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倫敦,蘇富比拍賣場上出現了一支洋彩玲瓏瓶,最終以£44成交。事隔超過半個世紀,這件乾隆御瓷再度在蘇富比登陣,舞台今次換成香港,結果以HK$7,040萬(NT$2.63億)成交。
從44英鎊到7,040萬港元,這件清宮重器在66年來升值了多少倍?筆者也計算不了。
仇國仕 Nicolas Chow|蘇富比亞洲區主席 兼 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
Lot 1|清乾隆 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31.4cm
記錄:乾隆七年八月十二日《活計檔》有對應記錄
來源:
- 迦納爵士(Sir Harry M. Garner,1891-1977)收藏
- 倫敦蘇富比,1954年5月25日,編號91(£44)
- Bluett & Sons,倫敦,登錄編號3396
- Jacob Stodel,阿姆斯特丹及倫敦,1954年11月8日購自 Bluett & Sons(£80)
- 亨利奈特(Henry M. Knight,1903-1970)收藏,荷蘭海牙
- 自此家族傳承
估價:HK$70,000,000 - 90,000,000
落槌價:HK$60,000,000
成交價:HK$70,406,000
乾隆玲瓏瓶乃香港蘇富比本季的王牌古董,獲得獨作專場和獨立圖錄的優厚待遇,不過競投反應未如預期。
拍賣官以HK$4,500萬起拍,接著連續叫出5口出價,最後由程壽康(Kevin Ching,亞洲區CEO)為電話上的客戶(牌號L0001)投得。HK$6,000萬的落槌價不及估價範圍(HK$7,000萬 - 9,000萬),連佣成交價為HK$7,040萬(NT$2.63億)。
HK$6,000萬的落槌價未及估價範圍
程壽康(右二)為客戶投得玲瓏瓶
迦納爵士舊藏 失蹤半個世紀
此尊玲瓏瓶(古董行業亦稱鏤空瓶)早於1954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44成交,當時屬於迦納爵士(Sir Harry Garner,1891-1977)的收藏。他是著名的數學家兼科學家,專攻空氣動力學,同時為研究中華藝術的有名學者,曾經擔任東方陶瓷學會主席之位。
迦納爵士與大維德爵士(Sir Pervical David,1892-1964)份屬好友,世上最知名瓷器 - 元朝青花「大維德瓶」(David Vases),正是因迦納爵士於其著作的介紹而為人熟悉。迦納爵士亦曾捐贈不少珍器予大英博物館,包括極為罕有的北宋汝窯盞托。
因為迦納爵士在著作中的介紹,元朝青花「大維德瓶」得以廣為人識
迦納爵士捐贈的 北宋汝窯盞托|大英博物館
1954年拍賣時,玲瓏瓶由倫敦著名古董商Bluett & Sons購得,轉售予同業Jacob Stodel,再進入荷蘭重要藏家亨利奈特(Henry M. Knight,1903-1970)藏窖。
此後接近半個世紀,沒有甚麼人知道玲瓏瓶流落何方。
大宅當中貓狗相伴 拂去塵埃重見天日
其實它仍然在亨利奈特家族中流傳,直到去年底,這件已被遺忘的中國瓷品傑作才終於重見天日。
當時,Johan Bosch van Rosenthal長途跋涉前赴歐洲中部探訪一位老婦人。大宅中猫狗通處跑,這件玲瓏瓶卻安然無恙地棲身於其中一間房間之中。
玲瓏瓶其實一直在亨利奈特家族中傳承
Rosenthal是聲譽卓著的荷蘭藝術顧問,儘管並非擅長於中國藝術,但仍然看得出此瓶絕非凡器,於是發了一封電郵給仇國仕(Nicolas Chow,蘇富比亞洲區主席 兼 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
仇國仕被譽為古董拍賣界的「金童」,每日都收到無數電郵,聲稱有絕世珍品想要出售,當中絕大部份都是膺品假貨,所以他並不會輕易為一封陌生人的電郵而動身。
然而,當仇國仕看到玲瓏瓶照片,細賞紋飾造工與藝術神韻之後,就知道是真品無疑,下一步當然是立即飛往歐洲與Rosenthal碰面。
大宅之中,長檯之上,屹立著這件絕世玲瓏瓶。當兩人小心拂去表面的塵埃之後,終於欣賞到此乾隆御器的真正光輝。
唐英監製 乾清宮藏
此類洋彩玲瓏瓶非常難以燒製,只在乾隆管下很短的時間有所燒造,由雍乾時期的傳奇督陶官唐英親自監製。準確來說,玲瓏瓶基本上只在乾隆七年至八年出產。
據清宮《活計檔》記載,此瓶名為「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宣花瓶」,是在乾隆七年、即1742年的八月十二日送到宮中。乾隆帝稱讚同批次瓷器都是頂級質素,命人把它們儲入乾清宮。乾清宮乃後三宮中規模最大的宮殿,皇帝經常在此接見外使和舉辦宴筵。
古代中國,不少瓷器是成雙成對的。可是據唐英本人所言,玲瓏瓶燒製實在困難、成本實在高昂,故許多時都只會是單件出品。像此尊玲瓏瓶,乃是獨一無二,也可能是當初就只燒製了這麼一件而已。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卷11,頁6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卷11,頁6
瓶中有瓶 從古到今
從玲瓏瓶身的間隙看進去,可窺見內裡其實有一支青花瓶。如此「瓶中有瓶」的玲瓏瓶,有些是可以轉動的。此器則是燒成一體,固定不能動。
此瓶之上,可以看到從遠古到清朝十八世紀的整個中國藝術脈絡。
從外瓶談起,鏤雕紋飾是受東周青銅器啟思、龍紋源自高古玉器、鏤雕紋則以青釉為飾。基本上,玲瓏瓶始燒於南宋老虎洞官窰,龍泉窯則於十三世紀初開始仿燒,這就是青釉玲瓏瓶的傳統由來。
清乾隆 洋彩瓷錦上添花玲瓏膽瓶|台北故宮
間隙之間,可見帶著明朝氣息的青花蟠桃內瓶。《活計檔》稱此內瓶為「宣花瓶」,顧明思義是指明朝宣德青花,乃乾隆帝慕古品味之象徵。紅地部份上的洋彩,則是受到西方影響的藝術風格。
市場上可堪比較的近例,是香港蘇富比於2018年拍出的「乾隆 洋彩吉慶有餘玲瓏尊」,日本山中商會舊藏,最終以HK$1.49億成交。
乾隆 洋彩吉慶有餘玲瓏尊|2018年,香港蘇富比,HK$1.49億成交
拍賣總結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蘊古存今 - 迦納爵士舊藏玲瓏夾層瓶
拍賣日期:2020/7/11
拍品數目:1
成交:1
成交總額:HK$70,40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