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由Joseph Joachim、馬思宏(Si-Hon Ma)兩位小提琴大師收藏的史特拉迪瓦里琴(Stradivarius),日前在紐約蘇富比以US$1,125萬(HK$8,760萬;NT$3.7億)易手。
這把史特拉迪瓦里琴擁有超過300年歷史,由意大利傳奇製琴匠史特拉迪瓦里於18世紀初親手製作。今回此琴是由馬思宏的母校 - 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委託拍賣。是次拍賣所得,將用於設立該校的獎學金計劃,以培育更多人才。
行方在拍賣前安排小提琴於紐約、倫敦、香港三地巡展。小提琴在紐約舉槌之前,行方更找來畢業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手Geneva Lewis即席現奏,可謂別具意義。
Geneva Lewis在小提琴舉槌之前即席現奏
史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us)《Joachim-Ma》小提琴
製造年份:1714年
估價:US$12,000,000 - 18,000,000
落槌價:US$10,000,000
成交價:US$11,250,000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專場:The Joachim-Ma Stradivarius; A Masterpiece of Sound
拍賣日期:2025/2/7
在小提琴的世界裡,有兩個名字可謂神一般的存在,史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us)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則是瓜奈里(Guarnerius)。兩者分別是活躍於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意大利傳奇製琴匠。
兩人皆在小提琴發源地意大利克雷莫納(Cremona)創出名堂,是同時期的競爭對手。論產量及名氣,斯特拉迪瓦里皆在瓜奈里之上。以質量以言,兩款琴供俱屬頂級,不相伯仲。
再來是數量,存世的斯特拉迪瓦里琴約有650把,除小提琴外還有中提琴、大提琴等弦樂器,瓜奈里琴則只得大約150把。
今回這把史特拉迪瓦里琴製於1714年,可說是史特拉迪瓦里製作小提琴的黃金時期。
與現代製造的小提琴比較,這些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小提琴音色更顯獨特。原因是琴身的古老木材隨著時間流逝而氧化,形成獨有的振動,穿梭流轉在共鳴箱之間。歲月對樂器的洗禮與精進,就如醇酒一樣。斯特拉迪瓦里琴和瓜奈里琴,就是這當中表表者。
今次拍賣的史特拉迪瓦里琴名曰《Joachim-Ma》,源自曾經擁有這把琴的兩位小提琴名家。行方形容此琴的音色「豐富、複雜、充滿深度」。
前者是19世紀小提琴大師Joseph Joachim。這位匈牙利人活躍於德國的音樂圈子,與德國作曲家Johannes Brahms關係密切,亦與德國鋼琴名家舒曼合作演奏。
Joachim擁有至少11把史特拉迪瓦里琴,今次拍賣的一把,他在19歲時購下,據悉價錢大約是200英鎊。他收藏這把史特拉迪瓦里琴,直至1885年售出。
Joseph Joachim
名字後半部分的「Ma」,來自華裔小提琴家馬思宏(Si-Hon Ma)。
生於廣東的馬思宏,早於7歲開始學琴。啟導他學琴的兄長馬思聰,正是中國著名小提琴家,擁有「中國小提琴第一人」的美名。
1948年,馬思宏赴美深造,1950年畢業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期間受教於Joseph Joachim的弟子,可說是這位小提琴大師的徒孫。
除了演奏,馬思宏設計出用於小提琴的弱音器。正是透過發明弱音器的專利所得,讓他足以購下這把斯特拉迪瓦里琴。
直至2009年馬思宏逝世,他的後人將這把史特拉第瓦里琴捐贈予他的母校 - 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由此至今,只有為數不多的資深學生,有機會用這把小提琴演奏。今回正是校方委託蘇富比拍賣這把史特拉第瓦里琴,拍賣所得將用於設立該校的獎學金計劃,以培育更多人才。
馬思宏與身當鋼琴家的妻子董光光
名曰「布朗特女士(Lady Blunt)」的斯特拉迪瓦里琴2011年以逾US$1,582萬成交,寫下紀錄
今回《Joachim-Ma》以US$1,125萬成交,對於不少人來說已是難以捉及的數字,但尚未足以打破小提琴拍賣紀錄。
目前小提琴拍賣紀錄,由另一把名曰「布朗特女士」(Lady Blunt)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保持,該琴2011年以逾US$1,582萬(約HK$1.2億)成交,寫下紀錄。該次舉槌的美國拍賣行,乃專營弦樂器的Tari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