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千荷」遇上齊白石工筆草蟲 香港蘇富比秋拍書畫雅集

齊白石與張大千,是中國近現代畫壇的兩大宗師。他們各有千秋,並駕齊驅,人稱「南張北齊」。

今季香港蘇富比的近現代書畫板塊正由「南張北齊」領銜 - 齊白石《工筆草蟲冊》乃其拿手絕活,形神兼備,又具水草水蟲、燭酒蟑螂等罕見題材,極富生活氣息。《和平鴿》筆墨恣縱,傳達畫家對世界和平之冀望。

張大千佳構同場競艷,巔峰時期的《風荷》,墨彩濃淡互襯,渾然天成;《野步圖》融合傳統細筆與潑墨潑彩之法,抒寫旅居海外的遊子情懷。

今季蘇富比將呈獻近二百件近現代書畫精品,群星薈萃,包括吳昌碩、黃賓虹、林風眠、吳冠中等大師力作。其中林風眠罕見的《南海觀音》,更是此題材首次現身拍場,殊為難得。



Lot 2531|齊白石《工筆草蟲冊》設色紙本 八開冊

林快青署簽
尺幅:各 31 x 32.8 cm (8)
封套簽書:白石老人草蟲冊。精品。寶宋室。
簽書:齊白石草蟲畫冊。雨齋題簽。乙酉寒露前一日。
款識:
〈水草水蟲〉三百石印富翁。
〈牽牛天牛〉老萍。
〈玉簪蜻蜓〉(無款,具鈐印)
〈蕉葉秋蟬〉借山老人。
〈豆莢蛐蛐〉萍翁作。
〈雁來紅飛蛾〉齊璜。
〈燭酒蟑螂〉瀕生。
〈葫蘆罐蟈蟈〉齊大七十六歲老眼作於故都。
此冊僅八開,乃文先生購於海上,攜之飛空來京華,自言付值千金,索余增記,以誌寶重,余且喜且慚,書此數語。辛巳,九九翁。
鈐印:
〈齊〉「苹翁」、「借山翁」、「大匠之門」、「白石」、「老白」、「木人」、「老齊」、「木人」、「悔烏堂」、「白石山翁」、「九九翁」。
〈林〉「林快青印」、「雨齋」(鈐於簽條)。
藏印:「林熊光印」、「朗庵鑑藏」、「寶宋室祕笈印」、「林氏家藏」(鈐於封套簽條)。
來源:林朗庵「寶宋室」舊藏
估價:HK$3,800,000 - 7,000,000


「畫工筆草蟲先要選稿,從寫生積累的草蟲稿中找出最動人的姿態,然後把無關的部分去捨加工,創造出精煉而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把這形象的輪廓用透明薄紙鉤描下來成定稿。畫工筆草蟲,先把擬好的草蟲稿子用細骨針將外形壓印在下面紙上,然後,把稿子放在一旁參考著,用極纖細的小筆,用寫意畫法中鋒畫出。雖然是在生宣紙上,但能運筆熟練,筆筆自然。細看草蟲『粗中帶細,細裡有寫』,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數十年粗細寫生工夫是畫不到的。」
——胡佩衡、胡橐〈齊白石畫法與欣賞〉

白石老人作畫善借物寓情,偏愛日常平實之物,信手拈來皆可成畫,無論是花鳥、水族,抑或草蟲,皆生動傳神,雅俗共賞。

工蟲花卉乃齊白石獨創,他幼年讀蒙館時,因喜畫蝴蝶、蜻蜓之類,二十七歲時師事胡沁園,專習工筆花鳥草蟲。齊白石既汲取前人之法,又尤重寫生觀察,筆下兼善工細與鮮活。早年畫草蟲多配工筆花卉,三、四十年代則多繪寫意背景,營造工寫、粗細之對比,成此題材之成熟體式,本冊即為一例。

本冊共八開,構圖佈局、色彩配搭、署款鈐印各不相同,乃畫家用心經營使然,又具水草水蟲、燭酒蟑螂等甚少涉筆者,實屬難得。題材源於日常生活,然於其筆下別具情趣生機,如燭酒蟑螂一開,寫意繪出酒壺小杯、燭影搖紅,簡練傳神,蟑螂出諸工筆,背紋、腿毛毫釐可辨,具微妙光感,觸角線條又見虛實變化,如在顫動,此皆畫家高超手法,得形神兼備之妙。蟑螂乃歷代畫家極少入畫者,然出諸老人筆下,與背景和諧統一,極富生活氣息。

據畫家1941年重題,「乃文先生」購此於滬,乘飛機北上,以重金求題,令老人「且喜且慚」,正其工筆草蟲深受時人所重之例證。另據〈白石老人自述〉,1937年時年七十五歲的畫家聽取相士之言,添加兩歲以趨避厄運,遂自稱七十七,故傳世作品中署七十六歲者稀見,本冊屬少數例外。

此冊曾為林朗庵「寶宋室」舊藏。林熊光(1897-1971),字朗庵,台灣板橋林家後裔。1923年畢業於東京帝大經濟系,創辦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三十年代居日經商,抗戰勝利後返臺。林氏精鑑賞,富收藏。家多劇跡,「寶宋室」之號源自所藏宋徐熙〈蟬蝶圖〉、米友仁〈江上圖〉、李公麟〈春讌圖〉以及燕文貴〈夏山行旅圖〉。著有〈寶宋室筆記〉。



Lot 2625|齊白石《和平鴿》設色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52年
尺幅:94.1 x 31.6 cm
款識:江豐同志正畫。壬辰九十二歲白石老人。
鈐印:「白石」、「借山老人」、「大匠之門」。
著錄:

  1. 〈白石遺珍〉(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二○○九年十一月),頁168
  2. 〈西泠印社〉總第二十五輯(榮寶齋出版社,二○一○年三月),封底
  3. 〈奪得天工─齊白石作品選〉(人民美術出版社,二○一○年七月),頁130-131
  4. 〈天成の作─齊白石老人の繪畫藝術〉(東京,中国出版トーハン株式会社,二○一一年六月),頁146-147
  5. 〈榮寶齋〉月刊總第二四四期(榮寶齋有限公司,二○二五年三月),頁248

估價:HK$2,600,000 - 5,000,000


「老人畫鴿是解放後為了保衛世界和平而進行的創作,以前沒有畫過……老人最初創作的和平鴿,是一九五○年給〈人民畫報〉畫的一張。是憑過去寫生的印象創作的。老人創作幾張鴿子以後,感到還缺乏對鴿子的仔細觀察,所以,特意到他的學生家去看養鴿,後來,自己也養了幾隻。經過仔細觀察後又有新的體會。老人九十歲的高齡,仍然要對鴿寫生並在小稿上注明,『白』、『白』、『黑』、『黑』、『黑』,『鴿子大翅不要太尖且直』、『尾宜稍長』等……」
——摘自胡佩衡、胡橐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


齊白石

二戰結束後,和平成為全球共同的嚮往與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齊白石以九十高齡開始創作和平鴿題材,這也是他晚年最具盛名、最具時代意義的作品之一。1952年,他應邀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繪製巨幅《百花與和平鴿》,因此當年他格外專注於觀察、寫生鴿類,留下大量稿件,存世所見畫作亦以此際最精。

本幅即作於和平會議同年,以豎長構圖,白、棕、黑三鴿近乎直線自上而下排列:白鴿凌空扭轉,棕、黑兩隻駐足對望,神采靈動,動靜相生,雖無背景襯托,空間層次宛然可見。鴿子通體純色,喙、爪等處點綴洋紅,格外醒目傳神。沒骨大寫意造型,僅勾勒眼、喙,用筆縱放而精準,筆墨間猶存淡墨打稿痕跡,可見畫家細意推敲,大膽落筆之魄力,非經累日寫生之功無以至此。

齊白石筆下的和平鴿,多與柿子、荷花或雁來紅相配,以取吉祥寓意。本幅卻僅畫三鴿,神態安詳,自得閒適。畫家曾題曰:「願世界人都如此鳥」,棕、白、黑三色鴿或恰隱喻黃、白、黑種人在大同世界中和諧共處,傳達和平之深意。


《和平鴿》透光圖

所採箋紙隱約可見花紋,透光視之,竟現半尊佛像結跏趺坐於蓮臺上,其紋飾、比例與乾隆內庫「吳三泰敬造刻畫宣」吻合,此類宣紙乃將刻畫圖案的宣紙,夾托於兩層紙間製成,流傳甚罕,或為上款人江豐提供。普度濟世之佛祖,與象徵和平之鴿同現一紙,可堪玩味。

江豐(1910-1982),上海人,新興木刻版畫運動先驅,三十年代初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復於延安從事美術工作。1949年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協主席等要職,於美術界舉足輕重。五十年代初,江豐主掌中央美院,對齊白石頗多照拂,畫家亦曾為學生請托安排工作事。



Lot 2647|張大千《風荷》設色紙本 鏡框

創作時間:1973年
尺幅:66.3 x 209.8 cm
款識:
田田翠蓋凈無塵,淥水玻璃一槳新;欲唱采蓮迷遠近,不知何處是花身。
六十二年三月既望,環篳菴寫寄蓮苑主人即請兩正。蜀郡張大千爰,年七十有五。
鈐印:「 張爰之印」、「大千居士」、「癸丑」、「大風堂」、「大千世界」、「得心應手」。
來源:

  1. 原藏者直接得自畫家,一九八八年轉歸德國私人舊藏
  2. 香港蘇富比,二〇一五年十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1250

估價:HK$8,000,000 - 15,000,000


張大千為書畫全才,對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無一不精。他上承文人寫意水墨畫和寫實工筆畫,下啟潑墨潑彩的獨特技法,可謂中國繪畫集大成者,徐悲鴻便曾讚賞道:「五百年來一大千。」

從二十幾歲起,張大千開始畫荷。初時,他借鑒明代徐渭的大寫意畫風,到中年時轉以半工半寫描繪,再往後潑墨潑彩畫法問世,同樣運用在畫荷上。

大千作畫總不斷嘗試新的形式或技法,這令他對荷的塑造推陳出新,富於變化。六十多年的苦心孤詣,他畫荷無數,對荷花之美的探究和表現無人能及,被譽為「古今畫荷的登峰造極」。


《風荷》局部


《風荷》局部

1973年三月下旬,大千先生應邀於洛杉磯恩克倫畫廊舉行個展,所出精品琳琅耀目,多屬近作,可見此時創作力旺盛,揮筆即成佳篇。本幅即寫於展覽舉行前,於環蓽庵應友人之囑,乘興而製。

本幅寬逾兩米,以窄長篇幅如手卷般橫向展示,表現風過池塘,荷花枝葉隨之晃動起舞,高低不一,意態舒揚,清香散溢滿盈。畫中袛見巨葉如傘高張,似昂首伸肢,幾佔畫面全部,白荷數朶展顏綻放,掩映隱現於葉塊前後擁簇遮護下,令全畫豐富飽滿。他用筆遒勁,淋漓恣放,長梗或直或斜延伸,見疾速有力,氣勢凌厲。畫中墨彩濃淡互襯,罩以淺淡花青,處理手法率意隨心,無矯飾作態,渾然天成。

本作屬於大千晚期荷花作品,彼時正值張大千定居加州十年,亦是他在海外最有影響力、潑墨潑彩意境最為成熟的時期。畫中的「得心應手」印,是他在加州作畫時尤其喜愛的印章,也是本人對作品的認可。



Lot 2583|張大千《野步圖》設色紙本 立軸

曾克耑署簽
創作時間:1966年
尺幅:124.2 x 69.8 cm
簽書:野步圖。大千居士屬,曾克耑題。
款識:故國三千里,春風廿四番。塵埃望不極,何處是中原。丙午三月試高麗鏡面箋,爰翁。
鈐印:「大千唯印大年」、「大風堂」。
展覽:

  • 香港大會堂,〈張大千近作展覽〉,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十日至六七年一月四日

著錄:

  • 〈大千居士近作展覽〉目錄(香港,一九六六年),圖版33

估價:HK$2,500,000 - 5,000,000


1966年初,張大千與家人留在巴西,經多年精心營建,八德園已成為亭台錯落、花木扶疏的名園。畫家常漫步園中,賞湖光山色。本幅寫所謂「野步」者,乃文人向所吟詠之題材,天朗氣清,徜徉郊野,以之入畫,尤令人心曠神怡。

畫取湖畔近景,碧水分隔兩岸,下方古木虬枝盤曲,冠蓋花簇如火,彼岸則見綠草萋萋,一高士垂手孑立,盡享盎然春色。如此主景踞上,以前方老幹引導視線之構圖,實提煉自傳統山水圖式,更成為其後畫家潑墨潑彩之常用佈局手法。


《野步圖》局部


張大千

六十年代中期,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技法已然成熟,多數作品趨向抽象或半抽象表現。然而本幅則兼融傳統筆墨與潑墨潑彩:水波、坡岸、樹叢以潑彩暈染,墨色運用靈活而沉著,顯現畫家駕馭自如的功力。岸邊綠意與樹叢火紅相互映襯,間點石青、石綠,更添神采。這幅春光明媚之景,不僅描繪自然生機,亦寄寓畫家心境。

自中原易幟以來,大千漂泊海外,五十年代遠赴南美,雖漸習慣異國生活,但年歲漸長,鄉關之思更為迫切。畫中題詩首句引自李商隱〈宮詞〉:「塵埃望不極,何處是中原」,正道出遊子心聲;畫面中獨立北望的高士,亦似畫家自我投射。

大千一向對畫材選用極為講究,本幅所用為高麗鏡面箋,即典籍所載的高麗貢箋。張大千早年便喜用高麗舊楮,不惜工本於京師書坊搜羅;旅居海外亦時見取用,因其質地緻密厚實,光潔瑩潤,不易滲透,既宜精筆細描,亦能襯托墨彩光華。



Lot 2675|吳昌碩《桃實千年》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15年
尺幅:176.8 x 96.8 cm
款識︰芝蘭滿庭茂慈竹,群(玉)山桃正爛熟。乾坤碩果縣丹霄,五色雲霞拜朝旭。綵舞萊衣鳴鸑鷟,雙鶴銜籌添海屋。開花結實三千年,獻北堂兮多福祿。味甘於酒能延齡,世間松柏皆凡木,唯有月中桂樹可比倫,金英飄香葉同綠。群下奪玉字。
石銘仁兄兩正之。乙卯春暮,安吉吳昌碩時年七十又二。
任蕭山、趙無悶所不敢畫,缶道人膽敢而為之,翦燈又記於禪甓軒。
鈐印:「俊卿之印」、「倉碩」、「昌碩」。
著錄︰

  • 〈名家翰墨〉第三十八期,吳昌碩山水人物畫特集 (香港,翰墨軒,一九九三年三月),頁133

來源︰

  • 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拍賣,一九九四年五月,編號966

估價:HK$2,200,000 - 5,000,000


吳昌碩是近代書畫巨匠,精通詩書畫印「四絕」,憑藉多年篆刻功底,將金石篆刻碑學融入了中國寫意畫中,以重、拙的筆墨風格,獨具特色。

此作的上款人「石銘」即張鈞衡(1871-1928),浙江吳興人,「南潯四象」張頌賢嫡孫。甲午年間舉人,承祖業鉅產,涉鹽業、錢莊、房地產等業。性嗜收藏,其「適園」藏宋元古本名重一時,復廣刻善本,蓄書畫古器亦可觀。庋藏後歸子孫,一門三代皆以收藏顯世,長子張芹伯專志藏書,七子張叔馴蓄古錢,孫張珩更是書畫鑒定大家。


《桃實千年》局部

吳昌碩與張石銘交情深厚,相傳吳氏早年曾在張家任畫師,張宅「懿德堂」中還懸有他所題的匾額「世德作求」。張氏對藝林慷慨資助,是西泠印社的重要贊助人。1915年,吳昌碩被推舉為上海題襟館書畫會會長,而該會的「隱閒樓」正是由張氏出資興建。本幅正是同年他寫贈張氏之作。

畫中碩桃纍纍,宛若串珠,果實豐腴飽滿,繁葉以濃墨淋漓揮寫,更襯托出殷紅桃色的鮮艷,寓意綿延長壽、福澤不絕。畫成後,吳昌碩又以行書長題補之,筆墨揮灑,與畫相映成趣。他更題言此為任熊、趙之謙「不敢畫」者,自許之情,溢於言表。



Lot 2618|黃賓虹《萬壑清幽》設色紙本 鏡框

翁桂清題識
創作時間:1948年
尺幅:138.5 x 57.4 cm
款識:文徵仲畫早年行筆細謹,師唐人之刻劃,晚歲墨氣淋漓,差近吳仲圭。茲得佳紙,因擬其意,寫奉紉秋先生哂正。戊子,賓虹年八十又五。
題識:國泉吾兄愛好賓虹先生畫,特贈此幀,以供清賞,時丙申八月於北婆首都,翁桂清。
鈐印:
〈黃〉「黃賓虹印」、「心跡雙清」。
〈翁〉「翁桂清」。
著錄:

  1. 〈天雨樓庋藏書畫清冊〉,羅國泉手稿本,頁6
  2. 〈天雨樓詩草〉(馬來西亞,中南印務公司,二〇〇一年十月),頁7-2

估價:HK$2,800,000 - 5,000,000


黃賓虹,是中國近現代藝術的開山祖師。他早期的筆墨精秀,體現新安畫派疏淡清逸的畫風,後來作品落筆大膽率性,以積墨法層層積染,黑密厚重,由「白賓虹」變成「黑賓虹」。

本幅寫於1948年,當時黃賓虹受聘於杭州國立藝專,自北南下,中途在上海停留月餘,會友唱和,往來雅集,至九月中旬始抵杭州,彼時心情舒暢可想而知。畫中佈局近董巨,重巒盤錯向上,草木華滋,空寂無人,更顯溪山幽謐。

黃賓虹專研畫理,本幅題跋所論用墨,即是此時他著力關注之處,並在與友人書信中多有討論。草木、巖壑向背之處,皆以濃墨濕筆皴點而成,既承文徵明晚年筆法,又參悟元人之意。墨赭之外,僅幾處以花青渲染,色墨交融,層次變化微妙而蘊清逸之氣。

畫面左下角可見「藝觀學會監製仿宋闊簾宣紙」字樣。1925年,黃賓虹籌組中國金石書畫藝觀學會,翌年創辦《藝觀》畫刊,1929年又改組為中國藝術學會。此紙即當時所製之半生熟宣,據其弟子顧飛回憶,黃氏與師母宋若嬰皆曾親自參與製作。


黃賓虹


《萬壑清幽》局部

上款人翁桂清(1887-1968)早歲從戎,仕途暢達,官至汕頭市長,50年經香港遠渡南洋,定居北婆羅洲,即今馬來西亞沙巴州,於華僑中學教授文史,傳播中國文化。

翁氏舊學根底深,擅書法,又廣收古今書畫,對黃賓虹墨跡尤為鍾愛。他與黃賓虹自三十年代初論交,至1950年三月音訊方輟,期間時相問訊,獲寫贈頗豐,且無一不精。

從現存資料可見,翁氏所藏黃賓虹作品多集中於四十年代,且偏好橫幅,如《碧山草堂圖》、《萬松巒翠圖》等,皆為名跡。他以「百虹齋」名其書室,黃賓虹曾許諾為之繪製百幀,以副其名,並親為其藏畫題跋。所藏黃賓虹畫後部分歸虛白齋。

1956年,翁桂清轉贈本幅予馬來西亞拿督羅國泉,羅氏鍾愛之,懸掛客廳有年,並收錄於其天雨樓收藏集中。



Lot 2550|林風眠《南海觀音》設色紙本 鏡框

尺幅:69 x 69.9 cm
款識:林風眠。
鈐印:「林風瞑印」。
展覽︰

  1. 東京,西武百貨店,〈現代中國繪畫之巨匠 ─ 林風眠作品展〉,一九九〇年
  2. 臺北,國父紀念館,〈林風眠百歲誕辰紀念 ─ 林風眠的世界〉,二〇〇〇年七月

著錄︰

  1. 〈現代中國繪畫之巨匠 ─ 林風眠作品展〉(東京,西武百貨店,一九九〇年),頁18
  2. 〈林風眠的世界〉(臺北,民生報,二〇〇〇年七月),頁70

來源︰

  • 馮葉收藏

估價:HK$2,600,000 - 6,000,000


林風眠是第一批中國留法藝術家,深受西方藝術思潮影響,嘗試以東方墨彩來表現西方現代主義形式。

1928年,杭州國立藝術院成立,亦即今日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林風眠擔任校長,兼教西畫,日後大名鼎鼎的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李可染,都是其門生,藝壇地位無可置疑。

美人圖堪稱林風眠標誌性作品,本幅南海觀音更是稀見。

畫作構圖方正,是典型的林風眠格體。畫中觀音一襲藍衣,端坐蓮臺,手捧蓮花,渡海而來。她鳳眼微闔,朱唇輕啟,透明輕紗由髮髻自然垂落,簪花與耳墜別添靈動,造型優雅,端莊中兼流露少女氣質。衣袂、輕紗、淨瓶等線條之處理,流暢而優美。


林風眠


《南海觀音》局部

背景繪以碧海晴空,鮮明點出觀音渡海的主題,這在畫家一貫的仕女題材中尤為少見。海天平分,對比鮮明。人物與背景細節色彩相互呼應,並藉由明度與純度的變化,營造出層次豐富的光影效果,絢爛明媚而不失雅緻,洋溢夏日清新,又予人心靈之寧靜。

林風眠寫南海觀音,傳世資料所示,僅寥寥數幅,皆晚期所出,迥異於傳統觀音題材之莊嚴,本幅頗具現代審美,情調浪漫。與畫家偶出手之基督、修女題材相類,寫觀音當無涉宗教內涵,唯關乎對眾生之觀照與悲憫情懷。

本幅無署年,按〈林風眠作品展〉圖錄所示,畫家自訂為1990年作。當年,時屆九十的林風眠親選作品,赴東京舉辦個展,此乃畫家生前最後一次海外展覽,展出歷年作品八十幅,其中十幅為90年新創,本幅即屬其一。



Lot 2576|范曾《度呂圖》設色紙本 橫披

畫家署簽
創作時間:1979年
尺幅:139.2 x 250 cm
簽書:范曾度呂圖。
款識:度呂圖。己未孟冬,江東范曾。
鈐印:「范曾」、「情貌略似」、「罾何為兮木上」。
藏印:「安思遠藏」。
展覽:

  • 香港,美麗華酒店,〈張仃、范曾畫展〉,一九八〇年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

來源:

  1. 美國著名古玩商安思遠(R.H. Ellsworth) 舊藏,得自上述畫展
  2. 紐約蘇富比,一九九三年六月,「安思遠藏中國近代書畫」專場,編號68

估價:HK$1,800,000 - 2,400,000


據資料記載,本幅於1980年「張仃、范曾畫展」中尺幅最鉅,且屬非賣品。展覽籌備期間,著名港商、「新鴻基」創辦人之一馮景禧便對此畫心儀不已,欲出高價購藏,卻未能如願;反而由安思遠苦心遊說,最終以十萬港元的高價購得,刷新畫家作品成交紀錄,消息傳出,一時轟動,被譽為「奇跡」。

此事不僅見諸當時報刊,畫家亦曾自述。另據《安思遠藏中國近代書畫》專場圖錄記載,他在該次展覽共購得八幅作品,其中多為巨幅,足見其對范曾藝術的偏愛與重視。


《度呂圖》局部

安思遠有「亞洲藝術教父」之譽。他一生熱愛中國藝術,收藏甚豐,或賣或贈,部分入藏於美國多間博物館,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等。

畫題「度呂」,即指呂洞賓受鍾離權點化的故事。傳說二人初遇於長安酒肆,鍾離權以「十試」考驗呂洞賓,最終收其為徒,並帶往終南山傳授秘法。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中國書畫
拍賣日期:2025/10/11|10am
地點:香港蘇富比旗艦藝廊|中環干諾道中8號置地遮打

北京預展:2025/9/20 - 21|星地藝術中心
香港預展:2025/10/5 - 10|蘇富比旗艦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