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紐約亞洲藝術週(Asia Week)各專場陸續舉槌,傳統大拍「中國藝術珍品」交出成績單。西周晚期青銅器「虢季氏子組壺」,曾為晚清至民初三位金石大家 - 吳雲、李鴻裔、鄒安遞藏,著錄纍纍,以US$210萬(HK$1,640萬;NT$6,020萬)易手,冠絕全場。
在介紹成交三甲前,先總結一下整體表現:全場208件拍品,成功售出179件,29件流拍,成交率86%,斬獲US$1,365萬(HK$1億;NT$3.9億)成交總額。
Lot 233|西周末 公元前九世紀末或八世紀 虢季氏子組壺(成交冠軍)
銘文:虢季氏子組作寶壺 子子孫孫永寶其用享
高度:42.5 cm
來源:
- 清代陝西鳳翔縣出土,或於乾隆末年(傳)
- 吳雲(1811-1883)收藏,1872年之前
- 李鴻裔(1831-1885)收藏
- 鄒安(1864-1940)收藏
- 美國私人收藏
估價:US$800,000 - 1,200,000
落槌價:US$1,700,000
成交價:US$2,107,000
此青銅壺估價US$80萬 - 120萬,乃今季蘇富比紐約亞洲藝術週之中,估價最高的中國藝術品,結果亦不負眾望,摘下成交桂冠。拍賣官以US$42萬起拍,共獲19口出價,最終以US$170萬落槌,乃低估價之兩倍。連佣成交價為US$210萬(HK$1,640萬;NT$6,020萬),由Tiffany Chao(中國藝術品部專家)替牌號「L0008」客戶投得。
虢季氏子組壺,西周晚期青銅器,42.5cm高。橢方形體,口微侈,鼓腹,圈足外撇,近底處起淺臺。頸部兩側置獸首銜環耳。頸與腹皆飾竊曲紋,圈足飾垂鱗紋,此類紋飾常見於西周晚期青銅器。
「壺」為酒器,首現於西周中期,流行於西周晚期及東周早期,見於高等級的禮器組合,為權貴階級所青睞。
周朝王室貴族繼承了商代鑄造青銅器的技術,並且發揚光大。與商代相比,周代青銅器的銘文內容更多、篇幅更長,內容與王公貴族的活動息息相關,多為祀典、賜命、征伐、圍獵、契約之事。有些意思則較為簡單,就是記載主人身分或祝福語。
此青銅壺內頸銘17字:「虢季氏子組作寶壺子子孫孫永寶其用享」。「虢」即虢國,「季」為族氏,「子組」為作器者之名,此篇銘文記載虢國之季氏子組製此珍貴壺器,期盼子孫後代永遠珍享。
17字銘文,帶我們回到周代一個重要諸侯國。
周武王建國之初,分封兩位叔叔 - 虢仲、虢叔為諸侯,封地於周室王畿東西兩側,是為「東虢」及「西虢」。以地理位置而言,兩國乃拱衛周天子的保護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春秋時期,群雄紛爭,諸侯兼併,這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大封國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季氏乃西虢開國國君虢叔氏之分支,此一重要家族於西周中至晚期尤其活躍,獲周天子任命軍中要職,保衛王朝,在西周政治局勢中佔據重要地位。此壺銘文記載之虢季氏子組雖缺乏相關歷史記載,但其身分亦必然顯貴。從他留下的青銅器推斷,子組應活躍於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可能為周夷王時人。
青銅禮器很少單獨製作,多是成組有序的擺放。目前已知與本壺同組器至少八件,包括三鬲、三簋、一卣及一盤,器主均為季氏子組,銘文近同。北京故宮存一鬲、一卣;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存一簋連蓋;上海博物館存一簋蓋。
吳雲《兩罍軒彝器圖釋》
鄒安《雙王鉨齋金石圖錄》
此壺曾為晚清至民初的金石大家所藏,身世顯赫,最早著錄見於清代吳雲《兩壘軒彝器圖釋》。吳雲(1811 - 1883),號平齋,安徽人,曾任蘇州知府,退任後居蘇州,寄情園藝,鑒藏書畫,納藏逾百件高古青銅器。
吳雲與同代眾多重要金石鑒藏家相交甚好,經常見面或通信,討論及交換藏品,如潘祖蔭、吳大澂、陳介祺、李鴻裔等。吳雲曾在《兩壘軒彝器圖釋》中道:「夫物有聚必有散。」後來他將此壺贈予好友李鴻裔。
李鴻裔也是一位金石大家。他早年入曾國藩幕府,以軍功見稱,致仕后居蘇州。工詩詞,精書法,於收藏亦有所好,據說藏書過萬,特喜金石碑帖。
此壺的第三任藏家可追溯至鄒安(1864 - 1940)。鄒氏博學,鑑賞青銅器學養深厚,於民國時期出版多部重要金石書籍。著有《雙王鉨齋金石圖錄》,乃中國第一部收錄照片的青銅器集錄。
Lot 253|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缽 「大明宣德年製」款(成交亞軍)
直徑:26.5 cm
來源:Leon(1961年逝)及Max(1942年逝)Friedman 收藏,1920年代至1940年代之間得於中國,此後家族傳承
估價:US$600,000 - 800,000
落槌價:US$1,000,000
成交價:US$1,260,000
成交亞軍則由宣德青花缽拿下。
拍賣官以US$42萬起拍,獲近20口出價至US$100萬落槌,連佣US$126萬(HK$980萬;NT$3,600萬)易手,由牌號「L0035」客戶投得。
明朝永樂、宣德兩朝是中國青花瓷史中的黃金年代。永宣青花,使用入口顏料「蘇麻離青」,燒成的青花瓷發色絢麗鮮艷,常見暈散現象,乃青花瓷器中的名品。色閃黑藍或深藍者,凝聚處可見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結晶斑,深凹胎骨。
基於「蘇麻離青」的這個特點,永宣青花雖然少有描繪人物,但渲染花鳥、海水、園景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紙作畫留下的筆觸、墨痕,有一種水墨氤氳的墨趣之相。
此缽以青花刻畫雙龍游躍於波濤之間,鈷藍色澤層次細密,正是「蘇麻離青」之故。
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缽局部
Leon及Max Friedman兄弟
缽的胎體厚重,内壁有磨損,實際用途為何,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此缽乃為擲骰而製;亦有學者提出,宣德帝及朝廷上下篤信佛教,此器或與僧缽有關聯;還有推測此器為筆洗、果盤或為鬥蟋蟀所用。
來源方面,出自Leon及Max Friedman兄弟收藏。二人乃航空業先驅,20世紀初曾在中國建立汽車產業帝國。他們在十多歲時從羅馬尼亞移民美國,開始推廣和籌辦飛行演出,大受歡迎。
兄弟二人旋即放眼東方,將表演帶到日本及中國,期間洞察到中國市場之發展機遇。1919年,二人移居上海,投身汽車工業,成立China Motors Fed Inc. USA,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設立汽車展銷廳,並為政府和軍隊供貨。後因中國時局動蕩,於1940年回到美國。此青花缽即他們居於中國時所得,此後由家族傳承。
Lot 263|清乾隆 青花折技花果紋梅瓶「大清乾隆年製」款(成交季軍)
高度:32.4 cm
來源:1960年代得於洛杉磯,此後家族傳承
估價:US$400,000 - 600,000
落槌價:US$670,000
成交價:US$844,200
永宣青花作為一代名品,亦深為乾隆所慕,屢屢仿燒,力求重現「蘇麻離青」的水墨氤氳。此梅瓶正是一例。估價US$40萬 - 60萬,US$67萬落槌,連佣US$84萬(HK$660萬;NT$2,410萬)易手,位列本場成交第三。
此瓶高32.4 cm,細口圓唇,豐肩弧腹。梅瓶原為古時承酒用器,流行於宋代,亦稱「經瓶」,其後因瓶「口徑之小僅以梅之瘦骨相稱」,而得名梅瓶。
頸綴小花,肩飾蓮瓣。瓶腹繪折技花果,有桃實、石榴、荔枝、牡丹、梅及菊,佈局疏朗,有前朝遺風。近足處畫蕉葉紋。青花有積釉深斑,正是對永宣青花發色之摹仿。
其他焦點成交:
Lot 269|清乾隆 黃地洋彩描金蓮紋鏤空壽字紋如意獸耳轉心瓶「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37.5 cm
來源:紐約私人收藏
估價:US$50,000 - 70,000
落槌價:US$580,000
成交價:US$730,800
Lot 236|西周初 虎尊
銘文:虎作父乙寶尊彝 其子子孫孫萬年永寶用 □
高度:27.5 cm
來源:
- 楊氏收藏,至1951年
- 盧芹齋,紐約
- 弗蘭克•卡羅(盧芹齋繼任人),紐約,1954年
- John Frederick Lewis Jr. (1899-1965) 及 Ada Haeseler Lewis (1900-1967) 伉儷收藏
- 費城私人收藏
- 紐約蘇富比2011年9月14日,編號298
估價:US$400,000 - 600,000
落槌價:US$560,000
成交價:US$705,600
Lot 252|明十五世紀初 銅鎏金元始天尊坐像「錢塘陳彥清造」款
高度:21.2 cm
來源:私人收藏,得於1997年之前,此後家族傳承
估價:US$15,000 - 20,000
落槌價:US$200,000
成交價:US$252,0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專場:中國藝術珍品
拍賣日期:2022/3/23
拍品數目:208
成交:179
未成交:29
成交率:86%
成交總額:US$13,65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