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顏辭鏡花辭樹 千古花器尋古韻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古往今來,幾多風流才子,栽花惜花,賞花吟花。如今人花俱逝,箇中品味情趣,遺留於流落紅塵的花器。台灣故宮南院正舉辦「花事‧閑情」展覽,讓我們從汝窯、官鈞窯、古玉琮等歷代名貴花器中,尋回一絲古韻。


台灣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

展覽分四個主題,首先是「古物:素雅的古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今人復古,古人亦慕古。明清文人雅士好古成風,認為古代銅器、玉器、陶瓷氣質古樸,涵養性情。他們視花為客、與花為友,居室書齋流行古雅陳設,古器皿自然成為花器首選。

這些「古」器皿有些本來就當過花器,但有部份則原為生活用器、禮祭器,經巧匠配置內膽、訂製木座、加固底盤,改變原有功能而成為花器。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瓶 


商-周 金沙十二橋文化 玉琮


戰國中期 銅犧尊

例如這支青瓷紙槌瓶,乃宋朝名窯之首 - 汝窯的出品。器形源自西亞,北宋時傳入中土,南宋時即以花器姿態出現,既可插素雅菊花妝點書齋,也插牡丹莊嚴供桌。流傳王清朝時,乾隆帝在瓶底御題「簪朵雅宜名意蕊,稱懷已自息心旌」詩句,讚賞汝窯紙槌瓶插花的雅緻美感。

至於玉琮和銅犧尊,分別為商周與戰國時期之物。玉琮是古時祭器,犧尊則為宗廟祭祀用的酒器。兩物流傳自明、清時期,由工匠改裝之,加入金屬內膽,方成花器。


清 乾隆 景德鎮窯 霽青描金蕃蓮七管瓶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藍葡萄紫鼓釘盆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藍葡萄紫鼓釘盆

第二個主題是「新物:煥彩的時尚」。有人慕古,自然亦有人追求創新。好像這個霽青描金蕃蓮七管瓶,乾隆朝之器,設色華麗,具歐洲巴洛克時期瓷器風格,又頗有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加金彩皇室瓷器的意象,乃當時中西合壁的新設計。

至於天藍葡萄紫鼓釘盆,有支燒痕二十枚,底印數目字「五」,館方斷代明朝,乃罕有相當的官鈞窯器。這類花盆可當盆托,也可單獨使用,種植水生植物或培育苔石。底下數字則代表尺寸,數字愈小,尺寸愈大,「五」是中間尺寸。


清 乾隆 景德鎮窯 粉彩福祿壽葫蘆瓶


清 十八-十九世紀 翠玉白菜花插

再來是「吉物:富貴的載體」。顧名思義,此部份展出的花器俱有吉祥寓意。例如此粉彩福祿壽葫蘆瓶,製於乾隆年間。紅色蝙蝠代表「福」,口啣卍字紅色綬帶,穿梭瓜藤之間;葫蘆諧音「福祿」,腰纏粉色如意雲紋綬帶,綬取諧音「壽」。

明朝高濂著《遵生八牋》,認為葫蘆瓶以藥罐見稱,不適合當花器。然而,最晚在雍正年間,皇帝便因葫蘆瓶具「壽意」,令內務府造辦處作蓪草吉祥花卉插葫蘆瓶。此後,葫蘆瓶成為清皇室常見花器。


1981之前 台灣金同成窯 大千題字陶花盆

最後一部份是「舊物:阿嬤的日常」,旨在呈現台灣本土花器之風。好像這個陶製花盆,台灣金同成窯所製,正面由張大千親題「摩耶精舍供養鶴林連理,八十三叟」,並落花押與「三千」、「大千父」款印。據說盆裡原來種植連理毛杜鵑,是大千以重金自陽明山上的一位老先生所購,盛開時燦爛繽紛。


花事‧閑情 - 品味花器與生活特展

展期:2018/11/3 - 2019/5/1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館南部院區
地址:嘉義縣 太保市 故宮大道888號
入場:
一般|NT$150
18歲以下、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及陪同者1名|免費
65歲以上、學生(限台灣)|免費
查詢:+886 5 362 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