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中央拍賣將於今年初春隆重呈獻「東京中央亞洲巡展:2023年春拍精選」。巡展分別於台北、香港、東京三城陸續舉行,展示逾百件名瓷重器、巨匠書畫及當代藝術等。
精選藏品有北宋 青白釉刻花纏枝花卉紋梅瓶、清乾隆 洋彩御製詩文漁家樂圖硯屛、明嘉靖 黃地剔彩江崖福壽雲龍鶴紋盤、齊白石(1863-1957) 《有色有香》、鄭板橋(1693-1765)《行書詩文軸》、楊沂孫(1812-1881)《篆書菜贊四條屏》、Mr.Doodle《Spikey》、小松美羽《Two Dragon Roaring》等。讀者們務必親臨觀展,一睹珍品風華。
東京中央亞洲巡展:2023年春拍精選
香港站
展覽時間:2023/2/24-26(星期五至日)
展覽地點:上環永安中心2601藝術空間
東京站
展覽時間:2023/3/14-16(星期二至四)
展覽地點:東京圓頂飯店普利斯姆大廳
東京・香港雙城春拍
拍賣時間:2023/3/17-19(星期五至日)
拍賣地點:東京都中央區京橋、香港上環
清乾隆 洋彩御製詩文漁家樂圖硯屛
尺寸:32 x 25 cm(瓷板框);38 x 17 x 43 cm(連台)
款識:飛流瀑水㵼銀缾 散作平湖漾碧泠 最愛髙樓臨樹杪 好山濃入四時青 乾隆御製
鈐印:乾 隆
出版:《東瀛遺珠 山中商会及日本旧藏名窯磁器(下)》金立言主編,北京工藝術美術出版社,2020年1月,P508,No109
來源:山中商會舊藏。
此器為插屏屬類,整體由瓷質屏、紫檀座組合而成。屏心鑲嵌長方瓷板,板面平整,釉質光潔細潤。背面以細砂墊燒,為典型乾隆朝瓷板之製作工藝。瓷面以白釉為地、洋彩作畫繪江山漁樂圖。圖景湖山相接漁艇棲泊之港灣,以江流為主線,構出S型,層次分明。
遠景江水渺渺,水石相見,氣勢恢弘。中景漁船入港,激流湧進。漁夫三人,或擺擼,或撐船。與港灣之內漁夫遙相呼應。筆觸工細滿載勞作之聲似不絕於耳。近景一江兩岸,溟蒙高峰立於右,峰下母子二人嬉耍於江岸,忙趁東風放紙鳶。熱鬧風景,憑添靈動。左上角有隸書乾隆御製:飛流瀑水㵼銀缾,散作平湖漾碧泠。最愛髙樓臨樹杪,好山濃入四時青。(圖一)。可考證為《題唐岱倣古十二幀其四》。唐岱受康、雍、乾三朝皇帝賞識以畫候內廷,被康熙賜稱「畫狀元」。於雍正朝正式以繪事供奉內廷,曾官至內務府總管。乾隆尤愛,曾多次題御製詩於其畫作之上。
清宮檔案記載,乾隆時期御製詩瓷器多按皇帝的旨意由如意館的畫師先畫出紙樣或木樣,交由皇帝審核後送至江西景德鎮燒造。自康熙始漁樂圖便成為清代宮廷造辦處之經典題材,在清代特定的文化語境中,展現出皇帝關愛百姓,亦有為民構造太平社會宏圖大願之政教功能。另據活計檔可知,「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郎中海持出江山漁樂畫一張」(唐岱作)。據此或可推辭此屏畫面取材於唐岱仿古之作。
乾隆盛世,所製器物盡顯華美。更得益於精通書畫翰墨之唐英對宮廷御用高端瓷器悉心督造,此器料色柔和盛於雍正,施彩富於嘉道。御製詩文款式,筆力穩健,書寫工整。展陳御瓷尊貴之餘,亦展現出精致典雅的宮廷風韻。
底座為上等紫檀,珍貴奢侈,紋密質堅。色澤深沈靜穆,包漿瑩潤醇厚。座墩為完整厚木,兩面以夔龍紋為主體,沿邊飾浮雕拐子紋,形態古拙敦實。座墩上植立柱,兩側以站牙抵夾。站牙呈雙龍狀,形態瀟灑,線條流暢。雕刻一絲不茍,工藝精益求精,工整莊重,皇家富貴不凡氣度洋溢。
此器為山中商會經手,久藏日本,傳承有序。山中商會為 20 世紀早期日本知名古董商,鼎盛時期在北京、上海、倫敦、波士頓等地設六家分店為當時世界頂級美術商,所出之物獲得眾多藏家高度認可。此器錄於《東瀛遺珠——山中商會及日本舊藏名窯瓷器》下冊,編號為 109。
北宋 青白釉刻花纏枝花卉紋梅瓶
尺寸:高41 cm
出版:《中国陶磁シリーズ8 宋代の青白磁》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1994年,P15,No39
出展:《宋代の青白磁展》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1994年4月19日-7月3日
來源:佳士得,1994年10月31日,LOT528
此器小口、短頸、豐肩、脛部漸內收。口頸處造型少見。肩聳收腰,曲線完美,恰到好處,一氣呵成。整體修胎,利落完美,造型端莊穩重。胎白細密,釉質瑩潤如玉。釉光溫潤。
器身外壁通體釉下刻有包涵了五種花卉的劃纏枝花卉紋,底部弦紋。五種花卉中主要以牡丹為主,牡丹自唐代始因其國色天香而備受皇帝及達官貴人之崇愛,更有富貴吉祥之寓意。運刀精確,刻線剛勁,體現紋路之張力及清爽,花瓣、葉片、花莖多由雙刀刻劃而成,紋飾外的地上篦刻的排狀線條細而密。刻劃疏密有致,滯留規整而不失隨性,節奏韻律靈動,芒角飛動。盡顯宋代景德鎮頂級刻工。
景德鎮湖田窯是中國宋、元兩代規模最大,延續燒造時間最長、所產瓷器極為精美著名窯場,始於五代,終於明。宋時精品被譽為「饒玉」,主要以青白釉色著稱,其釉色青中帶白、白中閃青。刻劃深處積釉汁厚,色調濃;淺處釉色漸次淡,紋樣深淺牽引出層次,曲線相交,氣脈內斂,流暢自然。釉色刻工完美融合出牡丹國色天香之美艷與枝繁葉茂之勃勃生氣,淋漓盡致立體鮮活。一展宋代美學清靜蘊靈之境界。宋時,此種器型多為裝酒之用,稱為經瓶。
據考「梅瓶」一名最早見於清末寂園叟《陶雅》。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則對「梅瓶」有較詳盡的描述:「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於足則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
此梅瓶久藏日本,曾參與日本著名陶瓷收藏機構大阪東洋美術館舉辦的「宋代青白瓷展」專題展,等級極高亦可見其代表性之地位。被譽為「宋瓷獵人」的日本著名藏家臨宇山人、知名古董老店繭山龍泉堂等,亦有類似器物收藏,可茲參考。
明嘉靖 剔彩江崖福壽龍鳳紋盤
尺寸:高5.2 cm、直徑38 cm
底款:大明嘉靖年製
來源:舊鴻禧美術館舊藏
出版:
- 《物我觀照—鴻禧美術館藏雅趣品錄》湖北省博物館編,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2009年,3月,P149,No93
- 《清翫雅集 二十周年慶収藏展器物》清翫雅集,2012年10月,P198, No.11
盤圓形,盤內髹黑漆,圈足。盤內壁刻無錦地雲龍紋,四爪龍原為「五爪」,但每條龍四足中的三足其中一爪已被刻意削去,可看出殘留的痕跡,而與身軀相連的一足上仍可見原來的五爪;盤面上下兩種錦地紋,中心寶珠由壽山福海後方昇起的火焰烘托,再向上幻化成壽字,兩旁雙鶴,飛翔在桃實累累的樹梢上,刻有壽桃八隻,寓意延年益壽。開光外紅龍圍繞,髮鬚飄揚,遊刃有餘。盒底中央刀刻填金「大明嘉靖年製」楷書款。
剔彩工藝發展至嘉靖朝已有相當的成就。在器胎上髹不同顏色的彩漆至一定的厚度,工匠根據圖案色彩設計,將不用的色漆剔掉,露出所需要的漆色。此盤開光外為黃地,開光內錦地為綠漆,具嘉靖雕漆的獨特風格。此盤亦有兩處出版,無疑是私人收藏中最精美的作例之一。
清道光 粉彩仿剔紅雕錦地萬福紋蓋瓶一對
尺寸:高26.5 cm(共兩件)
底款:慎德堂製
清康熙 青花魚化龍紋折沿洗
尺寸:直徑38.8 cm,高7 cm
底款:大清康熙年製
出版:
- 《鴻禧美術館中國歷代陶瓷選集》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1990年,P262,263,No112
- 《養和堂コレクション 中国近代書画と清朝陶磁展》出光美術館発行,昭和62年9月1日,No152
- 《景德鎮千年展》朝日新聞社出版発行,2006年,P50.51,No32
來歴:香港蘇富比,1984年5月21日
來源:舊鴻禧美術館舊藏
沈石友舊藏楊龍石
吳昌碩銘 蘭陵片石硯
尺寸:長8.2 cm、闊8.2 cm、高2 cm
硯銘:
- 他山石 席上珍 磨不磷 身外身 乙卯冬 石友屬 老缶銘
- 質比美玉潤而光 德並君子端且方 宜書宜畫罔不臧 石友所得主蕭郎 朗齋大兄屬銘 龍石
- 蘭陵片石 歸我研林 堅白之質 可以寫心 石友
出版:
- 《沈氏硯林》 沈若懷編輯,1923年,蘭陵片石硯
- 《沈氏硯林》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P186,187
- 《缶墨東遊 呉昌碩生誕170周年記念展》東京中央オークション,2014年5月1日,P154.155,No75
此硯器呈正四方形,硯堂淺挖,硯背平整,上以楷書刻「質比美玉潤而光德並君子端且方 宜書宜畫罔不臧 石友所得主蕭郎 朗齋大兄屬銘 龍石」,硯體四壁直立,上以行楷刻硯銘「蘭陵片石 歸我研林 堅白之質 可以寫心 石友」「他山石 席上珍磨不磷 身外身 乙卯冬 石友屬 老缶銘」,由此硯銘可知,此硯材取古之蘭陵片石,雕琢成硯,其色如紫雲,質比端溪。
另可知,此硯最早為楊龍石題銘,後由沈石友舊藏,吳昌碩為之書寫硯銘。故此硯收錄於《沈氏硯林》一書,謂之「蘭陵片石硯」。硯有原配紅木硯盒,盒蓋背部貼有「白沙村莊」四字朱紋印,此印為近代著名篆刻家錢瘦鐵所刻,為此硯舊藏者橋本關雪收藏之佐證。
此硯為民國著名硯臺收藏家沈石友舊藏,收錄於其子沈若懷所編《沈氏硯林》一書之中,名曰:蘭陵片石硯。沈石友,清末民初著名四大藏硯家之一,畢生製硯,藏硯頗豐,歿後六年之時,即1923年,其子沈若懷將其父所藏佳硯共計158方,手拓編撰成書,共分四卷,傳拓100 部。書中所收錄各式佳硯,從硯材,到文學藝術的體現,都是沈石友所藏諸硯的代表之物。其中其中既有傳世古硯名品,也有特製新款,多為沈石友親自設計,蕭蛻庵修改,吳昌碩書寫,趙古泥刊刻。
民國六年(1917 年)沈石友歿,事後不過數年,家境衰敗,平生所藏之硯,為後人散出。1928年,在錢瘦鐵的建議下,日本畫家橋本關雪花重金買下其所藏之硯大部,並輾轉運至日本。橋本關雪(1883-1945),日本著名畫家,大正、昭和年間關西畫壇的泰鬥,日本關東畫派領袖。 自1914 年起,曾30多次來到中國,並精通中國古文化。與吳昌碩,王一亭,錢瘦鐵等結為至交。1916 年,建庭園式住宅,名為「白沙村莊」,之後一直居住於此。
錢瘦鐵留日期間,在白沙村莊居住一年之多,橋本關雪所藏之物多有「白沙村莊」朱文印簽,此印亦為錢瘦鐵所刻。1945年橋本關雪過世,所藏之硯又陸續分散賣出。從橋本關雪開始收藏到如今歷經欲百年間,歷經戰火狼煙,人亦流離失所,更何況冰冷之硯石。
迄今《沈氏硯林》中所收錄的硯石,據稱存世者約五十八方,如此佳硯歷經近一個世紀的輾轉流傳,如今再次與世人相見,殊為不易!硯以銘貴,一方好硯,添上一文好銘,文人雅性躍然其上,流傳百代而不滅,這是古今文人的共鳴。石雖冰冷,但銘文暖人,品此佳硯,可與石友論詩,缶翁論墨,亦刻於一代大家楊龍石論字矣!
清乾隆 茶葉末釉海棠形雙螭龍耳瓶
尺寸:長15 cm、闊11 cm、高29.5 cm
底款:大清乾隆年製
出版:《酒井春塘氏遺愛品入札》大阪美術俱楽部,昭和四年一月,No116
來源:
- 酒井春塘舊藏
- 尚雅堂遞藏
- 日本眾名家舊藏名瓷雅玩同一收藏
此器圓唇口束頸,溜肩,扁圓形腹,圈足外撇、口至足呈四瓣海棠花形。頸兩側對飾一對螭龍耳。雍容典雅,形製秀美,構思精巧。通體皆施茶葉末釉,底落「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海棠為形, 比例協調, 盡顯線條柔和之美。「棠」諧音「堂」,有「富貴滿堂」、「金玉滿堂」之吉祥寓意。上下花口極美但製坯燒紙難度倍增,故傳世品極少。
通體皆施茶葉末釉,釉色深沈勻凈,古樸典雅。茶葉末釉,學名稱「廠官釉」,清代禦窯廠所製宮廷專屬釉色,視若「秘釉」。乾隆時期,最為精純。清代活計檔中記載乾隆皇帝曾多次過問廠官釉瓷器燒造的情況,足見其宮廷地位。
《南窯筆記》載:「(廠官窯)其色有鱔魚黃、油綠、紫金諸色,出自直隸廠窯所燒,故名。多缸、缽之類,釉澤蒼古,配合諸窯另成一家。今仿造者用紫金雜釉,白土配合,勝於舊窯」。清代寂園叟《陶雅》載:「茶葉末以滋潤,鮮明,活潑,三者為貴矣。嬌嬈而不俗。豔於花,美如玉,笵為瓶,最養目」。
此器所呈正是乾隆茶葉末釉之頂級發色,釉面平整光潤沈穩,色澤深沈靜穆,古意盎然,耐人尋味。尤贊其色澤蔥郁柔和,有悅目之效。釉色與造型宛如天作之合,相得益彰,若佳人玉立,婉約寧寂。
海棠式雙龍耳瓶僅見於雍正晚期至乾隆早期,應為唐英權陶期間的創新之作。清代宮廷茶葉末釉器物習見綬帶耳葫蘆瓶、荸薺瓶、貫耳瓶等品類,本器類造型傳世極為少見,甚為珍貴。日本靜嘉堂文庫有類似藏品。可參見《靜嘉堂藏—清朝陶瓷—景德鎮官窯之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2006 年,編號110。
本器為酒井春塘舊藏,曾與昭和4 年(1929 年)出版於《酒井春塘氏遺愛品入札》,可見此件拍品流入日本由來已久。此次由尚雅堂遞藏,尚雅堂為設立於京都的古董店,距今已有百年曆史,一直致力於東洋美術品。
清乾隆 銅鎏金白度母坐像
尺寸:高47 cm
參閱:《故宮藏傳佛教造像圖像與風格》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P360,No.156
來源:日本眾名家舊藏名瓷雅玩同一收藏。
白度母為二十一救度母之一,其像一面三目,雙手雙足心各生兩目,合為七目,因此又有「七眼佛母」之尊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此尊梳高發髻。頭戴寶冠,寶冠兩側之寶繒飄於耳後。面龐圓潤,長眉彎彎,面生三目,一目豎立,雙目俯視,雙唇微抿,嘴角上挑,儀容溫婉,莊重中蘊含慈祥。袒露上身,豐肩細腰。胸飾瓔珞,串珠顆顆分明,並飾臂釧、腕釧、足釧。左手拇指與無名指相撚,於胸前結施依印,手中持蓮莖,蓮花開於肩頭。右手結與願印,置於右膝上。雙腿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蓮花座蓮瓣飽滿圓潤。整像鍍金亮麗,人物體型優美,展現出清代造像的鮮明藝術特色。且品相完好,寓意吉祥,甚為難得。
度母一詞原本帶有『渡過輪回苦海的女神』的意味,藏傳佛教中共有二十一位度母,白度母為其中之一,相傳是藏王松贊幹布的尼泊爾妻子赤尊公主轉生而來。白度母膚白,與尊勝佛頂及無量壽佛並列為西藏三位長壽佛。其額頭及雙手掌心上多出的眼睛,意味著具備卓越的能力,可以看見世間每個角落所有受難眾生的痛苦,解決眾生痛苦困擾。
《度母二十一贊》記載觀音菩薩由其凈土向下觀望婆娑世界苦難的眾生,雖然已經救度出無數眾生,但是仍然還有許多深陷苦難的蒼生。於是心生慈悲與憐憫,忍不住在臉上落下兩滴淚珠,左眼的淚珠奇跡般的化為白度母,右眼淚珠則化成綠度母。因此,白度母常給人以優雅慈祥之感。如此尊造像,工藝考究,品相完好,氣質安祥,準確的傳遞出了和平、長壽與健康等美好的品質。
齊白石(1863-1957)《松鷹圖》設色紙本 立軸
尺幅:180 x 39 cm(約6.3平尺)
來源:金谷靜雄外交官同一收藏。
從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齊白石先後畫過很多不同幅式的松鷹圖。松鷹圖在傳統文化中多有寓意,多將松樹象徵長壽,老鷹象徵英雄,而齊白石筆下的松鷹除了以上意義外,更多了一層拙厚樸茂的生命氣息。白石老人畫松鷹無疑帶有相思之情,其家鄉湘潭一帶多松多飛禽,因此他的松鷹圖無一例外得以家鄉的馬尾松作為背景,為了襯托鷹的剛健之美將松與鷹並置,松樹本身具有一種挺拔不凋的品質。松鷹圖不僅體現著陽剛的力量,還洋溢著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在此幅雄鷹圖中,虬曲的松幹和細密的松針,均以帶有篆書筆意的線條徐徐寫出,線條剛強又不乏韌性,畫家以過人筆力表現出了松樹蒼勁的風姿。畫幅中端一隻雄鷹靜立在松枝上,側身回眸,遠矚前方,使人感受到一種獨立蒼茫有所思的英雄孤傲之氣。
鷹之造型寫實,喙、眼睛及爪以勁健的墨線勾出,喙尖銳而彎曲,帶有利鈎的趾爪十分有力。身體和羽翼全用水墨點厾寫之,表現出羽毛的層次感和質感。整幅章法穩中有變,筆道厚實,墨氣蒼潤,造型拙中見巧,充分展現出了雄鷹的霸氣。
齊白石畫松鷹體現著力量,有時還洋溢著對英雄的渴望頌美之情。但老人筆下的松鷹,從來不一味強悍,而總是在強悍中含著清峻,颯爽,和某種程度的孤獨感。此外,白石老人特別用情於勾畫那些尖細的松針,它們繁密,修長,似有風動,如聞濤聲。不因寄寓崇高之意而淡化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與真實感,這便是齊白石極為引人注目的藝術特色。
楊沂孫(1812-1881)《篆書菜贊四條屏》水墨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光緒三年(1877)作
尺幅:173 x 46cm (約7.2 平尺,共4條)
來源:東京某藏家同一收藏。
此次東京中央徵集的楊沂孫《篆書菜贊四條屏》,從落款中可知書於光緒三年,即1877年,此時的楊沂孫64歲,可知此作為其晚年心手相合之作。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同1877年所書《篆書專己端慤八言聯》的風格,用筆,結構氣韻都極為相似,皆為其晚年力作,但東京中央此次所徵集的為楊沂孫的四條屏,作品規格更大,字數更多,因此相較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八言對聯,此作所表現的內容更為豐富。
值得注意的是,此四條品中所鈐「歷劫不磨」之印,楊沂孫常常在自己得意之作上加蓋此印,正如他自己所說「吾書篆籀與鄧石如相頡頑,得意處或過之,分隸則所不及。」可見楊沂孫對自己篆書是極為自信,而此作也是得到其自身認可的極為成熟,精彩,難得的篆書作品,實在是不容錯過。
楊沂孫《篆書八言聯》 (1877年作,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次拍賣 楊沂孫《篆書菜贊四條屏》之一
齊白石(1863-1957) 《有色有香》設色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1925年作
尺幅:141 x 40.5 cm(約5.1平尺)
來源:日本重要藏家同一收藏。
此作所畫題材與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齊白石繪畫精品集》中所收錄的齊白石晚年變法之後的作品《柿子圖》極為相似,兩幅作品中都可看出齊白石善於運用墨彩深淺、濃淡的特點,並能精準表現所畫對象的質感。
齊白石在談到自己的藝術追求時,喜用「天真爛漫」、「縱橫歪倒」、「顛倒縱橫」等字句,說明他要表現的,不是那種正經雍容的士大夫味道,而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這種教化之外的野趣,在此作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文人藝術具有的高尚內容與修養,以及它的擬人化,民間藝術的質樸,強健,純真,詼諧的要素,全部都融進了作品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此作可謂是極為精巧成熟的齊白石變法作品。
而此幅有色有香圖中的題跋,不僅僅書法造詣極高,題跋中所表達的思想和觀點,更是彌補了學界對齊白石研究的不足之處,為現代學者研究齊白石的變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亦使得齊白石的繪畫思想和變法有跡可循!因此,請慧眼如炬的各位藏家朋友一定把握機會,千萬別過此件經典的齊白石大作。
柿子圖《齊白石繪畫精品集》26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10月
本次拍賣 齊白石《有色有香》
王鐸(1592-1652) 《行書詩軸》水墨絹本 立軸
創作時間:辛巳(1641)年作
尺幅:177 x 49 cm(約7.8平尺)
來源:某日本書法家同一收藏。
此次東京中央徵集的王鐸《十月鄉書斷行書詩》立軸,從落款中的「辛巳春書於懷州」可知,此作是王鐸於崇禎十四年(1641)在懷州所作,此時正是崇禎末年,王鐸書風轉變時期。這一年王鐸因雙親病故,歸鄉安葬雙親,後居於懷州服喪。同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正橫掃中原,關外的滿清勢力也迅速壯大,明王朝出在風雨飄搖之中。
面對國家和家庭的巨大變故,王鐸書「十月鄉書斷,客心不自知,戰氛頻冀野,冷氣接吳陲」之語,表達出對世事的無奈。整件作品的結字在平正中求其變化,用筆厚重,線條轉折圓勁而有力,方中帶圓,圓中有方,線條的起筆,收筆,轉折盡量圓潤飽滿,可謂筆筆精到,下筆之前做到了肯定自信,斬釘截鐵,力透紙背,字字壓得住紙。
在此基礎上調整狀態再行筆,線條時有細微的停頓,方向變化與圓潤的轉折,拉伸與縮短空間,並有速度快慢的變化,作品中不難看出王鐸書寫的每一個筆畫大多通過一波三折或幾個細小動作完成,這樣的線條在視覺上是運動的,富有極強的動感和生命力。
作品整體出規入矩,字與字之間佈局和諧,雄健悠肆,骨力暢達,神采飛揚且瀟灑自如,可以看出王鐸處理空間結構的能力是一流的,對字形結構的處理也極為敏銳,具有極強的造型能力,此作可說是王鐸行書代表之作。
此作與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王鐸《行書五言詩》立軸同書於崇禎十四年(1641),書風極為相似,用筆蒼勁,章法整然。但本作在「書」、「自」、「戰」、「氣」、「頻」等多個字上做了漲墨的處理,使得作品整體所表現的內容更為豐富。
王鐸精湛的書法藝術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與創新,不論是從其書法形式,內部造型,還是字形姿態,幾乎無一字不美。而他的用筆方式,線條形態,造型方法,章法編排以及其獨特的漲墨運用都是前所未有,而這些特徵皆在此次東京中央徵集的王鐸行書立軸中得以展現,此作實為難得,罕見的王鐸行書作品,如錯過實屬遺憾。
王鐸行書五言詩立軸(1641年作,遼寧省博物館)
本次拍賣 王鐸《行書詩軸》
藍瑛(1585-1664)《林塘詩思》水墨絹本 立軸
創作時間:乙未(1655)年作
尺幅:174 x 47.5 cm(約7.4平尺)
來源:九州某重要藏家同一收藏。
注:漢學家江馬天江(1825-1901)盒跋觀款
熟悉的人或許知道,「以隸書題名,行書做款」,是藍瑛畫作中一直以來的習慣的標準畫作方式。如台北故宫收藏了一件同樣以「詩思」為畫名的藍瑛巨作《藍瑛秋亭詩思山水》,也是以同樣方式題名。兩幅巨作比較之下不難發現,除了剛剛提及的落款方式相同之外,兩者在字形上,畫面經營上都如出一轍。應實為藍瑛之手筆無誤。且據畫風成熟度推測,兩件巨作畫成的時間應相差不遠,皆是中晚年的作品。
二件作品「詩思」文字之比對
畫風方面,二者在施色方面雖略有不同,但細觀近景樹木的鉤枝法及遠景山石的皴筆可以推測,應都是以元代大家倪瓚為依歸的。本次東京中央拍賣2023年春拍《藍瑛林塘詩思山水》的款識中也有提到:「法迂叟畫」,周知倪瓚亦號倪迂、迂叟,所以是可以說得通的。
從上述二作也可以發現,藍瑛的山水畫以師法元人筆意的居多,例如《林塘詩思山水》,山石筆法雖師法倪瓚汰繁取簡,然而又有如王蒙剛健的山體輪廓。因此,呈現出來的層次比王蒙還要秀潤清新,比倪瓚來要剛健雄強。
最後,此次東京中央此件《林塘詩思山水》,除了繪畫本身,在鑒藏家方面也給了我們一個小驚喜。根據桐木盒內的題盒,可以知道明治時期的著名漢學家江馬天江曾經過眼此幅作品。江馬天江(1825-1901),本名下坂聖欽,字永弼,號天江,俗稱正人,師承江戸時代後期的漢詩人梁川星巖。江馬天江除擅長文學詩詞外,於書畫鑑定,中國古物鑑定方面也被時人譽為絕對的權威。例如,現今藏於野崎家塩業歴史館的清沈桂「龜鶴坳詩画冊」,即有江馬天江的題簽與題跋,可見當時江馬天江鑑定的地位之高,可為當時的貴族掌眼。
總而言之,此幅《藍瑛林塘詩思山水》有江馬天江這樣大鑑定家的「題盒」,相當於是給予一份完美的保證書,那肯定是為這件藍瑛的作品大大的加分了。
東京中央拍賣2023年春拍《藍瑛林塘詩思山水》
台北故宫藏《藍瑛秋亭詩思山水》
鄭板橋(1693-1765)《行書詩文軸》水墨紙本 立軸
尺幅:175 x 92 cm(約14.5平尺)
來源:日本重要藏家同一收藏。
注:日本著名漢學家速水一孔(1897-不詳)曾鑒藏並題簽。
此件鄭板橋行書中堂正是參以隸書,楷書,行書三體,用筆渾厚卻不失靈動,其間碑意雜糅,大膽突破形式法度,形成奇崛簡峭之風格,可謂其代表性的書法作品。作品上鈐有「濰夷長」,「鄭燮印」,「丙辰進士」三印。鄭板橋於乾隆元年(1736)45歲中進士,可知「丙辰進士」之印應於1736年之後啟用。
而此幅中堂,擺脫了早期的生硬感,筆畫粗細長短,墨色濃淡相間,字形大小不一,錯落有致;隸書的圓潤厚重,行書的活潑飄逸,草書的縱逸奔放,在此作中達到了高度的和諧。正如盒跋上所附速水一孔對此作的評價一樣,此可謂板橋畢生健作也。
鄭板橋堅貞的氣節和豁達的性情同樣反映在此作的內容之中,如其所書「四十年來海上游,水清魚見不吞鉤。釣竿砍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鄭板橋一生為官則勤政爱民,恪守清廉,去官則寄情翰墨,曠達灑落。他的憧憬和追求,以及其強烈,豐富和真摯的情感,皆在此作中表露無遺,乃不容錯過的傳世逸品。
本次拍賣 鄭板橋《行書詩文軸》
鄭板橋《行書詩軸》1752年作(紙本,濟南市博物館藏)
吳昌碩(1844-1927)《竹林七賢圖》水墨綾本 立軸
創作時間:甲寅(1914)年作
尺幅:140.5 x 40.5 cm(約5.1平尺)
來源:日本重要藏家同一收藏。
此幅吳昌碩山水人物畫竹林七賢圖,筆筆寫意,成竹在胸,筆力抗鼎,重厚樸拙,大氣磅礴之勢,可居、可賞、可游、可品。既有山巒岩石的嶒峥,又有深山小橋的清泉,濯古出新,雅緻逸然,隱現坐擁山林之高逸情懷。畫中青峰高聳,古木蒼翠,丘壑縱橫,飛泉流瀑,遠處山色空累,近處疏林明堂,青石小徑,高士駐足山腳,描繪出了閑逸幽居的生活美景。實為一幅難得的古意之作。
吳昌碩(1844-1927)《竹下隱士圖》水墨綾本 立軸
創作時間:甲寅(1914)年作
尺幅:140.5 x 40.5 cm(約5.1平尺)
來源:日本重要藏家同一收藏。
此作,吳昌碩化筆為刀,在紙面中雋刻出具有金石味的山體,更描繪出了閑逸幽居的生活美景。蒼勁峭峻的皴法,高度提煉了江南山水特具的清麗秀色。潤潔滃郁的墨法,包裹着天地的靈性;紙移景換的構圖,源自他胸中的萬壑千川;畫、印、詞、書,四美一通的精妙契合,寄懷了詩心文膽般的文學內涵。
畫面清新雅逸,運筆健碩,獨標風骨,氣格清新雅逸。由於其在書法上的獨特造詣,故其繪畫多融入篆籀筆法,將書法、篆刻之行筆、運刀、線條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韻味的獨特畫風,筆墨恣肆雄奇。此作可謂是吳昌碩傳世山水人物畫中極為代表性的作品。
佚名《花竹戲禽圖對屏》設色絹本 立軸
尺幅:112 x 53 cm(約5.3平尺,共兩條)
出版:《KaikodoJournal》,懷古堂出版,1997年,p.152-153
展覽:紐約懷古堂,「Among Flora and Fauna」,1997年9月18日
來源:紐約懷古堂舊藏。
石濤(1630-1724)《翠微山水圖》水墨紙本 立軸
創作時間:丙寅(1686)年作
尺幅:317.5 x 136 cm(約38.9平尺)
來歷:紐約佳士得拍賣,1990年5月31日,Lot.144。
周臣(1460-1535)《文星十八學士圖》設色絹本 立軸
尺幅:241 x 188 cm(約40.8平尺)
來歷:紐約佳士得拍賣,1990年5月31日,Lot.82。
Mr. Doodle《Spikey》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19年
尺幅:214.5 x 212 cm
來源:Anzai Art Office
展覽:東京The Anzai Gallery,「Doodle Tokyo」,2019年8月15 - 18日
Mr. Doodle塗鴉先生,1994年生於英國肯特郡,這位常人眼裏「不太正常」的藝術家自小就喜歡塗鴉,從家裏的沙發到當地快餐店和學校,充滿著Doodle自己的塗鴉。而他為自己所取的筆名doodle,就意為「漫無目的地設計」或「心不在焉地繪畫」。
Mr. Doodle可謂構建了一個全新的視覺體系,也有人戲稱為是塗鴉意麵風格,那就是他的「Doodle World」(塗鴉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通過那些無限蔓延而有密集的卡通形象,呈現其與眾不同的藝術觀,萬物皆可DOODLED。我們在Doodle的作品裡看到的是淘氣小孩般的惡作劇和天真感,是一個充滿自由,無憂慮的世界。而他紅髮綠眼的外型也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英國傳說中的淘氣小精靈皮克希(Pixie)。他的作品裡我們不會感受到惡意,沒有隱喻,也不帶任何複雜的政治化潛台詞。
本次為各位藏家特別推薦的作品「Spikey」,創作於2019年。這件作品中,Doodle維持了其2019年創作巔峰期的風格,看似隨意實則嚴謹的構圖、流暢的線條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圖案。他一筆到底的塗鴉意麵風格。黃紅配看似簡單的色彩構成平衡了作品整體較為飽滿的畫面,為之增色不少,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位年輕藝術家總是帶著誇張漫畫般的表情,如同從卡通世界中走出來的角色。當然他也從未忘記創作帶給他的樂趣。一雙手,一隻馬克筆,沒有限製地率性塗鴉,就創造出只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
小松美羽《Two Dragon Roaring》丙烯 畫板
創作時間:2017年
尺幅:130.2 x 162 cm
展覽:台北 白石畫廊,「MIWA KOMATSU: Spiritual Guardians」,2017年12月2日 - 2018年1月7日
緬甸無燒紅寶石(鴿血紅)配鑽石項鍊
天然紅寶石(橢圓形及墊形)總重約59.02克拉,梨形鑽石共重約16.76克拉,圓形鑽石共重約5.44克拉,馬眼形鑽石共重約2.07克拉,18K白金
總重量:約89 g
長度:41 cm
附古柏林證書編號 22061172,產地緬甸,無燒,鴿血紅
瑰麗奪目的紅寶石項鍊共具有59顆紅寶石,每顆約達到1克拉,產地為紅寶石傳統礦區 - 緬甸,經鑑定後部分達到「鴿血紅」級別,擁有深邃而濃郁的色調,項鍊以18K 白金做基調,襯托出反射明亮璀璨火彩的緬甸紅寶石以橢圓形及墊形切割,配以各種花式切工鑽石使項鍊設計增加不同層次,細看項鍊上的鑽石有梨形、圓形及馬眼形,堆疊出突顥女性頸部的優美線條。
翡翠鑽石吊墜
天然翡翠(蛋面)總重約238.25克,18K白金
長度:約 27.76 x 23.63 x 8.92 cm
附香港玉石鑑定中心證書編號 SJ 216628
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黄金,可謂黃金有價玉無價。玉之美者,玉也。賞玉在於其色澤均勻,質地細膩,晶瑩鮮麗。與璀璨閃爍、艷麗奪目的寶石相比,玉石顯得更為含蓄,平和且溫潤。翡翠屬玉,源自鳥名,其羽毛鮮艷,顏色千變萬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當中玉石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古往今來,從古代皇室至現今權貴,傾倒於玉的魅力。但是,高品質翡翠的產地稀少,且供不應求,以致翡翠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翡翠論色、透、形、質,微微的燈光映照在翠綠鮮嫩的翡翠鑽石項鍊及翡翠鑽石戒指上,突顯那飽滿圓潤的蛋面打磨,顯得份外水靈。翡翠鑽石項鍊的總重約達到238 g,配襯水滴形及圓形鑽石,以18K白金鑲托。主翡翠顏色鮮綠,色正為濃豔而不俗,均勻的分佈在圓潤的蛋面上;燈光映照下的透明度足,主翡翠淨度高,細看質地細嫩且帶有光澤,令人愛不釋手;蛋面形狀經典,對師傅的打磨技術要求高,磨工細緻均勻,厚度適宜與透明度息息相連,一分一寸都有其講究之處,簡單中見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