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今日(13日)公布,下月在亞太區總部The Henderson舉行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將由趙無極鉅作《17.3.63》將以HK$7,000萬 - 9,000萬(NT$2.6億 - 3.4億)估價領銜。此作來自無極創作力澎湃的「狂草時期」,今回首登拍場。
趙無極(1920-2013)《17.3.63》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1963年
尺幅:130 x 97.2 cm
估價:HK$70,000,000 - 90,000,000
拍賣行:香港佳士得
專場: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5/9/26
趙無極的畫作,一般以甲骨文、狂草、無境等不同時期分類,每段時期的畫風各有特色。「狂草時期」風格豪邁有力,草狂奔放,筆筆有力,似想割穿畫布,創造出新的空間。藝術市場上,趙無極作品亦以「狂草時期」最受追捧。
1959年至1972年這段時間被稱作趙無極的「狂草時期」。這時期的趙無極正值盛年,創作力旺盛,天天「與畫面搏鬥」,挑戰大尺幅畫作。感情上,他認識了第二任太太陳美琴,生活美滿。
「狂草時期」作品有一特點,就是結構都呈「中軸式」。不論是橫幅的「左右開弓」,還是直幅的「頂天立地」,都支撐著整個畫面,足見無極當時的雄心壯志。這段時期亦可看到,趙無極將書法的線條融入畫作之中,脫離「甲骨文」時期那種風格與形式。他將中國水墨畫中的墨分五色,利用油畫的媒材表達。
趙無極與第二任妻子陳美琴
《17.3.63》正屬「狂草時期」之作,以罕見的鮮紅色為主色調,氣勢雄渾懾人。1960年代,趙無極以鮮紅色調創作,且尺幅相近或更大型的作品僅有19幅,其中只得8幅(包括本作在內)從未現身拍場。
本作亦可見「狂草時期」經典的中軸式構圖,以具有速度感的書法性筆觸,由上而下為畫面帶來力量感,展現了藝術家巔峰時期的創作激情與自信。此作亦展現出無極對光影的極致掌控。1960年代初,無極在巴黎的工作室較為開闊,且設有玻璃天窗,從屋頂傾瀉而下的自然光線,對他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順帶一提,本作完成後,1965年曾在德國埃森福克旺博物館舉行的首場趙無極回顧展中展出。
《24.01.63》,尺幅:115 x 88 cm|2021年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76,280,000
《17.3.63》,尺幅:130 x 97.2 cm|2025年香港佳士得,估價HK$7,000萬 - 9,000萬
給大家一則近年成交記錄作參考。同樣繪於1963年,且用色構圖相近,尺幅略小於本作的《24.01.63》,2021年在香港佳士得以HK$7,628萬成交。該作尺幅為115 x 88 cm,每cm2價值HK$7,537。今回舉槌的《17.3.63》則是130 x 97.2 cm,較前者大25%左右。按尺幅比例推算,《17.3.63》的成交價大約為HK$9,520萬。
此外,近年中港兩地展覽機構,相繼為無極作品舉行大型展覽。2023年,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大道無極——趙無極百年回顧展」,展出這位旅法華人抽象大師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大獲好評。今年,香港M+博物館亦將舉行「趙無極:版藝匠心」,展示藝術大師趙無極的創作生涯及版畫作品,令無極作品再度成為市場關注點。
今回《17.3.63》會否以超出預期的價錢成交,答案下月便有分曉。
行方今回公布的其他拍品
草間彌生《南瓜[TWAQN]》壓克力 畫布
創作時間:2015年
尺幅:112 x 145.5 cm
估價:HK$22,000,000 - 32,000,000
沃爾特·史畢斯 (Walter Spies,1895-1942)《湖畔寶塔》油彩 畫布
創作年份:1929年
尺幅:91.2 x 106.7 cm
估價:HK$20,000,000 - 30,000,000
曾梵志《無題 09-1-5》油彩 畫布 雙聯作
創作年份:2008年
尺幅:180 x 280 cm(每聯);180 x 560 cm(整體)
估價:HK$3,000,000 - 5,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