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雅地解決文物拍賣風波?還看佳士得「皿方罍」案

西周青銅器「虎鎣」在英國拍賣一事,惹起中國大陸政府強烈譴責,在拍賣界掀起不少風波。其實文物拍賣,絕對可以處理得更得體,更優雅。就好像佳士得的絕世青銅器 -「皿方罍」。


皿方罍器身

皿方罍,形制厚重、雄偉堂皇,鑄工精湛,有「萬罍之王」之稱,在中國古青銅器當中絕對是霸者。器身早年就流失至海外,輾轉經盧芹齋、姚昌復(紐約通運公司總經理)、等多位名古董商及藏家之手。至於器蓋,一直在湖南省博物館手上。


傳奇古董商盧芹齋

2001年,皿方罍器身亮相紐約佳士得春拍,在收藏界惹起軒然大波。志在必得的包括上海博物館和保利拍賣行,惟此斷代商末周初的青銅酒器最終由法國藏家以US$924.6萬的天價奪得,當時刷新亞洲藝術品在國際市場的拍賣紀錄。

13年後,皿方罍再登紐約春拍,已是中國大陸崛起之時。中方今次有備而來,先由湖南省博物館致函佳士得,再由湖南省私人收藏家提出共同洽購。


身蓋合一的皿方罍

拍賣前一日,雙方達成協議,皿方罍器身由湖南省博物館收藏,永不上拍,價格據悉為與估價相約的US$2,000萬。同年6月,皿方罍回歸中土,身蓋合一,成為一時佳話。

如斯辣手的問題,就靠佳士得漂亮的這一手輕鬆解決,既贏得名聲掌聲,又促成文物歸故土的美談,買賣雙方亦是十分滿意。

至於「虎鎣」風波的英國拍賣行,可能因為規模小,進軍內地市場與之無關,故認為無需理會大陸政府抗議。不過惹上「強行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惡名,將來會否令賣家貨主卻步?買家會否在巨大壓力下,最終又決定反悔,結果不只是生意沒了,又連累貨主?鬧出如此風波,買家要是反悔,現藏家又如何再次出售此器呢?

按廣東話諺語,很可能是「執到粒糖,跌咗間廠」- 即是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