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藝術學堂|追求永恆的抽象大師 趙無極 vs 李希特

我們現在看藝術,很多時候會認為古典和當代是對立的,有新和舊的差異; 寫實和抽象是矛盾和衝突的,有辨識和不可辨識的分別。其實在真正的大師手中,例如是趙無極和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古典繪畫和當代繪畫的表現可以共生共融,寫實和抽象可以是一體兩面來呈現視覺互補性的效果。

今次我們請來佳士得「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亞太區主席張丁元(Eric Chang),帶各位上一堂5分鐘的課,看看這兩位名家如何融會古今,藉抽象藝術追求永恆的美。


張丁元 Eric Chang|佳士得 現代及當代藝術部 亞太區主席



趙無極《21.10.63》


趙無極抽象的根源有兩個方面 - 西洋現代繪畫和中國傳統山水畫

趙無極抽象的根源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西洋現代繪畫,另一方面來自中國傳統山水畫。山水畫有寫意的概念,即是繪出景物神韻,去蕪存菁,著重意韻及抒發畫家情感。 

這種簡化寫實外衣、保留神韻內涵的手法,就是抽象的開始。

中國山水畫的視角,是由你欣賞角度而改變成相對主題,這就是所謂「散點透視」。 


明朝 董其昌《五岳圖》 


主題因應切入點而改變,所以遠處看的山,近看是石;近看的草,遠處欣賞其實是水

從遠欣賞整幅畫作,你可以看到大主題。若然近距離欣賞特定部份呢?你會發現藝術家將自然的原實做了解構,再找尋主題的相似性作連接。樹的外緣、山的線條、石的外型,按照大小比例錯落不同,觀賞上是可以在視角裡重組及互換的。 

主題因應你的視角切入點而改變,所以遠處看的山,近看是石;近看的草,遠處欣賞其實是水。這種變換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視角的變化而已,因為畫中的山、水、石、樹,造型上其實是有其相似性的。

相對來說,西方傳統繪畫則是單點視點,如同攝影拍照 - 光影陽光的位置有很清楚的邏輯,按照進來的角度而定。人和物的大小比例是固定的,畫面上皮膚和衣服的質感要表達得截然不同,視角和主題並不會按觀賞角度而改變。


趙無極《18.11.66》


近看是否別有一種視角與觀點?


趙無極《荷蘭小鎮》


《荷蘭小鎮》局部

在觀賞繪畫這方面,中國山水畫其實和現當代繪畫的精神很相似,而無極從這個角度中找到一個連接的關係 - 東方山水的內在精神,跟西方抽象的外在形式,結合成他的抽象世界。

趙無極於1948年左右進入抽象畫領域,那時是二戰之後,全球藝術創作開始步向抽象潮流,所以百花齊放,藝術家發揮的空間很大。

李希特則是60年代以後才踏進抽象藝術世界,那時整個抽象潮流已經走了20多年,大師輩出,好像是Jackson Pollock、Mark Rothko等等,俱已繪下無數名作,奠下無可撼動的地位 - 珠玉在前,抽象藝術能夠發揮的空間已經大不如前。


李希特於60年代以後才踏進抽象藝術世界

至於同時期的新晉藝術家,更是爭先恐後要拋棄舊有事物,以追求前衛。他們認為古典畫的東西都是陳腐、守舊的、沒有新意的,所以你看到Lucio Fontana、達達主義、潮流藝術、拼貼藝術等新潮流湧現。

李希特這時才步入抽象領域,按理是更需要提出石破天驚的想法才行 。

可是這位德國人卻說:「我想畫美麗的東西」。

這句話聽上去是多麼傳統、多麼守舊的美學想法,在那個人人追求前衛革新的世代反而帶來極大震憾。


李希特《Abstraktes Bild》


李希特《骷髏》

我認為這句話探討的命題其實是永垂不朽的 -「何謂永恆的美」。

永恆的美,不應該是一時潮流。永恆的美,應該是爺爺看、兒子看、孫子看、哪一個世代看都覺得美,經得起時間和潮流的考驗。

所以引伸出來的結論是:古典寫實藝術的美感,其實在今天的抽象繪畫也可以用不同的手法表現出來,所以不用去排斥它。

無極正是最佳例子:他的抽象藝術源自中國山水,山水就是中國古典藝術。


趙無極《23.03.68》

李希特有一個著名的創作系列 -「照相寫實」,就是以照片為藍本,再去加工創作。照片可能就是雲朵、海洋、日常風景。

那麼照片本身,和按之加工創作的繪畫有甚麼分別呢? 

李希特認為,照片的圖像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大自然有說這個樹有甚麼意義嗎?大自然有說這個湖泊有甚麼情感嗎?並沒有,它們只是自然景像。

但是藝術家以顏色、筆觸,細節誇張等方法,把個人的情感、意見加進去,在創作過程中賦予了這些景象意義。


李希特的照相繪畫系列 - 海景|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李希特的照相繪畫系列 - 草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所以麥田可以是悲傷的,向日葵可以反映熾熱感情,睡蓮可以象徵轉瞬即逝的生命。

畫作如今有了藝術家的個人情感和意見,但是觀賞的人呢?我們的個人經驗和情緒,又要如何投射到另人的畫作之上? 

李希特的方法是 - 讓觀者進入他的圖像、進入他的畫作 。

「照相寫實」就像古典繪畫一樣,主題多是日常景物,但李希特並非只以畫筆忠實呈現原貌,而是以模糊化、拼貼、更改構圖、轉變光線明暗等手法去創作。所以他的畫中雲、筆下海,雖然看上去是寫實,但其實是經過設計與加工的,真實世界並沒有這樣的一片雲、一片海洋。


李希特的照相繪畫系列 - 雲朵|加拿大國立美術館

看著這種如幻似真的畫作,我們會問:這是畫還是照片?畫中景物是真是假?是真實存在還是藝術家想像創造出來的?

正是因為不清楚,所以我們會把個人經驗投射到畫作之中:你可能想起比賽得獎那日天空上飄過的雲朵、或是那個與情人把臂同遊的海濱。

這種抽象和模糊的畫面,卻讓你有寫實的經驗跟真實感。

那麼他嚴格意義上的抽像畫作呢? 


李希特《霜(1)》

好像這幅《霜(1)》,有個很寫實的名字,卻是一幅七彩繽紛的抽象畫。雖然是抽象畫,但本質其實是風景 - 大家看到冬天湖面在黃昏時的顏色反射,一種冰冷、霜一般的情境和感受。

所以它雖然用抽像方式去表達,但隱藏著古典的風景主題,我們從中看到寫實、找到真實感,再加入你的個人經驗去帶來意義。

所以李希特是用古典畫的精神去談抽象藝術。

他的繪畫技巧其實也承繼著古典美學。你看《霜(1)》,好像很自由的抽象畫。其實構圖、比例、用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你隨便拿走或切割掉一部份,整幅作品就會失去那種和諧、完整的美感 。


《霜(1)》局部

所以李希特說:「我要畫美麗的東西」。他認為古典寫實的美感,當代抽象也是可以用的,因為那裡也有永恆之美在其中。

無極也一樣。好像他的狂草時期,顏料是西洋傳統的油彩,表達方式是當代抽象,但他融入了傳統書法元素、山水畫的皴法、東方哲學的精神 - 這些都是古典的、永恆的美學。

他們兩個之所以能成為真正的大師,就是因為理解到美的本質、永恆的本質,再以自己獨到的風格和方式去達到永恆的美。


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香港


Lot 127|趙無極(1920-2013)《18.11.66》油彩畫布

創作時間:1966年
尺幅:97 x 195 cm
來源:

  • 歐洲 私人收藏(直接得自藝術家)
  • 歐洲 私人收藏

估價:HK$68,000,000 - 88,000,000


Lot 126|趙無極(1920-2013)《23.03.68》油彩畫布

創作時間:1968年
尺幅:89 x 130 cm
來源:

  • 法國 土魯斯 Galerie At Home
  • 法國 私人收藏
  • 法國 私人收藏
  • 亞洲 私人收藏
  • 亞洲 私人收藏
  • 中誠 2007年12月9日 編號56
  • 亞洲 私人收藏
  • 保利 北京 2012年6月2日 編號2117
  • 亞洲 私人收藏

估價:HK$24,000,000 - 36,000,000


Lot 128|趙無極(1920-2013)《荷蘭小鎮》油彩畫布

創作時間:1952年
尺幅:65 x 92.5 cm
來源:

  • 法國 巴黎 皮爾.洛布畫廊
  • 前藏者之家屬購自上述畫廊
  • 法國 私人收藏
  • 佳士得 香港 2014年5月24日 編號 5
  •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20,000,000 - 30,000,000


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香港站


Lot 9|趙無極(1920-2013)《21.10.63》油彩畫布

創作時間:1963年
尺幅:200 x 180 cm
來源:

  • 紐約,庫茲畫廊
  • 布魯克林,私人收藏
  • 斯科茨代爾 ,Pascal de Sarthe Fine Art
  • 台灣,私人收藏
  • 香港,德薩畫廊
  • 現藏者購自上述處

估價:預期逾US$1,000萬


Lot 8|李希特(Gerhard Richter)《21.10.63》油彩畫布

創作時間:1989年
尺幅:140 x 100 cm
來源:

  • 紐約,Sperone Westwater Gallery
  • 紐約,Leonard Rosenberg Fine Art Inc.
  • 紐約佳士得,2007年6月16日,Lot 46
  •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48,000,000 - 68,000,000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佳士得

專場:現代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拍品數目:46
預展地點:畢打行
預展地址:香港 中環畢打街12號 畢打行地下及1樓
預展時間:
2020/7/4-9|10:30am - 6:30pm
2020/7/10|10:30am - 4:30pm
拍賣地點:佳士得藝廊
預展地址:香港 中環遮打道18號 歷山大廈22樓
拍賣時間:2020/7/10|6:30pm

專場: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香港站
拍品數目:10
拍賣地點:佳士得藝廊
預展地址:香港 中環遮打道18號 歷山大廈22樓
拍賣時間:2020/7/10|8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