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點評 x 翟健民|雍正御碗上的「真、精、新」

香港10月的秋拍剛落幕,國內拍賣卻仍是百花齊放,籌備得如火如荼。廈門博樂德的「符瑞」御瓷專場,便有一對洋彩碗,器形優美,色澤豔麗,兩碗底均有「雍正御製」四字款。只見翟健民老師拿著這對碗說、「在收藏過程中,要記住三個字 - 『真』、『精』、『新』。這對小碗就具備了這三個字。」這到底是甚麼意思呢?還請聽縱橫古玩界40多年的「永寶齋主」娓娓道來。


清雍正  洋彩珊瑚地花卉紋碗

拍賣行:廈門博樂德
拍賣場次:符瑞 — 御瓷粹珍
拍賣日期:2017/10/29

拍品編號:234
直徑:11.6cm
來源:鴻禧美術館舊藏
估價:RMB 7,000,000 - 8,500,000

問:此碗不是「五彩」而是「洋彩」?

翟:這種碗在過去很多年,我們一直都叫「雍正御製五彩碗」或是「雍正御製紅地五彩碗」。但自從2008年的時候,台北故宮的廖寶秀老師,她整理了一批台北故宮的檔案,也就是「清宮檔案」。清宮檔案裡明顯記載了這個品種,「雍正御製瓷胎洋彩碗一對」。


原裝盒子

翟(續答):這也把我們過去幾十年的這種看法,也就是傳統想法,把很重要的概念改變了。

問:為甚麼會是「洋彩」?

翟:顧名思義,洋彩的畫法、概念,是以宮廷請回來的傳教士,特別是最有名的郎世寧,把西方的油畫畫法帶進宮廷,讓傳統中國畫派變成洋派。


郎世寧

問:從哪裡可以看出油畫元素?

翟:這牡丹花的畫法,還有綠葉的渲染方法,完全受油畫的渲染法、光學影響而變成西方角度的畫法。例如這個黃色的牡丹花,邊上帶白色漸變的效果;綠葉的邊也勾了淺黃色的變化。


問:與中國傳統畫法有何不同?

翟:我們傳統的花卉、綠葉,就是單純的一朵牡丹花、蓮花;綠葉就是一個深淺,而不會加其他顏色去渲染。從這個角度,我們能清楚知道,它是受了西方油畫畫法的影響,非常漂亮。


正如翟老師所說,這對雍正洋彩碗非常精美漂亮。燈光打上去時,更顯碗內白釉瑩潤,碗外顏色嬌豔美麗,不知道這樣精細的工藝,製作過程是如何的呢?


問:這種碗一般如何製作?

翟:在檔案當中,這種碗是在景德鎮一次過燒成,把胎燒好之後,彩也是在景德鎮畫的。製作方法是整個碗「吹」(吹釉)完了「珊瑚紅」,也就是「礬紅」。(香港叫「珊瑚紅」、北方叫「礬紅」)

翟(續答):整個碗上了「礬紅」底,晾乾之後,才把所有要上顏色的花卉、綠葉等,用針線勾出來,之後再把勾出來的紅去掉,再上彩。非常細膩的一個手工藝。

問:白色的部分是勾掉珊瑚紅後,底層露出的白釉嗎?

翟:白色的邊不是露了白釉出來,而是加了「玻璃白」。據傳統的老師說法,不論是洋彩、琺瑯彩,都是打了「玻璃白」在底下。在我們研究當中,「玻璃白」並不是透明的,「雪白」才是透明釉,而「玻璃白」是有白色在的。

問:中國原本就有「玻璃白」嗎?

翟:「玻璃白」是雍正六年之後才發明的。清宮裡過去琺瑯彩都是用進口料,但因為太珍貴,而且從歐洲到我國宮廷也許要兩到三年,所以雍正六年之後,御旨下來,要創燒琺瑯彩,「玻璃白」也是當時創燒的。


雍正畫像


如此精美且工藝繁複的宮廷御瓷,應該不是普通用來食飯喝湯用的嗎?那這種碗到底是用來做甚麼的呢?翟老師提及的「真、精、新」中的「精」,完全可以從工藝上體現,但「真」跟「新」又從何理解呢?


問:這種碗多用作甚麼用途?

翟:此碗造型與藏傳佛教有關,要不就是雍正皇帝供佛的一種用器,要不就是雍正自己把玩的。它的造型是來自藏區一種叫作「缽」的器皿,從其演變而成。


藏區用器「缽」

問:「缽」是甚麼?

翟:這種「缽」在藏區經常能看到,是吃藏族主食「糌粑」用的,就是這樣一個淺的碗,用手撥著吃的「糌粑」。而藏區的「缽」也用作佛前,很有可能是放聖水、供品,作為佛前的用品。

問:老師提及的「真」、「精」、「新」都體現在甚麼地方呢?

翟:「真」除了剛才提及的歷史部分,這對碗是台灣「鴻禧美術館」舊藏,當時也是作為館中重器,流傳有序。此碗的工藝部分就是收藏「真、精、新」裡的「精」。

問:那「新」呢?

翟:「新」就是說品相完好、漂亮。 能夠從清宮流傳幾百年至今,兜兜轉轉後能到我們眼前。每一件藏品都有其生命,而此碗的生命能保存到現在,完整無缺,一絲花痕都沒有。如果有使用過,或是前藏家不小心刮到就會有花痕,而這一對,100分,連一條花痕都沒有。精美,保存到新的一樣的精品。你說是不是很難得?

翟(續答):你以為有錢就能買得到嗎?今天能這麼近距離看到,並上手此器,作為藏家、藏友,對我們來說,博樂德拍賣公司能收到一對如此精美的雍正御碗,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廈門博樂德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日期:2017/10/26 - 28
預展時間:10am - 8pm
拍賣日期:2017/10/29
展拍地點:廈門源昌凱賓斯基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