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為香港蘇富比成立50周年,年度最後一場拍賣昨日(9號)舉槌 -「梅雲堂藏張大千畫 - 不負古人吿後人」專場。
論私人收藏界的張大千畫作,高嶺梅伉儷的「梅雲堂」可謂手執牛耳。全場21件拍品,橫跨大千四十至六十年代佳作,囊括傳統工筆寫意到潑彩潑墨,其中18件拍品覓得新主,合共斬獲HK$2.95億(NT$11.89億),成交率為85.7%。
其中,《秋山夕照》連佣HK$1.99億(NT$8.02億)高價售出,一如外間拍前所料拿下本場魁首。此作尺幅達194 x 104 cm,乃大千於1967年加州展覽期間,遊覽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後寫下的潑彩大作,罕有地以朱橙之色呈現秋意。
本文集中介紹是次專拍的成交三甲,至於其他成交畫作,夫妻倆與大千逾半世紀的情誼,乃至蘇富比此前兩度舉辦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拍成績,請參閱《「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拍斬獲HK$2.95億 回顧藝壇半世紀的莫逆之交》。
Lot 9|張大千(1899-1983)(1899-1983)《秋山夕照》潑彩紙本 鏡框(成交冠軍)
創作時間:1967年
尺幅:194 x 104 cm
款識:爰翁,丁未八月五亭湖上。
鈐印:「大千唯印大年」、「八德園長年」、「大千世界」
來源:梅雲堂珍藏
估價待詢
落槌價:HK$171,000,000
成交價:HK$199,369,000
拍賣官王汐楚(CC Wang)以HK$1億起拍,引來現場、電話委託爭相競投。初時叫價以每口HK$1,000萬攀升,至HK$1.5億後,則回落至HK$200 - 500萬一口。
經過逾10口競價後,李佳(Carrie Li,亞洲區中國藝術部副主席)為電話上的客戶出價HK$1.71億,對手示意放棄,拍賣官在此落槌,連佣成交價為HK$1.99億。
大千旅居海外多年,最為人熟知的是巴西「八德園」時期。其實,加州一地亦讓這位藝術家的創作走向鼎盛時期。1967年,大千參加史丹福大學藝術館,與萊克美術館(The Laky Gallery)為其舉辦的作品展後,便寫下此幅《秋山夕照》。
這年夏天,大千在展覽間隙,偕家人往優勝美地(Yosemite)國家公園遊玩,半穹峰(Half Dome)、酋長巖(EL Capitan) 的落日景象令其驚歎不已,便將如此瑰麗風景付諸紙端。高嶺梅妻子詹白雲觀之,甚是喜愛,大千便慷慨贈予此幅。
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半穹峰(Half Dome)之夕陽景象
1993年,高嶺梅、詹白雲伉儷攝於香港中文大學「梅雲堂藏張大千畫」,二人身後即是本幅
大千暢游名山大川,結合汲古之養分,轉化成筆下潑彩大作。此幅便是以夕陽中的巍峨高山為主題。畫家捕捉大自然雄偉壯麗之美,施彩大膽,揮灑自如,幾乎覆蓋整幅畫面。
《秋山夕照》除前景蒼虬的松枝和竹叢外,已完全脫離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筆觸。大千潑灑水墨,以明亮的藍、綠色建構山巒重叠之景。藍、綠之間更見一抹澄淨白色,乃藝術家筆下山間浮蘭,使畫面層次更為豐富。
此作最為驚艷之處在於,除了大千慣用的青綠之色,還以稀見的「朱橙潑彩」描繪夕陽、山巔融匯的奇妙時刻;上空薄施金彩,落日餘暉閃耀,混合迷濛朱橙,浪漫璀璨。
《秋山夕照》最早收錄於1968年《大千先生畫萃 - 甲乙丙丁集》,該畫冊由高嶺梅創立之東方學會出版,編錄藝術家1964-1968年新作。至1993年,梅雲堂藏張大千畫首展於香港中文大學,此幅亦作展品陳列。
《秋山夕照》局部
《秋山夕照》局部
《秋山夕照》局部
在以文人畫家為主導的山水傳統中,一般不使用艷麗的色彩,如橙色、紅色,在描寫秋意景色時,通常只作點綴山林之用。
不過,早在大千「血戰古人」時,已見描寫紅色山峰的先例,舉如1935年作《巫山雲雨圖》,現藏於台北故宮。
私人收藏方面,2021年北京嘉德有一幅《秋曦圖》,同樣為描繪秋日夕陽景色的「朱橙潑彩」之作,當時以RMB 1.95億(按拍賣當日匯率,折合約HK$2.39億)拍出。
兩畫尺幅相當,一直幅一橫幅,可堪對比。本幅《秋山夕照》繪於1967年,《秋曦圖》則是1978年的創作。
《巫山雲雨圖》99.5 x 38 cm|台北故宮
《秋曦圖》88 x 183cm|2021北京嘉德秋拍,RMB 1.95億成交
Lot 18|張大千(1899-1983)《瑞巖憩寂圖》設色紙本 立軸(成交亞軍)
創作時間:1961年
尺幅:191 x 101.2 cm
簽書︰大千居士。瑞巖憩寂圖。高嶺梅藏。
款識︰大千居士瑞巖憩寂圖。辛丑八月筆。
鈐印︰「張爰」、「大千居士」、「己亥己巳戊寅辛酉」、「大風堂」。
藏印︰「嶺梅珍藏」、「高」(鈐於簽條)
來源:梅雲堂珍藏
估價:HK$15,000,000 - 25,000,000
落槌價:HK$16,000,000
成交價:HK$19,810,000
1961年,張大千與攝影名家郎靜山、莊禹靈同遊日本松島,得景尤多,遂作《松島漫遊》贈莊氏。在還沒有自拍的年代,他便寫下本幅自畫像紀念此行。
本作寫於同年八月,題曰《瑞巖憩寂圖》,松島有古刹瑞巖寺,參天杉木引為勝景,畫中內容或為大千往訪該寺,於杉林休憩之狀。本作寫成後,大千便將之送予高嶺梅。翌年三月,大千偕高氏再遊松島,旅程中或領這位摯友重遊畫中勝地,亦未可知。
大千一生寫過不少自畫像,又喜歡在畫中「角色扮演」作鍾馗、蘇東坡,或古代高士,本作即為扮蘇東坡畫像。
《松島漫遊》142.5 x 73.6 cm|2018年香港蘇富比
今松島瑞巖寺
《黃山自畫像》192 x 102 cm,同寫於1961年,畫家頭戴東坡帽,站立松樹前|2018年香港蘇富比,HK$972萬成交
畫中大千鬢鬚皤然,符花甲貌,頭頂東坡帽,身披寬袍,脫履曲膝舒坐岩上,目視遠方,神閒氣定。前方置高士常配備之翹頭鞋,硃紅鞋頭尤為醒目。
至於後方,則不同於大千自畫像常見之松樹背景,本幅繪參天杉林,敷色渲染厚重,烘托出畫中人清逸出塵之姿。
本幅取寫意法,復施礦物顏料渲染背景,可見畫家過渡至潑墨潑彩抽象手法的特色。杉木之描繪筆墨恣放,密而不亂,人物則刻劃細緻,且以炭筆鈎稿,手法粗中見細,尤具心思。
《瑞巖憩寂圖》局部
《瑞巖憩寂圖》局部
《瑞巖憩寂圖》局部
大千對書畫用紙的要求素來極高,曾多次親自製紙。本作所用之東瀛特製大風堂羅紋紙,正是一例。
早年,大千在粵地藏家何冠五處得到羅紋宋紙。他以之為母本,仿製出特製羅紋紙,紙張略帶淡淡赭色,簾紋呈單一橫向排列,疏密一致,紙背處有「大風堂」浮水印。
大千特別珍惜這種紙,若非重要作品,是絕對不肯輕易使用的。
Lot 7|張大千(1899-1983)《觀世音菩薩》設色紙本 立軸(成交季軍)
創作時間:1948年
尺幅:116 x 65.5 cm
簽書︰觀世音菩薩。大千八哥敬造。嶺梅珍藏。
款識︰玉豪香爇,光染菩提,縑素雲裁,丹敷蓮萼。伏以丹青寵佑,敬艁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區。憑斯勝因,奉資靈助,微塵幾點,滄海三生,煩障恒消,沉淪弘濟。迺至薰香無𣀇,傳鐙何窮,一切迷方,俱迴覺路。戊子年二月十九日,西蜀清信弟子張大千爰。
鈐印︰「張爰」、「大千居士」、「除壹切苦」
來源:梅雲堂珍藏
估價:HK$10,000,000 - 20,000,000
落槌價:HK$12,000,000
成交價:HK$14,970,000
看過兩幅大千六十年代的畫作,讓我們將視線轉移至寫於1948年的《觀世音菩薩》。
四十年代初,大千遠涉西陲,於敦煌石窟研習三載。藝術家自隴返川後,先居青城山上清宮,後為在成都舉辦近作展,便移居昭覺寺。
大千受住持定慧老和尚厚待,居寺中御書樓。御書樓環境清幽,古樹參天,濃蔭覆蓋修竹千篁。他在此居住五年,期間課徒作畫,會友談藝,繪出包括本幅在內的不少丹青作品。
昭覺寺御書樓
《觀世音菩薩》局部
《觀世音菩薩》局部
《觀世音菩薩》局部
畫中觀音呈女相,披白袍,戴寶冠,背具圓光,斜倚石半跏趺坐,手托下頷,旁置淨瓶插枝。畫作落款日期為「二月十九日」,即觀音誕辰,可知畫家藉節日造像,祈濟度眾生。
大千早年亦寫過觀音圖,然本幅乃石窟面壁歸來之作,故人物造型更添敦煌壁畫之特徵。觀音大士衣紋線條流暢,有曹衣出水之致;帔帛、環釧、頭冠等敷礦物顏料,開面作「三白臉」,氣息高古。
畫面省略水中月影之細節,聚焦白衣大士,在靛藍背景襯托下,益顯清淨無垢,乃大千以含蓄手法突顯觀世音菩薩之慈悲祥和。
Lot 13|張大千(1899-1983)《按樂圖》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44年
尺幅:90 x 75.6 cm
簽書︰按樂圖。大千八哥作精品。嶺梅永寶之。
款識︰
- 甲申秋日青城山中作。大千居士張爰。
- 雲璈錦瑟爭為壽。嶺梅老弟乙酉開歲百福,爰頌。
鈐印︰「張爰」、「張大千」、「張爰」、「三千大千」
來源:梅雲堂珍藏
估價:HK$30,000,000 - 50,000,000
流拍
《按樂圖》為本次拍賣焦點之一,然最後未能成交,令人頗感意外。
本幅同寫於大千敦煌歸來後,乃藝術家憶寫個人收藏之無款《明皇按樂圖卷》。該卷描繪唐明皇、楊貴妃宮廷賞樂之盛況。然而他未取原卷全景,僅擷奏樂之一段,構圖出奇制勝,猶如攝影取景,特寫唐宮一角。
畫面視綫自開敞的竹屏投入宮殿,眾女樂官正合奏樂曲;左側二朱梁精繪飛龍,諸樂官呈S型席坐其間,各類樂器齊鳴,梨園盛況躍然紙上。
拍賣總結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梅雲堂藏張大千畫 - 不負古人告後人」
拍賣日期:2023/12/9
拍品數目:21
成交:18
未成交:3
成交率:85.7%
總成交額:HK$295,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