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小島 X 藝術節 = 港版瀨戶內藝術祭?

香港政府在2018年宣布撥款HK$2,400萬(NT$9,332萬),在西貢外島鹽田梓舉辦「鹽田梓藝術節」。消息公布後,多間媒體以「港版瀨戶內」形容這個藝術節。的確,鹽田梓和瀨戶內海地區有不少共同點,同樣是在偏遠小島舉辦藝術展;亦曾面對人口流失的問題,但兩者舉辦藝術祭的目的大有徑庭。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宗旨為「海之復權」,讓年輕人口回流,重建當地社區;鹽田梓藝術節則旨在把鹽田梓打造成開放式博物館,向遊客宣傳島上逐漸消失的傳統文化。鹽田梓藝術節的概念類似「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根源自1937年,法國人談論的「大眾傳統藝術」(art et tradition popularies),強調自然、傳統文化和社區參與。


鹽田梓藝術節其中一件藝術品《鹽光之所》


上圖為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必去的地標——草間彌生的黃色南瓜

鹽田梓碼頭上的一組裝置藝術《歸家》,作品波浪形的框架參考鹽田梓的地形,作品發出的聲音模仿以前鐘聲


鹽田梓碼頭旁的裝置藝術《波浪·行雲》,藝術家把兩顆被颱風「山竹」吹倒的島上老樹,重新塑造成雲和海浪的形狀

西貢鹽田梓擁有接近300年的歷史,是一個融合天主教和客家文化的小島。島上的原住民曾以曬鹽維生,但隨著城市發展,島上曾一度荒廢成雜草横生的廢墟。後來,部分村民回流,在島上進行鹽田復修工程,嘗試還原傳統的曬鹽方法,於201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

除了鹽田復修工程外,屹立在山丘上的聖若瑟小堂亦獲聯合國的認同,獲頒優良獎(Award of Merit)。早在19世紀中期,已經有外籍傳教士到島上傳教,並在1857年全島居民歸信天主教,所以鹽田梓雖是客家村落,但是島上並沒有廟宇或祠堂。


上圖為復修後的鹽田


鹽田目前只能生產少量的鹽


上圖為復修後的聖若瑟小堂

為配合島上的氛圍,不少作品主題都是圍繞宗教或鹽。為期3年的鹽田梓藝術節以「天、地、人」為主題,由本地機構「文化葫蘆」策展。今年的主題是「天」,文化葫蘆邀請多名本地藝術家、學生,和鹽田梓村民一同創作17組作品,作品分別散落在島上的角落。

坐立在舊聖若瑟小堂遺址的《成聖之牆》,設計概念來自遺址中的牆,使用不鏽鋼製作的牆,跟藝術品後的磚牆作對比和呼應。藝術家龔翊豪亦製作一張座椅供人休息,讓人感受遺址幽靜的氣氛。另一件藝術品《五·二·九》則是由幾位學生合作完成,作品中的「五」和「二」代表聖經故事中孩童奉獻的五餅和二魚、「九」則代表客家人傳統禮俗的「九大簋」。

至於《鹽·光折射》和《鹽光之所》這兩件藝術裝置,形狀都是呈正方形,但是創作理念大有不同。前者展現3種元素,分別是「天」「鹽」(形狀模仿鹽的結晶)和「村民」(作品上刻有村民的記憶和寄語);後者則是探討自然和科技的關係,研究使用電腦數值控制技術(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以鹽做一個雕塑,並開放給觀眾或村民使用。


龔翊豪,《成聖之牆》


龔翊豪,《成聖之牆》


羅嘉雄、梁海銘、馮詠嘉、王哲行、黃愷澄,《五·二·九》


黃德明,《鹽·光折射》

黃德明,《鹽·光折射》


何文聰,《鹽光之所》


何文聰,《鹽光之所》


鹽田梓藝術節

展期:即日至29/12/2019
地點:西貢鹽田梓
時間:
10:30am - 5pm(周一至周四)、
9:30am - 5pm(周五至周日、公眾假期及24/12/2019)
交通資訊:除了已登記的導賞團參加者外,訪客亦可自行購買船票,乘搭街渡渡輪來往西貢市及鹽田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