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手遊課金排行」制度 NFT數碼藝術15分鐘吸金HK$5,800萬

藝術界如今最熱門的搜尋關鍵詞,無疑就是「NFT數碼藝術」。

繼佳士得、富藝斯(Phillips)之後,蘇富比亦加入戰團。這間跨國拍賣行與Nifty Gateway聯手,銷售與拍賣神秘數碼藝術家Pak的NFT藝術品。

或許因為買賣NFT藝術已經不算是新聞,所以是次合作特別加入仿如手機遊戲的課金排行制度 - 無限量版本定價US$500,購買最多的1位買家將獲贈獨一無二的特別版作品。

如此奇策之下,首輪15分鐘限時買賣就已經售出14,882件無限量版本,亦即斬獲US$744萬(HK$5,800萬;NT$2.08億)。NFT吸金能力之高,可見一斑。


是次買賣和競投的Fungible系列NFT藝術,各款作品主要以立方體為創作主題,出自神秘藝術家Pak之手(原為MP4影像檔,此為靜態截圖)

手機遊戲式制度 課金最多者贈特別版

傳統拍賣行業中,佳士得率先掀起NFT數碼藝術拍賣風潮。JPG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這間龍頭拍賣行創下匪夷所思的US$6,935萬(HK$5.4億;NT$19.5億)天價,令創作者Beeple一舉成為全球身價第三高的在世藝術家。

其實踏進傳統拍賣行門檻前,NFT藝術在Nifty Gateway等加密貨幣藝術平台已經相當流行。這些網絡專場稱為「drops」,一場「drop」一般會有藝術家的兩種數碼藝術品供大家購買或競投。

  1. 開放版(Open Edition),一般無限量,類似傳統藝術的版畫概念。這種版本售價是固定的,但買家通常只有5至10數分鐘時間購買。
  2. 獨一無二版本,顧名思義就是NFT認證了只得那麼一件的數碼藝術品。這個版本是拍賣,價高者得,競投時間一般較長,例如為23小時。

無限量作品《Cube》,定價US$500

神秘藝術家Pak的Fungible系列作品,以黑白立方體為創作主題,是次選擇在Nifty Gateway上陣。開放版本名曰《Cube》(暫譯 立方體),形式就是這段文字上面的無聲MP4檔 - 旋轉時會有光暗陰影改變的立方體。

《Cube》無限量供應,定價US$500,分別於香港/台北時間4月12號至14號,每日凌晨1時至1時15分出售。大家無論購買多少件《Cube》,也可以獲得同等代幣。例如買20件就獲得20枚代幣,105件就有105枚代幣。

這3天以後,代幣最多的100人、亦即是購買最多數量《Cube》的100位買家,每人可免費獲得限量100版的《Complexity》(暫譯 複雜體)乙件。至於代幣最多的1位買家,更額外獲贈獨一無二作品《The Cube》(暫譯 那立方體)。

喜愛玩手機遊戲的朋友,聽到這裡必定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編按:本文上載的MP4檔,內容與是次銷售、拍賣的數碼藝術作品相同,分別在於沒有NFT認證,所以並非真品,大家複製了也沒有價值

限量100版的《Complexity》

手遊常見的賺錢策略為「課金排行」。舉例來說,一款三國主題手遊推出特備活動 - 課金最多的100位玩家可以獲得乙張「神呂布」人物卡,最多的1位更另外再獲贈全遊戲限定1張的「魔關羽」。 

一般來說,遊戲會弄出一個「課金排行榜」,顯示暫時課金最多的是哪些玩家,他們又各自花費了多少遊戲代幣。

由於玩家可以在最後一分鐘才突然大量課金,所以無論你暫時在排行榜末還是名列前茅,同樣是不安全的,絕對是「未到最後一分鐘,也不知鹿死誰手」。不過有「課金排行榜」,玩家始終有可靠數目參考,無需付出遠超他人的金額。

獨一無二的《The Cube》

無「課金排行榜」 買家有何參考指標?

「課金排行」制度經常成功誘使玩家大量付款,是次《Cube》的策略則可謂更上一層樓 - 我們翻查官網,找不到同類的「課金排行榜」。

上文提及,《Cube》會分3天拍賣,每天15分鐘。剛結束的第一個15分鐘賣出了14,882件,斬獲US$744萬。這似乎是唯一公開資訊,至於買家總數,其他人各自買入多少件這些數據,似乎統統無法知道。

沒有「課金排行榜」的情況下,有意爭取100版《Complexity》和獨一無二版《The Cube》的買家,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總共要花多少個US$500買下多少件無限量的《Cube》,只能依靠第三天臨近尾聲的售出總數去估計,相當不容易。

那麼買家要怎樣決定,花多少錢去嘗試爭取《The Cube》才划算?筆者認為,也並非完全沒有指標可以參考。


獨一無二的《The Switch》(原為MP4影像檔,此為靜態截圖)

是次NFT藝術買賣「款式」眾多。除了上述的無限量《Cube》,以及按其購買數量贈送的《Complexity》與《The Cube》,還有兩款獨一無二作品,皆以拍賣形式競投,US$1起拍。

兩作分別名為《The Switch》(暫譯 那轉變體)和《The Pixel》(暫譯 那像素點),至截稿時最高出價為US$133萬及US$111萬。

送予最多代幣買家的《The Cube》,與《The Switch》和《The Pixel》皆屬獨一無二版本,且出自同一系列數碼藝術,理論上價值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無限量《Cube》出售期間後的15分鐘和45分鐘,《The Switch》和《The Pixel》拍賣競投才會結束。是故,有意贏取《The Cube》的朋友,時間上無法參考兩作最終成交價,只能以它們的尾段競投價作指標。


此為《The Pixel》截圖。由於作品一如其名,只有一個像素點那麼小,所以官網唯有以大片灰色襯托

若果閣下購買了大量《Cube》,但最終爭取不到《Complexity》或《The Cube》,也無需過份失望。事關無限量《Cube》本身,也會按數量而變化成不同形態的NFT藝術。

按官網所示,形態共有8種,分別為1、5、10、20、50、100、500、1,000件《Cube》的合成體,如下圖所示。大家最少買下1,686件,就可以擁有全數8種形態。


《Cube》的8種形態(原為MP4影像檔,此為靜態截圖)

市場宣傳奇策 轉載最多者又贈特別版

除了用手遊制度吸引大家課金以外,是次合作亦以NFT藝術本身作為贈品,務求諸君自動出力在Twitter為之宣傳。

上述作品以外,Pak還有推出了限量4個版本的《Equilibrium》(暫譯 平衡),與同系列作品不同,創作主題是球體而非立方體。此4個版本不作發售或拍賣,只會分別贈送給4位完成指定任務的朋友:

  1. 整系列買賣與拍賣前估計總成交額,於Twitter貼文並標記一位朋友。金額最接近者勝
  2. Twitter貼文,標籤#PakWasHere,最多追隨者勝
  3. 在二手市場買下最多Pak作品的買家
  4. 在Twitter留言,告訴Pak你身在何處。誰人勝出相信由Pak決定

限量4個版本的《Equilibrium》

與第三方平台合作 蘇富比不願接受虛擬貨幣?

是次合作,亦是緣起自Twitter。

本年初,Pak在Twitter發文,宣佈將向「願意查詢」的一間拍賣行提供NFT藝術作品。蘇富比主動留言說「We are intrigued」(我們很感興趣),雙方一拍即合,促成是次買賣與競投。

那麼問題來了,佳士得、富藝斯的NFT藝術拍賣都在自家網上平台舉行,為何蘇富比要與Nifty Gateway合作,讓第三方也分一杯羹?此中關鍵,相信在於「虛擬貨幣」身上。


蘇富比主動留言說很感興趣,與Pak一拍即合

數碼藝術之所以能急速升值,主因有二。一、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代幣,提供絕對準確可靠的認證,解決數碼藝術長久以來的真正問題。二、接受虛擬貨幣付款。

佳士得、富藝斯的NFT拍賣都容許買家用「以太幣」(ETH)付款,Nifty Gateway一類的專門平台自然更慣於接受虛擬貨幣。蘇富比或許是對此新興貨幣信心不足,不願冒險,才選擇和Nifty Gateway合作。

Nifty Gateway會從每宗交易收取成交價的5%為服務費。至於是次合作,Pak、蘇富比、Nifty Gateway三方實際如何分成,則屬保密的商業安排,外間難以得知。


Beeple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天價成交。作品含5,000幅JPG作品,此圖為其中1幅

全球銷售額第四高 神龍見首不見尾 

文章來到最後一節,諸君還看不到Pak的照片,難免有點納悶。不過這並非筆者有意為之,而是其身份至今仍是個謎。

Pak這個名字,聽上去似是韓國「朴」姓。不過Pak身份一直保密,沒有人知道是個「他」還是「她」,也有人猜測可能是「他們」- 背後或是一整個創作團隊。

不過和Banksy的情況一樣,甚麼國籍、甚麼性別、甚麼年齡這些問題,收藏家並不在乎。據統計,Pak現在是全球銷量額第四高的NFT藝術家。第一位和第五位,則是分別在佳士得與富藝斯拍賣的Beeple和Mad Dog Jones。


Mad Dog Jones的NFT作品《REPLICATOR》正在富藝斯拍賣(原為MP4影像檔,此為靜態截圖)

另一點和Banksy相近之處,是Pak雖然身在藝術市場,但也不忘諷刺和挑戰箇中規則。

Pak曾經把相同的數碼藝術,以相差甚遠的不同價錢公開出售。這些作品是一模一模的電腦檔案,分別只在於名字不同,以及版數不同,為何有的只賣US$1,有些價值卻能達至一萬倍的US$10,000?

實體藝術的價值,往往受藝術家名氣、投資形勢、炒賣風氣、以往藏家身份、同類作品數量、乃至宣傳攻勢等因素所左右。藝術品本身究竟是怎麼模樣、美學價值幾何,有時反而並非主因。

Pak也很清楚,數碼藝術市場的運作,亦是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