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前£4賤價售出 梵高早期畫作HK$1.3億高價成交

荷蘭博物館抗疫閉館期間,遭賊人光顧偷走梵高早期畫作《春季時的尼嫩鎮牧師宅邸花園》,震驚全球。原來本月早前,一幅曾經以4超低價成的同時期梵高作品,在老牌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以€1,500萬(HK$1.3億;NT$5.1億)易手。以下為大家交代這個從「明珠蒙塵」到「鋒芒畢露」的故事。

編按:梵高畫作失竊案,請參閱《荷蘭博物館因疫情關閉 賊人闖空門偷梵高畫作》


梵高《站在農舍前的農婦》

油畫名為《站在農舍前的農婦》(Peasant Woman in front of a Farmhouse),專家猜測原屬於一位荷蘭農夫。當時(1883年-1885年)梵高搬回荷蘭小鎮尼嫩(Nuenen)與父母同住,偶然會向這位農夫購買油漆。梵高在書信經常跟弟弟Theo提到,自己欠下這位農夫的債務,所以偶然會拜託對方把畫作掛在店裏。如果順利賣出,就用作抵銷債務。

梵高死後40年後(1929年),《站在農舍前的農婦》從荷蘭轉輾來到英國。一位客人拿著這幅畫作,向英國農民福爾摩(John Holme)提出以物易物的請求,希望以油畫換取農產品。福爾摩欣然接受,並把它掛在農場。

1967年,這幅塵封38年的油畫被福爾摩的兒子取出,送到拍賣會去。然而,這個拍賣會並非正規的藝術拍賣,而是由一間提供牲畜拍賣服務的公司主持。不出所料,當時無人發現油畫是梵高作品,最終以賤價£4成交。再好的作品,若遇不上伯樂,亦只有淪落如斯下場。


1883年-1885年,梵高與父母同住在荷蘭

翌年,油畫終尋得伯樂,是一位英國廣播公司(BBC)員工,在倫敦古董店發現這幅畫,並留意到畫作右下角有梵高簽名,但店主當時以為這只是同名畫家作品。最終,這位員工還是相信自己的直覺,以£45買下作品,再交由藝術史學家鮑尼斯(Alan Bowness)鑑定。

鮑尼斯委託研究人員以X光掃描作品,發現《站在農舍前的農婦》之下藏有另一幅畫作,事實上,與梵高在1884年的創作非常相似。梵高與父母同住在荷蘭的時候,就有重複使用舊畫布的習慣,以節省創作成本。


畫作右下角有梵高簽名

經過鑑定,《站在農舍前的農婦》確定是梵高在1885年創作的作品,油畫終尋得知音人,正式踏上正規的藝術拍賣場。在1970年至2001年期間,它曾多次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亮相。

1970年:紐約蘇富比拍賣上拍,荷李活電影製作人以US$11萬購入

1983年:紐約蘇富比上拍,美國私人收藏家以US$39萬購入

1985年:倫敦蘇富比上拍,加拿大私人收藏家以£26萬購入

2001年:紐約蘇富比上拍,美國私人收藏家以US$171萬(HK$1,300萬)購入

2001年以後,油畫甚少出現在公眾視線,僅於2010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展出。早前,倫敦畫廊Dickinson在歐洲藝術博覽會展出油畫,並以高價€1,500萬(HK$1.3億;NT$5.1億)成交

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成立於1988年,公認是世界上最頂級的藝術與古董博覽會,雲集全球最頂尖的藝術、珠寶和古董商和收藏家。今年荷蘭TEFAF原定於3月7日至15日,在荷蘭馬斯垂克展覽和會議中心(MECC)舉行,但因一名參展商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故藝博會於11日提早完結。


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公認是世界上最頂級的藝術與古董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