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忠恕與勒馬耶 香港拍賣破千萬成交的東南亞藝術

現當代藝術近年在亞洲拍賣市場呼風喚雨,大家的焦點都落在屢創天價的西方美術品身上,其實東南亞藝術的反應亦相當不俗。

以剛過去的香港4月春季拍賣為例,邦瀚斯與蘇富比都在東南亞藝術版塊寫下佳績。前者帶來《兩個在室內插花的女人》,出自旅居印尼的比利時畫家勒馬耶(Adrien-Jean Le Mayeur)之手,以低估價逾6倍的HK$1,150萬落槌,連佣HK$1,405萬(NT$4,980萬)成交。

後者則祭出梅忠恕《芳小姐的肖像》,連佣以超越預期的HK$2,437萬(NT$8,630萬)易手,刷新越南藝術拍賣紀錄。



勒馬耶(Adrien-Jean Le Mayeur,1880-1958)《兩個在室內插花的女人》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約1950年
尺幅:75.5 x 91.5 cm
來源:

  • Artist Studio, Bali
  • Acquired directly from the above in the early to mid-1950s
  • Private Collection of Isaac van Bueren, Netherlands
  • Private Collection, Dublin, Ireland (by descent from the above)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估價:HK$1,800,000 - 2,800,000
落槌價:HK$11,500,000
成交價:HK$14,052,500


筆者開初聽到勒馬耶是比利時人,心裡不禁有點納悶:「為何大家把他歸納為東南亞藝術呢?」

勒馬耶受畫家父親影響,年少時就對繪畫充滿興趣。當他在歐洲大陸踏上藝術之途時,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位藝術家被徵召入伍,成為軍隊的攝影師與畫家。

或許因為對戰爭深惡痛絕,勒馬耶決定追隨印象派大師高更的腳步,於異國他鄉尋找避世創作天堂。1920年代,他先後遊訪意大利、北非、印度、柬埔寨、緬甸、馬達加斯加、土耳其,沿途繪下當地風土人情。

後來,他到達高更度過晚年的大溪地。照理來說,這裡可以成為此位歐洲人的歸宿。不過勒馬耶卻覺得大溪地已變得太過商業化,於是又再踏上旅途。

1932年,勒馬耶終於抵達改變他一生的地方 - 印尼峇里。


勒馬耶與愛妻尼.波洛克


《兩個在室內插花的女人》上的簽名


畫中兩女其實都是尼.波洛克的分身

勒馬耶踏足峇里後,立即就愛上這個熱帶島嶼。峇里的風土人情、景色習俗為勒馬耶帶來無限靈感,他亦以之創作出諸多佳作。與此同時,他邂逅並迎娶了當地雷貢(Legong)舞者尼.波洛克(Ni Pollok),愛妻自然成為了其繆思女神。

《兩個在室內插花的女人》為勒馬耶於峇里島家中生活的私密寫照。據他本人所言,這座傳統佳格洛(Joglo)屋子就是他的「小天堂」。

儘管室內略為昏暗,但藝術家仍以畫筆引入了斑駁的陽光與色彩。透視法將觀眾目光吸引到畫面中兩位女性身上,她們其實都是尼.波洛克的分身 - 兩個人在一張小矮桌旁擺弄著一束來自熱帶花園的鮮花。陽光從窗臺上反射進來,讓兩個人物沐浴在金黃的光輝之中,與室內深酒紅色與艷麗的紅調形成鮮明對比。

如今,這座房子已被保留為一座國立博物館,珍藏勒馬耶夫婦贈予印尼的約100件個人作品。



梅忠恕(1906-1980)《芳小姐的肖像》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30年
尺幅:135.5 x 80 cm
來源:

  • 原法國私人收藏家購自一九三一年巴黎〈萬國殖民博覽會〉
  • 朵娣・杜夢堂夫人收藏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估價:HK$7,500,000 - 9,300,000
落槌價:HK$20,000,000
成交價:HK$24,375,000


梅忠恕,又名梅恕,印度支那法國佔據時期的藝壇巨匠,乃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畢業的前衛越南藝術家代表。雖然梅恕大半生居於法國,他的作品總是洋溢著一種愛國情懷,畫作上往往呈現對祖國的深情厚意。

梅恕喜以越南題材及象徵入畫。他的作品以當地民間生活為題,如女子、孩童及經過美化的風景描繪,形象優雅細緻,往往歌頌越南農郊之美,蘊涵溫厚淳樸的懷舊情懷。藝術家將越南繪畫及「法式沙龍」的美學傳統合而為一,成為今日「法越畫派」巨擎之一,尤以對日常生活點滴的細膩捕捉,以及經典雋永、優雅動人的越南人像系列作品為人稱道。

《芳小姐的肖像》則可謂相當「私人」的作品。畫中女子儀態端莊、雍容大雅,據聞是梅忠恕的心儀對象。這幅肖像畫反映出藝術家對畫中人的傾慕之情,此情卻不為世所認可,意境淒美動人。

在梅忠恕的畢生創作中,只有兩幅畫以這位女子為主題。在陳英雄執導的名作《青木瓜之味》電影中,此畫見證著故事人物的感情發展,成為現代女性的象徵。


《青木瓜之味》電影海報


據聞畫中人是梅忠恕的心儀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