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日本藝術,大家必定會想起匠人精神。邦瀚斯最近有一場網上拍賣,以「日本製造 Made in Japan」為主題,帶來遠古至當代的50多件作品,展現傳統至今的東瀛美學創意。
拍品橫跨陶瓷、玻璃、現當代藝術、建築設計手稿等諸般範疇,悉數出自領域內極負盛名的匠人之手,包括「機械情慾大師」空山基、「鬼才建築師」安藤忠雄、「浮世繪名師」歌川國丸、「樂燒十五代傳人」吉左衞門等等。
以下讓我們倒序時間,從當代出發,細賞精選匠人創作。官網競投按這裡(全數拍品將於拍賣首日 - 8月20號上線)
川瀬忍(1950生)|21世紀初 青瓷花入,青釉 陶瓷,17 cm,估價 HK$13,000 - 18,000
古陶瓷愛好者看到這件花入,很自然會聯想起汝窯、龍泉、影青(青白瓷)等中國史上的單色釉名器。
「花入」是日本茶道的陳設用花器,此作品出自川瀬忍之手。這位日本陶藝的領軍人物,作品以青、淡藍、灰青等單色釉為主,在釉料中加入微量鐵元素,以低溫燒空靈而富禪意的質感,正正是從南宋龍泉窯器汲取靈感。
十五代吉左衞門與承繼家業的兒子
樂 十五代吉左衞門 直入(1949生)|21世紀初 「嚴松」黑茶碗,陶器,12 cm,估價 HK$280,000 - 380,000
樂燒陶瓷的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安土桃山年代」- 亦即是日本戰國期間、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先後稱霸的風雲時代。
樂燒由名匠長次廊所創,據稱當時在豐臣秀吉的京都邸第「聚樂第」燒造,家族得賜「樂」字而得名。500多年來,樂燒都是一子相傳,直到現在由樂家十五代吉左衛門掌旗。
樂燒一般是紅釉或黑釉,稱為「赤樂」、「黑樂」。這個傳統的說法,是持守對長次郎影響至深的茶道宗師千利休之「侘寂」意境。當然,早在中國宋朝之時,建窯盞器已經流傳到日本,其黑釉美學一直備受東瀛文化所喜,或許對「黑樂」亦多少有所啟發。
技術上,晚近考證發現樂燒是以明朝素三彩技術作為基礎。
此「嚴松」茶碗正是十五代吉左衛門的作品,藍釉色彩在樂燒茶碗中可說是絕無僅有。
空山基(1947生)|2019年《機械暴龍》軟質搪膠,63.5 cm,1,000版數,估價 HK$10,000 - 15,000
空山基有「機械情慾大師」之稱,早在80年代已經相當有名。直到近年,這位四國出生的藝術家因為與 Dior、KAWS、Stüssy 等聯乘合作,再度成為潮流熱捧的人物。
70年代末,《星球大戰》(Star Wars)電影風靡全球。日本名酒商三得利想要順應潮流,繪製機械人主題的宣傳插畫,任務最後落在空山基身上。他以經典科幻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女機械人 Maria 為靈感,創作出別樹一格的性感機械人造型,自此成為一生藝術標誌。
80件代初,另一套反烏托邦經典電影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上畫,再度掀起科幻熱潮 - 只是這次的機械人像真人一樣,而不再像《星戰》的傳統金屬外型。此時,空山基亦開始有新畫風創作,繪畫出更似真人 - 結合人體、金屬、塑膠的「生化女郎」。
順帶一提,今次拍賣的《機械暴龍》造型,在空山基 x Dior 的聯乘服飾上也有出現。
安藤忠雄(1941生)|建築手稿 一套七張,估價 HK$10,000 - 15,000
安藤忠雄是舉世聞名的建築巨匠,極簡風格獨樹一幟,操刀設計的著名建築無數,包括:
- 表參道之丘|東京
- Armani 劇場|米蘭
- UNESCO 總部的冥想空間|巴黎
- 和美術館|順德
- 亞洲現代美術館|台北
這位大阪人更曾奪得「建築界諾貝爾」的普利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不過安藤之所以被稱為「鬼才」,更因為他無師自通、自學成才 - 從未接受過正規訓練踏上建築之路,成為大師。
是次上拍的安藤手稿一套七張,包括上圖的「童書森林中之島」以及「光之教堂」,皆是他為家鄉大阪所設計。前者是兒童圖書館,後者則與「水之教會」(神戶)、「風之教會」(北海道)合稱「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為最多遊人拍照打卡的安藤建築。
童書森林中之島外圍
童書森林中之島內部
光之教會
堀尾貞治(1939-2018)|2018年作《無題》壓克力 紙本,108 x 77 cm,估價 HK$10,000 - 15,000
1966年,堀尾貞治加入戰後藝術團體「具體藝術協會」(即「具體派」之正式名稱),十年如一日地致力於實驗性創作,包括採用廢棄金屬、木石、繩子等不同材料,以秉承派系之前衛精神。
這位神戶的現代表演藝術先驅,創作曾經於全球許多美術館展出,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巴塞隆拿的米羅基金會美術館等等。
堀尾喜歡以作畫方式紀錄創作過程之表演性。此幅《無題》之中,就紀錄了他創作時的律韻與空氣脈動。
藤田喬平(1921-2004)|20世紀晚期 手吹飾筥(花吹雪),彩色玻璃 金箔 鉑箔,10 cm,估價 HK$50,000 - 80,000
藤田喬平,乃日本玻璃工藝領域首位榮獲文化勳章之藝術家。「飾筥」意指裝飾用的盒子,藤田作品則以難度極高的表面裝飾見稱。
此飾筥以彩色玻璃配金箔、鉑箔手吹而成,再以氟化氫蝕出柔美霜面,一靜一動之間,呈現日本美學獨有的「花吹雪」景致。
喜歡這位匠人創作的朋友,下次到日本東北地區旅遊時,不妨到宮城縣的「藤田喬平玻璃美術館」參觀一番。
歌川國丸(1793-1829)|19世紀初江戶時期《兩國納涼圖》三聯畫,設色木刻版畫,每聯 35.5 x 25 cm,估價 HK$10,000 - 15,000
筆者以往在美術館欣賞浮世繪時,發現畫家許多都姓「歌川」,好像是歌川國芳、歌川豐廣、歌川國直、歌川國貞、歌川豊國等等,心想「這個家族也太多人成為畫師了吧。」
後來發現,其實他們沒有甚麼血緣關係。
浮世繪於江戶時期興起,題材涉及社會時事、美人風華、民間傳説、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山川景物等等,簡而言之就是描繪紅塵百態。
浮世繪畫派當中,「歌川派」非常有名。開山祖師是歌川豐春,其首位弟子歌川豐國擅繪歌舞伎演員肖像,與師弟歌川豐廣建立了「歌川派」盛世。各地藝人入門以後,都改以「歌川」為姓,所以就有許多沒有親戚關係的「歌川」畫家。
此三聯畫名為《兩國納涼圖》,「兩國」是指東京都神田川和隅田川的匯流處,為古代「武藏國」和「下總國」交界而得名,如今以相撲運動而為人熟悉。
佚名|繩紋時代後期至末期 公元前1300-前300年 高足陶鉢,低溫燒製紅陶,12 cm,估價 HK$25,000 - 35,000
欣賞古陶瓷時,我們很少有「藝術家」的概念。可是如果當時沒有這些無名的巧手匠人,今日就沒有這方面的文化瑰寶可以流傳下來。
繩紋時代,其實是指日本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因出土的繩紋陶器而得名。
繩紋時代起源時期說法眾多,學界主流意見是大概公元前14,000年左右。歷史上許多不同時代,通常會分為早、中、晚三期,繩紋時代則分成更多階段,一般會有草創、早、前、中、後、末六期之說。
看著2,000多年前的陶鉢能存世至今,總有點超脫現實的不可思議之感。
「日本製造」以外,邦瀚斯將同時舉辦一系列日本主題拍賣,包括「珍稀葡萄酒及威士忌 」及「精工作浪:私人珍藏日本腕錶」,請參閱: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邦瀚斯 Bonhams
網上專場:日本製造 Made in Japan
拍賣日期:2020/8/20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