫家功力。此作繪就之時,畫家已年過九十高齡,心境泰然,筆觸隨心所欲,人畫俱老。


1952年,赫德理伉儷與齊白石合攝

此作乃捷克外交官赫德理博士舊藏。他與夫人赫德佳還有另一重身分 - 學養深厚的漢學家。他們於中國文藝界交遊廣泛,與郭沫若、茅盾、徐悲鴻、齊白石等皆有往來,赫氏伉儷之中文名即出自郭沫若。透過文藝界的人脈,他們展開中國書畫收藏,所集以齊白石畫最為知名,兼及黃賓虹、李可染等畫家,部分作品已於1955年歸捷克國立美術館。

從現存資料看,赫氏與齊白石於1952年已有直接交往,之後寫贈作品,甚至省去客套的稱謂,直呼姓名,可見關係熟稔。赫氏夫婦藏齊白石畫屢於蘇富比釋出,作品集中於五十年代,題材多元,為白石老人晚年佳作。


Lot 2515|于非闇《雪竹山鷓》設色紙本 立軸

尺幅:133.3 x 60.5 cm
款識:玉山硯齋戲作,非闇時年六十又三。此天台所得畫稿,六十五歲重為潤色,非闇又記。
鈐印:「于照之印」、「非闇」、「于照之章」、「非盦」、「非闇日課」
來源:具文物商店標簽,註明類別、貨號、年代、品名、價格「200」
估價:HK$2,600,000 - 5,000,000


在20世紀的工筆花鳥畫領域,于非闇是開宗立派的大家,也是京津繪畫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門生眾多,影響廣泛。

于非闇醉心鑽研宋元兩代的花鳥,尤其是黃居寀,創作著重古意。他早年曾拜師民間畫師王潤暄習畫。王潤暄帶他栽花、豢鳥、養蟋蟀蟈蟈,日復一日,他便對花卉、蟲鳥的形態都了然於心。更重要的是,他因這次拜師而學會製作顏料的技法,使他作品設色的技巧與運用尤為優秀,著色艷而不俗。


于非闇《雪竹山鷓》局部


英國外交官華爾頓

按畫家所題,此幅《雪竹山鷓》得稿於1937年2月天台之旅,屬畫家晚年精品力作。當時于非闇與張大千、謝稚柳等同遊天台、雁蕩,靈感泉湧,得稿頗豐。此作勾描敷染,極見精心。細緻處如山鷓、八哥毛色之層次、竹葉綠轉黃之逼真處理等,皆可見妙筆巧思。設色鮮亮醒目,品相保存完好,繪就至今已逾70載,色澤依然鮮麗如新,神采煥然。

此作乃英國外交官華爾頓舊藏,購自文物商店。67至70年間,華爾頓來華工作,因嗜中國藝術,不時造訪文物商店,尤於琉璃廠北京市文物商店收穫最豐。據他在自傳中回憶,當年的文物商店並不輕易售畫予外國人,他只能通過一次次的拜訪來建立信任,並證明自己是識畫之人,才得以購藏文物商店中的精品。華爾頓歸國後,藏品一直珍而重之,逾半世紀以來未有示人。



Lot 2564|徐悲鴻《隆冬暗香》設色紙本 鏡框

附畫家致王振宇信札
創作時間:1938年
尺幅:110 x 62 cm
款識:渝州下里巴人國,深霧隆冬隱素梅。鼙鼓喧天芳興盡,漫行奇遇一驚猜。戊寅元日,悲鴻。重慶中央大學宿舍中。
靜文愛妻保存。
振宇先生堅欲致之,因以割愛。
信札:振宇先生惠鑒:上月大駕入都,并蒙過訪,適值敝院發動抗美援朝高潮熱情創作之際,弟十分忙碌,未能答訪,殊歉于懷,而吾人距離又遠,天各一方,晤面未知何時,為悵悵耳。倘晤誠伯趙先生,希為致意,言相念也。敬祝年福。
弟悲鴻頓首。耶誕節。
鈐印:「悲鴻」、「上清淪謫」、「一塵不染」
來源:王振宇舊藏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徐悲鴻生於江蘇省一個貧窮之家,父親是自學成才的畫家,他自幼隨父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繪畫。1919年,徐悲鴻獲官費獎學金,赴法留學,研習油畫、素描,擅長把西畫的技法與傳統國畫結合。

提起徐悲鴻,大家必然會想起他筆下駿馬。的而且確,徐悲鴻大多以動物為繪畫題材,如馬、牛、雞、鷹、獅子皆常見筆下。然而,這位大師亦傾心梅花,留下不少梅花傑作。徐悲鴻對梅花的偏愛,緣於梅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堅貞剛潔的象徵意義。生於動蕩世代的他,傷國憂民,尤其是在戰爭時期,梅花就成為了他寄託心志的載體。

此幅《隆冬暗香》作於1938年,正值抗日戰爭,畫家畫梅聊以慰藉,畫畢自存。後題贈妻子廖靜文,珍為家藏。其後因好友王振宇對此作愛不釋手,徐悲鴻方割愛相贈。此作並附畫家致王振宇信札,見證二人交誼。


Lot 2508|吳昌碩《秋光芙蕖》設色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10年
尺幅:90.8 x 59.6 cm
款識:秋光紅莫辨,朝日與芙蕖。庚戌秋七月客宣南,畫呈夔盦主人訓正,安吉吳俊卿擬陳章侯設色。
鈐印:「安吉吳俊昌石」、「缶」
估價:HK$400,000 - 800,000


吳昌碩是近代書畫巨匠,精通詩書畫印「四絕」。他憑藉多年篆刻功底,將金石篆刻碑學融入了中國寫意畫中,獨創重、拙的筆墨風格,叱吒畫壇,聲名更遠揚日本,日人皆以求得他片紙為榮。

吳昌碩畫壇地位崇高,因此交往者不乏權貴顯要。此幅《秋光芙蕖》的上款人「夔盦」,便是一位蒙古王族,世稱「貢王」。貢王雖非漢族血統,但自幼師從名儒,善詩詞、書畫,與文壇畫界往來頻仍。

缶老與貢王交往頗切,所贈皆非應酬之品。《秋光芙蕖》的佈局安排用心,構圖滿密,數片荷葉如蓋,佔據畫面近半,擠壓紅荷至兩側邊緣,荷塘繁茂廣闊之勢頓生。畫畢以小字題署,認真非常,自是上款人身份特殊之故。


Lot 2619|高劍父《火燒阿房宮》設色絹本 立軸

尺幅:21.5 x 28.1 cm(詩堂);34.5 x 28.1 cm(畫心)
楊善深題詩堂︰辛亥二月,錄杜牧〈阿房宮賦〉。善深。
鈐印︰

  • 〈高〉:「崙」、「劍父□□」。
  • 〈楊〉:「深印」、「楊」、「唯藝」。

展覽︰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粵色畫意—梅潔樓藏書畫〉,二〇二二年十月三日至八日
著錄︰

  • 〈高劍父畫集〉(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一九九一年),頁34(圖版倒轉)
  • 「梅潔樓」二〇二〇年月曆
  • 〈粵色畫意—梅潔樓藏書畫集〉(香港,梅潔樓,二〇二二年),頁50-51

來源︰一九九二年九月得於香港
估價:HK$200,000 - 400,000


香港一直是嶺南名家之作的集中地,今季蘇富比亦帶來一系列佳構,大多出自梅潔樓。此藏竇被譽為亞洲數一數二的20世紀中國水墨書畫私人收藏,由著名藏家羅仲榮與太太共同創立。羅仲榮自上世紀70年代起,歷年四出搜求書畫,終成大系,其中廣東書畫收藏更堪稱首屈一指。

此件高劍父《火燒阿房宮》即為梅潔樓珍藏之一。高劍父是嶺南畫派的創始人,與高奇峰、陳樹人並稱為 「嶺南三傑」。高氏早年留學東瀛,畫風深受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的畫家影響。此作畫稿即參考自木村武山的《阿房劫火》,並改橫幅為立軸。

畫中秦宮遭火劫,燄舌掃金,燃亮阿房宮之紅柱青瓦,刻劃精細,透視嚴謹。背景層層烘染,見濃煙漫天之象,情景相融,可謂嶺南畫派注重氣氛營造之佳例。

可貴的是,此作有楊善深題詩堂,錄杜牧〈阿房宮賦〉,集合兩代嶺南名家手跡,互相輝映。


木村武山《阿房劫火》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中國書畫
預展日期:2024/10/18 - 22
拍賣日期:2024/10/23|2pm
地點:香港蘇富比旗艦藝廊|中環干諾道中 8 號置地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