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價113倍落槌成收藏圈熱話 隋唐高足盃HK$650萬紐約爆冷成交

近日收藏圈最熱烘烘的話題,圍繞著一隻8.3cm高的白釉高足盃。此盃斷代隋或唐朝,日前在紐約蘇富比拍賣,低估價僅US$6,000,最終成績卻令人咋舌,以US$84萬(HK$650萬;NT$2,330萬)成交,落槌價足足是估價113倍之多。

Lot 156|隋 / 唐 白釉高足盃

高度:8.3cm
來源:

  • 私人收藏,得於1979年之前
  • 紐約佳士得2009年3月19日,編號685(US$20,000成交)

估價:US$6,000 - 8,000
落槌價:US$680,000
成交價:US$842,800

此高足盃通體施白釉,釉色勻淨,光素無紋飾,釉面整體有開片。品相並非全美,口沿有一約1.7cm的沖線。在隋唐白釉器中,高足盃頗為罕見。即使放眼其他瓷器品種,高足盃亦屬高級的器形。

此盃在拍賣場上的表現猶如坐過山車。首先是2009年,此盃首次上拍,當時估價US$2萬 - 3萬,最後以US$2萬成交,成績不過不失,屬意料之中。

時間來到2021年,此高足盃再度拍賣,低估價僅為US$6,000,甚至不及12年前的成交價。此高足盃看似會落得一個「蝕讓轉手」的結局,最後卻峰迴路轉。在藏家爭奪之下,叫價一路飆升至US$68萬落槌,連佣US$84萬成交。

與12年前的拍賣結果相比,不但沒有「蝕讓」,更升值42倍。

這事掀起收藏圈熱話,不單是因為此高足盃堪稱本季紐約亞洲藝術週最強黑馬,還因為此類隋唐白釉器物,其實在拍賣上不算罕見。


高足盃釉面整體有開片


Lot 98|唐 白釉罐,高21cm,US$44,100成交

同場就有一件唐代白釉罐,21cm高,「中國古董教父」Eskenazi經手,估價US$8,000 - 1.2萬,最終以US$4.4萬(HK$34萬;NT$120萬)成交。雖然成績亦遠超估價,但與此高足盃相比,著實不算誇張。

以上白釉罐屬中型器物,那麼尺寸小巧的杯子,拍賣往績又是如何?

2019年春季,香港嘉德拍賣一對隋代深腹杯,HK$171萬易手,平均一隻大約是HK$85.5萬。

至於近年拍賣場最貴的隋唐白釉器,當數2019年秋季於香港嘉德拍賣的一件蓮台坐獅像,當時低估價為HK$600萬,最終以HK$2,140萬成交。


隋 白釉深腹大杯一對,口徑12cm、11.6cm|2019年於香港嘉德以HK$1,711,000成交


隋至初唐 白釉蓮台坐獅像,高21.5cm|2019年於香港嘉德以HK$21,425,000成交

提起唐代瓷器,很多人會首先想起秘色瓷,亦即越窯青瓷。詩人陸龜蒙一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從此越窯秘色瓷成為人人神往的名物。與之分庭抗禮的,便是有「類銀」、「類雪」之譽的白瓷。

白瓷始燒於北朝晚期,在隋代發展迅速,製作技巧不斷提高。隋代生產白瓷的瓷窯有河南鞏縣窯和河北內丘、臨城等地。隋朝存世僅三十餘載,隋白瓷的燒造時間自然短暫,存世器物稀少。

到了唐代,白瓷的生產進入全盛時期,白瓷窯口林立,多在北方,尤以河北邢窯最為著名。至此,「南青北白」互相爭艷的局面基本形成,即南方以青瓷為主,北方則是白瓷的天下。

白瓷不以紋飾取勝,注重造型與釉色的相互襯托,是簡約美學的極致表現。現存的隋唐白瓷形制眾多,既有實用的杯、碗、盤、壺、瓶等,亦有結構精巧的造像。

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不乏隋唐白瓷精品。例如北京故宮的邢窯白釉瓶、皮囊式壺,大英博物館的鞏縣窯四繫罐等。


唐 邢窯白釉瓶,高14.4cm|北京故宮藏


唐 邢窯白釉皮囊式壺,高12.5cm|北京故宮藏


隋或初唐 白釉四繫罐,高30.5cm|大英博物館藏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專場:
中國藝術珍品
拍賣日期:202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