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張丁元專訪 細說草間彌生巨幅三聯作《芽》鑑賞之道

東瀛「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巨幅三聯作《芽》,將於5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隆重舉槌,估價HK$2,000萬 - 3,000萬(NT$8,000萬 - 1.2億),成為本季香港拍賣周焦點所在。

早前我們深入這間龍頭拍行的倉庫重地,率先拍下畫作真身,並獲業界首屈一指的張丁元(佳士得亞太區二十/二十一世紀藝術部主席),親身闡述這幅博物館級作品的鑑賞之道。


張丁元(佳士得亞太區二十/二十一世紀藝術部主席)


草間彌生《芽》壓克力 畫布(三聯作)

創作時間:1987年
尺幅:194 x 130 cm(每聯);194 x 390 cm(整體)
估價:HK$20,000,000 - 30,000,000

拍賣行:佳士得香港
專場: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4/5/28


這件作品的創作名字叫《芽》,是種子發芽的芽,一個單字。在意義上,應該像是一個種子或是一個蝌蚪,代表生命的一種繁盛、豐富,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意思。代表一種眾生,也代表着單一。

這張畫具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方式來去欣賞,是一張非常難得的作品。草間彌生曾說:「我們都是一個點微小的點,尤其在這個自然宇宙之間。」這張完成於1987年的三聯屏作品,彷彿地也在表達了這個觀點。

我們在觀看這張作品的時候,其實可以用一種群像的方式來看。它像是一個地圖上有個聚落有致、疏密有致的一個繪畫方式。

每一個人就如草間彌生說,我們都是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微小的點。就像我們的星球,也是在宇宙裡面的一個點。


1987年的草間彌生

你會發現每一個點,每一個蝌蚪狀,象徵意義上,都代表著一個人。每一個白色的蝌蚪狀的造型上,有非常清楚,單一性的刻畫,像一個人的個性一樣。所以這種是像芽一樣,每個人每棵植物生長起來都是差不多,像人長大成熟也差不多。

但是每個人的個性未必一樣。所以當仔細看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個點的運用方面都不太一樣,就像每個人物的一種描寫,就像一個肖像。

欣賞這張畫時,有一個特點。雖然它只用上很簡單的白色跟紫色兩種顏色,但是在觀賞上,卻有一些其他畫作沒有的特別效果。比如說,你在看這個白色蝌蚪狀的造型,持續大概十秒鐘,在看到底色的深紫色的時候,會出現一種殘影的現象,這個部分在其他作品比較少見。


張丁元指出,持續細看畫作細節,會出現一種殘影現象


草間彌生《人類的意象》(三聯作)|1987年作|香港M+博物館「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顧展展出

這張畫有個特殊的背景,它剛好是在草間創作比較旺盛的時間繪畫,然後也得到了美術界的肯定。草間當時必須往返於紐約跟日本,所以在旅費上、時間上花費比較大。

她在經濟、旅費非常拮據的情況之下,請了一位收藏家,說拿這張作品,這個經費當作贊助她到紐約的旅費、生活費。因為這段關係,就讓當時一個日本的畫廊老闆收下了這件作品,同時贊助了她繼續創作。

通常像《芽》這樣的三聯屏作品,都是為美術館創作,像香港M+藝術館就有一張接近差不多,也是在87、89年前後的一個三聯屏作品。一般在收藏家的藏品裡面,我們比較少看見。即使我們從草間的畫冊裡面去尋找,數量也是相對比較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