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豐洲市場日前舉行年度新年拍賣,結果一條重達276公斤的藍鰭吞拿魚,以JPY 2.07億(HK$1,020萬;NT$4,280萬)成交,乃1999年有紀錄以來第二高的成交價。
若然我們把投得這條巨型藍鰭吞拿的價錢,放諸藝術市場裡,我們能夠買到甚麼?
重達276公斤的巨型藍鰭吞拿,以JPY 2.07億成交
這條巨型藍鰭吞拿已運往東京的壽司店,準備奉客
讓我們先由豐州市場的新年拍賣說起,這項年度盛事,以往在遊客必到的築地市場舉行。2019年,築地市場關閉後,拍賣地點便遷移至豐洲市場。每年以最高價成交的吞拿魚,被冠以「日本一」的稱號。
今年的「日本一」由水產批發商「山幸」代表餐飲集團Onodera Group投得,並於集團旗下餐廳奉客。據悉,集團旗下位於銀座的壽司店已預約爆滿,每位顧客可以JPY 1,160的價錢享用,每人限點兩件。
木村清過往多次投得「日本一」
目前「日本一」的拍賣紀錄,於2019年創下,一條重278公斤的藍鰭吞拿以JPY 3.3億(約HK$2,400萬;NT$9,200萬)成交,由「吞拿魚之王」木村清(Kiyoshi Kimura)投得,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隨後數年,由於新冠疫情來襲,人們減少外出用餐,餐廳大灑金錢競投巨型吞拿魚的意欲亦減低。隨著社會復常,新年拍賣的競投氣氛及成交價亦逐步上升。
2023年,「日本一」的成交價為JPY 3,604萬。及至2024年,成交價升至逾JPY 1.14億。去年的「日本一」藍鰭吞拿魚重238公斤,同樣是由餐飲集團Onodera Group投得。
奈良美智《生命之泉》漆 氨酯 玻璃纖維 發動機 水
創作時間:2001/2014年
尺寸:175 x 180 x 180 cm
成交價:HK$10,130,000
拍賣行:香港富藝斯
專場:現代及當代藝術晚拍
拍賣日期:2024/11/25
最後回答文首的問題,若然我們把投得「日本一」的價錢放諸藝術市場,能夠買到甚麼?
筆者從2024年香港秋拍入手,找到兩件價錢相約的東瀛當代藝術。一件是奈良美智雕塑《生命之泉》,這件呈現出小孩流淚的動態雕塑,2024年11月在香港富藝斯以HK$1,013萬(NT$4,220萬)成交。
此作創於2001年,乃奈良從德國回歸日本後的創作,亦是他唯一一件的機械作品,標誌著藝術家創作實踐中的重大突破和關鍵轉變。奈良透過孩童形象喚起童年的純潔,同時表達出步入成年時伴隨的痛苦、悲傷和孤獨等難以言表的情感。
水流的持續流動使作品保持運動狀態,喚起生命之水作為再生象徵的理念。通過在作品中運用技術和動態,奈良將觀眾與裝置的互動方式從被動觀察轉變為主動參與,鼓勵觀眾思考自己的童年經歷,可謂超越了傳統靜態雕塑的界限。
石田徹也(1973-2005)《運輸帶上的男人》壓克力 木板|藝術家拍賣紀錄
創作時間:1996年
尺幅:145.7 x 103.2 cm
成交價:HK$10,013,000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專場:現代與當代藝術
拍賣日期:2024/12/3
另一件則是石田徹也大尺幅超現實畫作《運輸帶上的男人》,此畫2024年12在香港邦瀚斯以HK$1,001.3萬(NT$4,200萬)成交,寫下這位東瀛藝術家的拍賣新高。
石田徹也30餘歲便撒手人寰,留下的作品不多。他筆下的人物,經常都是穿戴整齊的上班族,卻被禁錮於冰冷無情的機械之中,或與無生命的建築相結合,以此揭示人們為生存所做的無奈選擇,仿佛變成了半人半機械的行屍走肉。
創作於1996年的《運輸帶上的男人》,呈現出日本在「失落的十年」經濟困頓下對「人」的影響。畫中描繪西裝革履的男人們,由上而下斜躺在手扶梯上。他們有著相同的表情和姿勢,蒼白沒有血色的臉,閉著的雙眼與雙唇、與無力下放的手臂,讓人感受不到他們到底是人類還是機器。
若然各位讀者手上擁有HK$1,020萬,大家會選擇購下巨型藍鰭吞拿,還是兩位東瀛藝術家的精彩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