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壞」追求真實的藝術家|當代抽象大師 - 譚平

國際藝壇盛事 -「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博覽會,雲集全球頂尖畫廊與藝術家,值點網(TheValue)就在此地遇上譚平。這位灸手可熱的抽象藝術大師,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在藝術界、教育界都極具份量。事不宜遲,現就為大家送上譚老師專訪。



博覽會現場


譚平|當代抽象藝術大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藝術追求的是......?

譚:真實。

譚(續):好的藝術, 都是通過最真實的表達,最後創造性的拓展美的領域。很多照片、現當代藝術,我們一開始可能認為:怎麼這麼醜?你都接受不了的,但這種東西,會轉化成新的美。


譚(續):藝術的創造性,會創造一種審美,對我們今天生活產生影響,藝術的價值也就在此。

譚(續):我經常說,一個好的藝術家,其實時刻都處在困境當中。因為只要藝術家活著,每天都要面臨新的問題,新的生活感受,考慮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藝術時刻表達的都是新的問題,所以沒有終結的。

十年磨一劍 兩年半畫一張畫


譚:我畫畫其實每一遍很快,無論畫面多大,畫一遍會用非常短時間,10分鐘就可以了。但這是一個不斷覆蓋的過程,每一張畫被覆蓋的次數可能有10遍、20遍,通過「破壞性」的工作方法,能獲取更新的、與以往不同的視覺效果。

譚(續):我前兩天發了張圖給人,那張畫叫《一張畫兩年半》,就是說兩年半之前就已經畫了。我當時感覺還行,但後來不斷再覆蓋,前兩個月才畫完。

為何要「破壞」?

譚:如果有一個想法、出發點,我相信那想法往往是以前有過的,會受以前的訓練、習慣、符號等影響。想要有新的東西出現,整個工作過程就在不斷消解原來的東西。所以我繪畫的方法,可能跟其他藝術家有所不同。



譚(續):其他藝術家在不斷塑造,達到他一開始所想的效果,我恰恰相反,創作過程不斷把原來的想法清除掉。

十年 · 呈現世界變化

譚:這次個展展出的,是從2008年到2018年的作品,整整十年。儘管作品不多,但每個時期都有代表性。這兩張細胞系列是08年的作品,還有一張2013年的,其他基本就是17、18年的作品。


譚平個展由魏畫廊主辦


譚(續):通過這幾張作品,能看出我的繪畫十年當中的變化。今天這個世界發生特別多變化,國際上,各種各樣的事情。

譚(續):我覺得藝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生存的狀態,通過繪畫型式表達出來,愈準確愈好。



抽象藝術從來都不是顯淺易懂的門類,大家會否跟小編一樣,都覺得難以理解?我們並不孤單,原來連抽象大師,也曾有相同感受。下回將送上譚老師專訪的第二部分,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留意值點網(The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