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熱蘇富比古董拍賣 21件黃花梨明式家具斬獲HK$2億

本年7月香港春季拍賣,蘇富比「凝盈一色」專場的黃花梨引來收藏家瘋搶,10件明清家具悉數遠超預期成交,大部份更以估價數倍以至10數倍落槌,合共斬獲HK$1.67億,成為一時熱話。

來到本周10月秋拍,蘇富比乘勝追擊,於「凝盈一色」(二)專場帶來23件黃花梨明式家具。雖然競投氣氛未如上季般瘋狂,但仍然成功交出亮麗成績。

扣除2件流拍家具,21件黃花梨合共斬獲HK$2.02億(NT$7.4億),佔全場成交總額近60%之多。當中以一對萬曆櫃最受歡迎,以HK$4,800萬落槌 - 整整是低估價的12倍之多,連佣HK$5,721萬(NT$2億)易手。

以下為大家報道此專場的所有重點成交。



Lot 75|十七世紀 黃花梨萬曆櫃成對|本場冠軍

尺寸:141 x 51.8 x 193 cm
估價:HK$4,000,000 - 6,000,000
落槌價:HK$48,000,000
成交價:HK$57,218,000

全場競投反應最好的拍品,最後亦順利登上成交冠軍之位。

拍賣官於大概HK$300萬起拍,競價階梯為每口HK$50萬。惟至HK$600萬時,下一口叫價突然跳升至HK$1,000萬;到HK$1,200萬時,下一口又暴升至HK$2,000萬,再下一口亦達至HK$2,500萬。此時大家都意會到,這對萬曆櫃不可能輕易落槌了。

此場爭奪戰主要有三位電話競投參與,分別委託仇國仕(Nicolas Chow,亞洲區主席)、李佳(Carrie Li,中國藝術品部資深專家)、Pinky Tam(市場部經理)出價。

終於在超過30口叫價後,拍賣官以HK$4,800萬落槌 - 整整是低估價(HK$400萬)的12倍之多。連佣成交價為HK$5,721萬,勝方為李佳客戶。

十七世紀,工匠善用佳木良材,依色澤紋理巧施造化,此對魁碩大櫃便是一例。

櫃表紋飾素淨,僅亮格作牙條造型,又鑲銅活,平添趣致。萬曆櫃為明式家具中之特別種類,因流行於萬曆年間而得名。萬曆櫃結合櫥及櫃之結構,既實用也風雅,深得文人士大夫青睞,常見於文士書齋,或並排左右,或各倚一牆,講求視覺對稱,以合中式屋室陳設之道。

櫃頂層格可置書卷,可陳古玩,抽屜則收納筆墨紙硯,下方門櫃牢固,存放待客所用之茶具等易損雜物尤宜。萬曆櫃頂設多層格者,稀見無多,而考當時木刻版畫亦鮮見其例,故知珍罕。

書齋內陳列書籍,彰顯主人學識修為,頗受文士看重。明人高濂(1573-1620年)撰《遵生八箋》,萬曆十九年(1591年)初刊,稱書格上應有儒家典籍、釋道名著、詩文名篇、醫散經典、法帖畫卷等。



Lot 53|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六柱透雕螭龍瑞獸紋圍子架子床|本場亞軍

尺寸:226 x 156.2 x 226 cm
來源:

  • 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藏品,美國加州
  • 紐約佳士得1996年9月19日,編號62

估價:HK$20,000,000 - 30,000,000
落槌價:HK$19,000,000
成交價:HK$23,165,000

架子床魁偉碩麗,作螭龍蜿蜒迴繞,透雕精美,紋飾祥瑞,可想見十七世紀顯貴起居之態。床榻設於內室,於家宅生活不可或缺,六柱圍子架子床則為床中之最。

架子床與女子閨閣尤密不可分。十七世紀,儒風盛行,府邸廳堂多作會見男賓、操持要務之用,婦女一概簡出,只深居內宅。一家之中,女眷常於臥房度 日,房中家具陳設,尤其床榻,即是身份象徵,彰顯屋主家中地位。

日間,架子床可供消閒:床前置條桌、腳凳,以便閱讀、飲食,圍床設椅凳,又宜閨中小聚。夜裡,床架垂帳,既可擋風、防蚊,亦可保全私隱。床帳選配頗為考究,顏色、花樣須映襯圍子透雕紋飾。



Lot 47|明十七世紀初 黃花梨如意角牙馬蹄足四平條桌成對

尺寸:120.5 x 62.7 x 87.2cm
來源:黎氏古玩,香港,1990年4月10日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價:HK$16,000,000
成交價:HK$19,535,000

明代木匠善於結構處賦巧思,所造桌案雖用料簡省, 然承重無虞。此類桌案清雅素淨,乃作四面平式,腿足與桌面對齊,又接角牙以加固。該設計始於宋、興於明。

四面平式窄長條桌用途甚廣,乃明代千家萬戶之選。 考木刻版畫可知,此類條桌用法多樣,可應不同場合需求。常置臥房之內,作書案或餐几,或倚客廳側 牆,陳花木或珍玩,亦可設宴,供賓主遞酒布菜。



Lot 5|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如意雲牙頭夾頭榫帶托子翹頭案

尺寸:267 x 50 x 89 cm
來源:嘉木堂,香港,1987年
估價:HK$3,500,000 - 4,500,000
落槌價:HK$14,000,000
成交價:HK$17,115,000

翹頭案長而不寬,兩端翹起,明清時素為名門望戶所愛。此案檔板雕飾巧緻,面板木紋雋美,尤為出眾。翹頭案常設客廳,倚南牆,可陳置奇石、時花、古玩等,於主人會客時平添清雅。桌案檔板作如意雲頭者,於當時圖書、繪畫屢見不鮮。



Lot 99|明十六至十七世紀 黃花梨雕龍鳳花鳥紋束腰矮桌展腿式半桌

尺寸:104.5 x 64.4 x 86.7 cm
來源:

  • Gangolf Geis 收藏
  • 紐約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編號23

估價:HK$1,200,000 - 1,800,000
落槌價:HK$11,000,000
成交價:HK$13,485,000

牙條輪廓圓轉,刀法秀逸,正面雕雙鳳朝陽,獨具一格。此桌為半桌,雕飾精繁,殊為罕見,上部形如炕桌,王世襄名之曰「矮桌展腿式」。十七世紀家具多尚素淨,然此類半桌不吝華飾,融不同家具風格於一身,別有韻致。



Lot 33|清十八世紀 黃花梨雙環卡子花拉開式躺椅

尺寸:103.5 x 70 x 100 cm
來源:黎氏古玩,香港,1990年4月10日
估價:HK$800,000 - 1,200,000
落槌價:HK$7,500,000
成交價:HK$9,250,000

此躺椅形制如同玫瑰椅,靠背及扶手梳背式加雙環卡 子花,而扶手加長。軟屜坐面,前面的活動擋板,可伸縮,平放時可作窄床。躺椅造型簡樸,散發文人氣息,仍見明式家具之遺風。

宋代文人生活優雅含蓄,畫中多見正襟危坐,未見醉翁椅或躺椅身影。反觀明朝文人雅仕,生活輕鬆自如,多彩多姿,這與當時政治、文化理念有莫大關係。 



Lot 72|明十六至十七世紀 黃花梨裹腿做矮老涼榻

尺寸:212 x 108.5 x 50 cm
來源:

  • Gangolf Geis 收藏
  • 紐約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編號20

估價:HK$1,800,000 - 2,200,000
落槌價:HK$7,000,000
成交價:HK$8,645,000

榻,乃中式家具古老款樣之一,自兩漢已風靡,供貴 冑睡臥,及至明代,除常置臥室,亦可入書房。涼榻雖多為一人用,然現例尺寸寬綽,可臥二人,起居皆宜。

此榻部件圓實,裹腿棖四面交圈,乃仿竹製家具。長久以來,竹製家具受人喜愛,因竹之挺拔氣節素為文人所仰,且竹柔韌圓活,宜造輕便之物。明代工匠取名貴木材傾力打磨,活現竹之靈秀。



Lot 120|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嵌鐵梨木夾頭榫平頭案

尺寸:266 x 67.5 x 81.5 cm
來源:香港佳士得1994年10月31日,編號418
估價:HK$3,000,000 - 4,000,000
落槌價:HK$7,000,000
成交價:HK$8,645,000

平頭案素來無飾,此案上雕紋者殊為罕有。腿足縮進,不連桌角,乃明代經典式樣,因形似漢字 「一」之孑然一筆,素稱「一字首式」。

此式脫胎於傳統木造建築,自宋以來頻頻見諸刊本、繪畫,線條簡潔大方,為中式家具不朽經典。案前墨客可揮筆自如,且不設抽屜,長邊無棖,以免坐椅之人使用不便。



 

Lot 1|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高束腰三彎腿長方香几

尺寸:38.6 x 27.7 x 79 cm
來源:黎氏古玩,香港,1990年4月10日
估價:HK$300,000 - 500,000
落槌價:HK$6,500,000
成交價:HK$8,040,000

香几長方形,高束腰,壼門牙條浮雕卷草紋。四足,三彎腿外翻豹腳式足,下承底座。形態清雅俊美,線 條流暢曼妙,賞心悅目。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論及香几:「富貴之家,或置廳堂,上陳爐鼎,焚蘭煴麝;或置中庭,夜色將闌,仕女就之祈神乞巧。道宮佛殿,也設香几, 焚香之外,兼放法器。」寥寥數語,道出了香几之用途及美態。



Lot 38|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十四屜藥箱

尺寸:84.8 x 46 x 112.5 cm
來源:紐約佳士得1994年12月3日,編號258
估價:HK$1,500,000 - 2,000,000
落槌價:HK$4,200,000
成交價:HK$5,257,000

雙開門內設十四屜,大小不一。方角多屜櫃通稱藥箱,用於存放藥材,亦可收納文書、筆墨,乃至首飾、珍玩等。明末清初文士李漁(1611-1680年)著《閒情偶寄》,康熙十年(1671年)初刊,論及抽屜之功用,名此類多屜櫃曰「百眼櫥」。



Lot 45|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有櫃膛圓角櫃成對

尺寸:96 x 51 x 179 cm 
估價: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價:HK$5,200,000
成交價:HK$6,467,000

圓角櫃乃中式家具典雅之範。上窄下寬,櫃帽噴出,作臼窩以納門軸,乃從木造建築演化而來。由下至上收窄,尤顯挺拔、輕靈,櫃門及兩側如室內之牆,可靈活拆卸,櫃內空間一覽無遺。此式雛型為帶門大箱,宋人置於案上。



Lot 60|十七世紀 黃花梨交杌

尺寸:57.3 x 37.3 x 53.5 cm
來源:

  • Gangolf Geis 收藏
  • 紐約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編號27

估價:HK$300,000 - 500,000
落槌價:HK$2,200,000
成交價:HK$2,772,000

交杌,又名馬札,造型輕巧、可摺疊,便於攜帶,尤為出遊之用。明仇英繪,萬曆時期刻本《列女傳》記 錄了一名隨從扛著交杌,跟隨主人馬後,應協助主人 上下馬或中途休息之用。

交杌源自西域,始見於東漢,又稱胡床,遊牧民族綁在馬背上以便歇息之用。《後漢書.五行志一》記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 胡舞,京都貴族皆競為之。」京城貴族的競相效仿, 在中原被廣泛使用,成為中土最早坐具之一。


此專場共123件拍品登場,其中40件未能售出,成交率僅67%,不算理想。惟由於黃花梨表現超群,故全場總落槌價仍然達到HK$2.77億,超越約HK$1.7億 - 2.4億估價範圍。

以下為大家簡介黃花梨以外的重點成交


Lot 16|西漢 玉雕朱雀紋高足盃|本場季軍

高度:11.3 cm
來源:1993年6月20日購於香港
估價:HK$6,000,000 - 8,000,000
落槌價:HK$18,000,000
成交價:HK$21,955,000

西漢時期,高足玉盃珍貴非凡,乃為皇室、諸侯、朝廷權貴所製。類似例子曾於重要遺址、墓葬出土,且發掘地點皆位於墓室主位。

據學者考據,此類高足玉盃並非真的作平常飲酌之用,而是應與祭祀相關,裝盛添加了細磨玉粉、甘露之「靈藥」,祈求飲者長生不老。

此盃鳳鳥紋以穀紋下地相襯,繁複縝密,渦紋方向各異,兩兩成雙,或水平、或垂直,變化之間生意盎然。其他相類之器,多僅綴穀紋,或高足作圓弧形。



Lot 19|明永樂 翠青釉蓋罐

尺寸:12 cm
來源(The Value整理):

  • 重要亞洲私人收藏
  • 香港蘇富比2009年10月8日,編號1624(HK$9,844,000成交)

估價:HK$10,000,000 - 15,000,000
落槌價:HK$14,500,000
成交價:HK$17,720,000

此罐於大概HK$600萬價位起拍,連獲17口叫價,連佣HK$1,772萬成交,由「L0077」號競投牌勝出。此位收藏家亦投下同場另一件明朝瓷器 - 洪武雙色暗花雲龍紋盌(見下)。

一般來說,青釉瓷器以顏色深淺分成三類:青色較淺者稱為粉青、較深者稱為冬青、更深者曰豆青。

明代永樂一朝的青釉特色是玻璃質強,同樣按呈色分成三種,但分類與名稱與上述不同,分別為影青、冬青、翠青。

永樂影青釉,顧名思義是仿宋、元時期的影青釉品種。釉質肥潤,有較大氣泡佈於釉中。由於釉面玻璃質強,在已刻劃紋飾輪廓線內形成積釉現象,把紋飾襯托得格外清晰秀美。永樂影青瓷傳世種類不多,一般只見撇口碗。

冬青則色澤較重,釉色青中閃綠,蒼翠欲滴,具有宋、元龍泉釉的效果,故也稱為「仿龍泉釉」。釉質肥厚,多有小氣泡及垂流現象,偶爾也有無氣泡的。

至於翠青釉,色澤光潤,色青嫩如翠竹,常見蓋罐和高足碗。器面多光素,因釉汁隨器身各部位的凹凸起伏面面垂流積釉,從而使蓋罐肩部色澤淺淡而下部濃重。

當然,書本文字上說明並不困難,惟親身鑑賞時卻不是這麼容易分辨。同是青釉,冬青和翠青呈色有時頗為接近,判斷時就只能靠經驗和主觀意見。

以我們談的這件永樂朝青釉蓋罐為例,於2009年首次在香港蘇富比拍賣,HK$984萬成交,當時行方判斷為「WinterGreen」、即冬青。

今次再度於蘇富比易手,行方則判斷為翠青。


Lot 31|南宋 建窯禾目天目茶盞

尺寸:12 cm
來源(The Value整理):

  • Peter Hariolf Plesch(1918-2013年)收藏,至1959年
  • 倫敦蘇富比1959年3月17日,編號7
  • Bluett & Sons Ltd,倫敦,1959年
  • 羅傑琵金頓(1928-1969年)收藏,1959年始,自此家族傳承
  • 香港蘇富比2016年4月6日,編號12(HK$5,840,000成交)

估價:HK$12,000,000 - 16,000,000
落槌價:HK$8,000,000
成交價:HK$9,855,000

瓷器市場近年掀起高古宋風,令愈來愈多收藏家認識到建窯(位於今日福建)黑釉盞器。此建窯茶盞的HK$800萬落槌價雖然遠低於估價範圈(HK$1,200萬 - 1,600萬),但仍然比2016年拍賣成交價升值了約37%,以投資角度來看其實已算不俗。

日本收藏家自古就愛「建盞」,惟他們卻稱之為「天目碗」,為何會有此獨特稱呼?

時間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品茗之風遍及大江南北,宋人不但愛辦茶宴,以茶待客,更會鬥茶茗戰,一比茶藝。福建瓷窯的黑釉茶碗乘時興起,大行其道,不但為文人墨客所推崇,連皇帝也下旨命令燒造御用茶碗。「建盞」二字,從此成名。

中日文化交流與商貿來往,自古未斷。前往宋朝求法的日本僧人,回國時也帶回學到的茶藝禮儀,以及所獲茶器。

黑釉建盞與浙江臨安天目山甚有淵源,後者以高聳日本古松聞名,天目茶現仍馳名。學者推斷,當年日本僧人離開宋土,把建盞與天目茶一起帶回本國,於是把「天目茶」之名也套用到「建盞」之上,於是建盞就成為了天目碗。

建盞釉色之美在於上面的結晶斑駁,而大家正是按這些結晶斑駁形狀之異去分類:最為人熟悉的包括兔毫(像兔毛般細長)、油滴(圓顆狀)、曜變(七彩變幻)。

是次成交的建盞在日語稱為「禾目」,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兔毫」。



Lot 46|明洪武 御製外醬釉內藍釉暗花雲龍紋盌

尺寸:20.5 cm
估價:HK$8,000,000 - 12,000,000
落槌價:HK$7,000,000
成交價:HK$8,645,000

洪武朝御製雲龍紋盌,碗形撇口深腹,胎體厚重,外罩醬釉,內施藍釉,模印五爪祥龍騰游瑞雲,乃屬為數甚稀的一種暗花雙色釉瓷。雲龍紋盌內外施異色釉藥,於當時應屬繁縟技法,前例罕有,後代亦鮮。

綜觀全球博物館,紋飾、釉色與此盌相近者的完整例子寥寥,包括以下五例:

  • 外醬釉內藍釉高杯|大英博物館
  • 外醬釉內藍釉盤|大英博物館
  • 外醬釉內藍釉暗雲龍紋大碗|南京博物院
  • 外醬釉內藍釉高足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美國密蘇里州)
  • 外藍釉內紅釉雲龍紋盌|曾由日本出光美術館收藏,後於1976年在倫敦拍賣售出

拍賣總結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凝盈一色(二)
拍賣日期:2020/10/9
拍品數目:123
成交:83
未成交:40
成交率:67%
成交總額:HK$341,65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