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當代藝術市場旗手 寺瀬由紀:亞洲收藏家正在國際舞台創造潮流

在亞洲當代藝術市場,寺瀬由紀(Yuki Terase)絕對是一個叱吒風雲的名字。奈良美智、草間彌生、劉野等無數亞洲藝術家,皆於她主理的拍賣打破成交紀錄。

可是來到今季香港晚間拍賣,領銜藝術卻十居其九是西方大師作品,包括勢將刷新紀錄的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抽象巨作、首度登陸亞洲的培根(Francis Bacon)肖像油畫,第一次亮相拍賣場的霍克尼(David Hockney)六角形風景畫、塗鴉大師Banksy最巨型作品等等。

如此佈局,究竟是因為亞洲市場「西風」大盛,還是出奇制勝的計策?亞洲收藏家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有多大?新冠肺炎陰霾之下,為何當代藝術市場能獨善其身、強勢依然?疫情下的香港,本季拍賣會再獻怎樣的新猷?

以上諸般問題,我們交由這位蘇富比亞洲區當代藝術掌舵人親自解答。



李希特《抽象畫(649-2)》|估價:HK$1.2億 - 1.4億


培根(圖左)描繪愛郎愛德華(圖右邊)的《肖像習作》|估價:HK$2,800萬 - 3,800萬

問:本季拍賣,你的晚間專場似乎相當傾向西方藝術名家作品。這是大勢使然,還是制勝奇策?


這個問題相當有趣。

我們今季的當代藝術晚拍共有39件拍品。如果從估價上看,似乎確實傾向西方藝術。不過這是市場現況 - 亞洲藝術雖然正快速冒起,但總括來說暫時尚未追及西方藝術價格。

惟若果按拍品數目來看,那亞洲藝術和西方藝術的比例其實差不多是一半一半。我們策劃拍賣是希望帶來盡量多元的藝術,同時反映亞洲地區的收藏品味。

以今次晚拍來說,有「中國當代藝術教父」張頌仁珍藏,包括張曉剛、曾梵志的重要創作。另外「譽婷堂」收藏則帶來許多聲名鵲起的年輕亞洲藝術家,好像黎清妍、崔潔、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等等。


張曉剛《黑色三部曲:驚恐、沈思、憂鬱》|估價:HK$2,500萬 - 4,500萬


阿讓諾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2558》|估價:HK$60萬 - 120萬

問:西方名家藝術中,好像培根(Francis Bacon)和格尼(Adrian Ghenie)的畫作,分別來自歐洲和國際收藏家。傳統上,這些作品會在紐約或倫敦拍場亮相。為何收藏家願意讓它們在香港上陣?


去年11月紐約當代藝術晚拍,成交三甲皆由亞洲收藏家投得。(編按:三甲俱為抽象畫,分別出自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羅斯科 Mark Rothko、斯蒂爾 Clyfford Still 之手。)

今年6月,培根三聯巨畫《啟發自艾斯奇勒斯(奧瑞斯提亞)》以US$8,455萬易手,出價第二高者(underbidder)是來自中國的網上競投。

毫無疑問,亞洲藏家對西方「藍籌」藝術品興趣與日俱增,在市場上非常活躍,經常於紐約、倫敦拿下頂尖拍品。

客人留意到這個趨勢,自然想到:既然頂級西方藝術深受亞洲藏家賞識,為何不直接把之送到他們居住的亞洲地區?


格尼(Adrian Ghenie)《無眼簾》|估價:HK$4,200萬 - 6,200萬

問:西方當代藝術名家眾多,你如何挑選適合亞洲品味的?


一直以來,大家覺得亞洲與西方品味截然不同,猶如河水井水,惟中間的界線其實已經愈來愈模糊。

以7月香港拍賣為例,劉野最大尺幅人物巨作以及白髮一雄抽象畫,勝出的競投者都不是亞洲買家;至於霍克尼(David Hockney)、萊利(Bridget Riley)的作品,則相反是由亞洲藏家收入囊中。

以往大家有一種印象,就是香港拍賣永遠由亞洲藝術主導,拍品未達紐約、倫敦那邊的等級。

亞洲買家收藏藝術的要求很認真,所以我們不會在拍品質素上妥協 - 是次呈獻的亞洲與西方藝術,都是能在紐約、倫敦晚拍穩佔一席的級數。


劉野《特別為您(2008年奧運會)》|估價:HK$700萬 - 900萬


霍克尼(David Hockney)《靜物》|估價:HK$4,200萬 - 6,200萬

問:今季拍賣有否特別安排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之下,紐約蘇富比於6月作出破天荒安排:拍賣官身處大西洋彼岸的倫敦,於攝影棚內舉槌,透過直播鏡頭與紐約、倫敦、香港三地同事的電話席互動。

如此嶄新的跨拍賣場舉槌直播,蘇富比只曾應用於「旗艦級專場」,包括紐約和倫敦晚拍。

今季當代藝術晚拍,我很興奮的告訴大家:香港獲得相同待遇,會首次試用這個舉槌模式,證明公司非常重視亞洲市場,Charles F. Stewart(CEO)和一眾管理層亦十分支持這個決定。


今季香港當代藝術晚拍將跨拍賣場舉槌直播

問:西方市場近年捲起「非洲當代藝術熱」。今次晚拍,你帶來了奎科(Otis Quaicoe)這位來自加納的年輕畫家,這是否也代表著亞洲藏家品味?


藝術界近年捲起了好些風潮,包括你提及的非洲當代藝術,尤其因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而受到廣泛關注,學術機構也對之重新研究及評估。此外,大家也開始更為關注女性藝術家及街頭藝術。

無論是非洲當代藝術、女性藝術家、乃至街頭藝術,亞洲朋友很早、甚至是市場風潮尚未形成時就已經開始留意及收藏 。

當代藝術的亞洲收藏家大都相當年輕,雖然平日為打理生意而忙過不停,但閒時喜歡花時間研究和欣賞藝術,吸收和學習速度也很驚人 - 這造就了整個群體的品味複雜且精緻。


奎科(Otis Quaicoe)《花童》|估價:HK$20萬 - 30萬

另一方面,個人認為我們其實盡可撕走非必要的標籤。

以黎清妍(Firenze Lai)為例,我安排她的作品在晚拍登場,並非因為她是香港本土藝術家,所以我就要支持她。我挑選她的畫作,全因Firenze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只是剛巧也是香港人身份。

黎清妍擅繪肖像,畫中人很難看出性別、身份、地位。你欣賞畫作時,可能是看著自身的反映,也可能是看著他人的故事,這點非常有趣。

有些藝術家的風格非常強烈,你只要看到畫作,就知道是出自誰人之手 - 黎清妍正是這樣的畫家。


黎清妍《共事的人》|估價:HK$90萬 - 120萬

Firenze在上海雙年展、紐約新美術三年展、新加坡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這些重磅藝術舞台亮過相,早前剛完成法國展覽,龐比度中心(Centre Pompidou )也收藏了她的作品。

博物館、公司機構已經認同了黎清妍的藝術,收藏家也遍佈兩岸三地、日本、乃至西方國家,只是拍賣市場對她的名字還未十分熟悉。

今次晚拍,黎清妍的油畫《共事的人》是第一件出場的拍品。不少西方收藏家都很喜歡這幅畫作,紛紛向我問道這顆新星究竟是誰。


黃馬鼎(Martin Wong)《五旬節基督堂》|估價:HK$400萬 - 600萬

另一位是黃馬鼎(Martin Wong)。他是位很出色的華裔藝術家,於1999年離世,惟很長時間裡好像被人選忘了,直到近來才受到關注。

Martin Wong,中國移民二代,美國出世,在世時於街頭繪畫肖像為生,也經常受唐人街委託創作畫作,和當地華裔社群關係密切。他的作品呈現了昔日紐約的移民、工人階級地區 - 下東城之文化與面貌。

今次拍賣的Martin Wong作品《五旬節基督堂》,你們很可能有印象 - Supreme 早前以之製作了T恤和滑板。順帶一提,KAWS也非常喜歡Martin Wong,如果你有追隨他的社交網絡帳戶,可以看到他家中牆上掛著不少Martin Wong畫作。

拍賣場其他藝術品也一樣,我是深深為當中的創意、技法、藝術、才華而感動,所以確信要把這些藝術家介紹給大家認識,而並非因為「它是非洲藝術」、「它是哪裡哪裡的藝術」這些標籤。


Banksy《寬恕我們的罪過》|估價:HK$1,600萬 - 3,200萬


《寬恕我們的罪過》局部

至於另一個風潮 - 街頭藝術,亞洲朋友也可以說是「元祖級收藏家」。以Banksy為例,市場尚未追捧他的塗鴉作品時,我很多亞洲客人、朋友已經開始了收藏。

這位身份神秘的藝術家後來所以能在拍賣屢創佳績,亞洲收藏家正是背後一大動力 - 這證明亞洲力量很強大,正在國際藝術市場創造潮流。

今次我很興奮能帶來Banksy最巨型作品《寬恕我們的罪過》,比去年以£987萬刷新成交紀錄的《權力下放國會》更大,尺幅達 6.5米 x 4.2米,繪於2011年,當時有洛杉磯學生群體參與創作,為彩繪玻璃窗塗上簽名,別具意義。

這裡也向大家透露一個消息 - Banksy模仿莫內的畫作《Show Me the Monet》,將來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與《寬恕我們的罪過》同場展出,隨後才回到倫敦拍賣。


Banksy《Show Me the Monet》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與《寬恕我們的罪過》同場展出

問:今年初爆發武漢肺炎開始,大家一直很擔憂藝術市場會大受打擊。可是當代藝術版塊絲毫不受影響,表現凌厲依舊,你認為箇中因何緣由?


2020是史無前例的一年,許多事情給我的感覺仍然很不真實。

以往一年之中,我幾乎有一半時間都往外地跑,不是到其他亞洲國家探訪藏家,就是飛往歐美尋找藝術珍藏。現在,我連護照也不知道放了在家中哪兒。

然而,透過社交網絡、通訊app、電郵,我卻一直與世界各地的藝術界緊密聯繫。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是我沒有親身看到他們,卻一直與他們同在 - 所以我說感覺很不真實。


寺瀬由紀|蘇富比亞洲區 當代藝術部主管

對很多收藏家來說,情況也是一樣。以往他們整天往外面跑,現在常待家中,陪伴家人,偶爾看著寓所牆壁時,就很自然會想起藝術。

這未必一定是從投資角度出發,而是大家在如此特殊的情況下,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生活,深覺藝術應該佔一席位。

還有另一個原因,是當代藝術的收藏家群體一直在擴大。

疫情深深衝擊了藝術業界,也令我們加速改革步伐。舉個例子,以往掛在畫廊的藝術品,售價好像是一個不解之謎,整個購買過程也是神秘重重 - 要是你並非老練的收藏家或行內人,即使費盡力氣,往往也難以查詢到一個所以然。

現在情況改變了。


草間彌生《南瓜(CHA)》|估價:HK$2,200萬 - 3,200萬

好像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的網上展廳,參展商都清楚列明售價。除此以外,整個藝術市場也變得更透明、資訊更開放。

礙於藝術市場的封閉特性,以往即使是熱愛藝術且有力收藏的朋友,其實也很難踏出第一步。現在,大家不再感到被拒諸門外,於是收藏家群體愈趨壯大。

我認為,這也是當代藝術市場保持活力和走勢的一大原因。


蘇富比|2020年香港秋季拍賣

專場: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預展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預展日期:2020/10/3 - 6
拍賣地點:蘇富比藝術空間|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期五樓
拍賣日期:2020/10/6|7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