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進入倒數階段,新任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台稱強生)祭出新政策 - 設立10個近似香港或新加坡模式的「免稅自由港」,促進貿易和增加就業,以振興脫歐後令人擔憂的經濟。在野工黨則反對此舉,認為「自由港」只會淪為富豪儲藏「藝術、古玩、珠寶、名酒」的避稅天堂。究竟對英國經濟來說,自由港是靈丹還是毒藥?
約翰遜計劃設立近似香港或新加坡模式的「免稅自由港」
約翰遜政府提出設計最多10個「自由港」(Freeport),貨物將簡化入口手續和免徵關稅,進駐公司亦將受惠於極低的利得稅、商業稅率、以及較寬鬆的法規管制。英國各地的港口、機場都能申請成為「自由港」,預期最快來年春天起實行,暫時的候選地點包括利物浦(Liverpool)、貝爾法斯特(Belfast,北愛首府)、提賽德(Teesside,位於英格蘭東北部)。
執政保守黨表示,「自由港」將刺激英國經濟,帶來數以千計就業機會,就像倫敦碼頭區(Docklands)的成功例子一樣。碼頭區曾經是全球貿易、交通的重要樞紐,惟二戰後步入衰退。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台稱柴契爾夫人)執政期間,革新規劃碼頭區,令之重生,成為新興的國際金融城 - 大家熟悉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
「自由港」並非約翰遜創立的政策。早在2016年,時任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就提出設立「自由港」,以在英國脫歐後加強和世界各地的經濟貿易聯繫。2018年,顧問公司Mace的研究聲稱,若果在英格蘭北部成立7個「自由港」,每年將能為英國帶來£90億(HK$860億;NT$3,400億)經濟效益,並創造近15,000個職位。
金絲雀碼頭如今已是新興的國際金融城
反對派則不以為然。在野工黨認為「自由港」只會淪為富豪儲藏藝術、古玩、珠寶、名酒的避稅天堂。英國亦有智庫質疑「自由港」的構思,認為這項政策只是「重新分配」當地的經濟活動,真正效益其實不多。
儘管反對說法有論據,但「自由港」確實在全球有不少成功例子。香港藝術市場之所以如斯蓬勃,在世界佔一重要席位,「自由港」優勢功不可沒。至於中國內地,在北京、廈門、上海等地成立概念近似的「保稅區」,亦相當成功的促進了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舉辦《巴塞爾藝術展》的邁阿密(Miami),其類似的「外貿區」同樣見效。
今年公佈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指出,「儘管英國脫歐帶來政治不確定性,英國2018 年銷售額表現相對強勁,英國藝術品交易對象主要來自非歐盟體系。在銷售額上揚8%至略低於140億美元的情況下,英國重新回到世界第二大市場位置,占有率達 21%……」若果有「自由港」相助,英國藝術市場或許就能進一步上揚。
英國藝術市場去年回勇
與此同時,歐盟正加緊規制歐洲各地的「自由港」。歐洲議會去年發表報告,指這類「自由港」促進了洗黑錢及逃稅等非法活動。英國脫歐後,如果真的成立「自由港」,相信將能吸納希望避開歐盟監控的客源。
英國脫歐期限是今年的萬聖節 - 10月31日。不過這趟渾水一直一拖再拖,延期再延期。英國是否真的能在今年脫歐,脫歐最終是「硬」是「軟」,皆是未知之數。「自由港」能否帶領英國走出脫歐陰霾,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