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回望,2018年中國書畫界同樣多事。其中最重要者莫過於蘇軾《木石圖》重返中原及饒宗頤之逝世,兩事分別象徵文人畫之興起與凋零。
中國繪畫於宋代仍以宮廷畫院為主導,多以工筆形似力求象真。而文人自蘇東坡提出「畫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後,才開始介入繪畫,以寫意求神似,借繪畫表現自我。故東坡傳世畫作《木石圖》正代表文人畫之興起,意義非凡。
蘇軾《木石圖》
饒宗頤肖像
蘇軾《木石圖》流落東洋八十多年後,今秋於香港拍場重現,最終更「回到了中國懷抱,相信將來可能再出現在公眾眼前」。尤其可喜,不得不提。
就此重要之作,我們專誠訪問了佳士得中國書畫部的兩位高手 - 國際資深專家游世勳(Kim Yu)及專家周時健(Sophia Zhou)。大家如欲重溫及再作了解,可參閱HK$4億估價 蘇軾《木石圖》如何辨真偽?及蘇軾千年真跡來港 專家解答《木石圖》疑問。
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游世勳(Kim Yu)
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專家|周時健(Sophia Zhou)
文人畫自蘇軾而興,於近代衰落,饒宗頤逝世後更見凋零。文人畫講求神韻意氣,詩書畫印合一,畫家內在學識修養比之技法更重要。近世國學式微,書畫學識皆全者如饒宗頤,再難復見,文人畫幾可宣告沒落。
饒宗頤學識淵博,詩賦、書畫、古文字、歷史、音樂、敦煌學無一不識。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饒公以修養學問陶鑄成書畫,故下筆便高,自有一番書卷氣韻。
饒宗頤《榿木詩書畫卷》
饒宗頤《荷花行書五言聯》
繪畫方面,饒氏人物、花鳥、山水均造詣非凡。饒宗頤於敦煌學研究極深,曾在敦煌經卷中發現唐人所繪線稿,參詳後得古人筆意,人物畫常見「以敦煌筆法繪之」。張大千亦盛讚謂「饒氏白描,當世可稱獨步。」
饒宗頤 《諸天菩薩》
饒宗頤 《樹下觀音》
書法方面,饒宗頤於篆隸楷行草無一不精。尤喜用東漢「懸針篆」筆法書古文字,晚年融和篆隸而成自家面貌,極具個人風格。
饒宗頤 懸針篆書法對聯
饒宗頤 書法對聯
東坡《木石圖》回歸中土及饒氏之逝世同見於2018年,年內盡見文人畫興起與凋零,教人感觸。
很快便是除夕了,寄望明年,The Value在此借饒公一副對聯祝願大家,「長樂延年」,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