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亂世繪下靈感女神 畢加索《女子半身像》HK$8,600萬估價香港拍賣

佳士得新任亞洲區總裁人選塵埃落定,這間龍頭拍行隨即公布月底舉行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拍」重磅消息,繼早前公布的趙無極「狂草」抽象畫《17.3.63》之後,今回行方帶來西方藝術代表 - 畢加索畫作《女子半身像》,將以HK$8,600萬 - 1.06億(NT$3.3億 - 4.1億)估價舉槌。

此作繪於二戰臨近尾聲之際,畫中人是畢翁戰時的情人及靈感繆斯朵拉·瑪爾(Dora Maar),她頭戴極富個人特色的帽飾,以標誌性的深邃眼眸直視觀者。

(編按:關於上述趙無極畫作的報道,可參閱前文《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拍 趙無極狂草抽象畫《17.3.63》估價HK$7,000萬領銜》


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女子半身像》油彩 畫布

創作時間:1944年3月5日
尺幅:81 x 65 cm
估價:HK$86,000,000 - 106,000,000

拍賣行:香港佳士得
專場: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5/9/26


朵拉的身份除了是畢加索戀人,她本身亦是一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攝影師,是巴黎「前衛藝術」(avant-garde)圈子中,聰慧又具創意的重要一員。

1936年,她在巴黎左岸著名的「雙叟咖啡店」(Les Deux Magots)邂逅畢加索。當時,男方本身正與陽光熱情的瑪麗-德雷莎(Marie-Therese Walter)交往,元配奧爾加(Olga Khokhlova)當時亦未離世,惟朵拉很快就取代了她們在畢氏心中的情感地位。

美國作家James Lord如此形容這位嚴肅又感性、留著高聳深髮的美女:「她的眼神擁有非凡光芒,但同時也可以很冷漠。我留意到她很漂亮,高挺鼻樑、完美的猩紅色雙嘴唇、結實下巴、略見沉重而顯得更為有力的下顎、順滑後梳的栗子色頭髮、以及像飛蛾觸角一樣的眼睫毛。」


畢加索與朵拉

在畢加索眼中,朵拉是憂鬱的,帶著卡夫卡式性格,而他正正在這種情感之中,找到有力的創作主題。

此作繪於1944年,時值二戰時期,納粹德軍佔領巴黎的時間已步入尾聲。這段時間,畢加索居住於巴黎的工作室內,全情投入創作,記錄身邊的人事物,透過畫作流露出憂慮與憧憬、焦慮與樂觀交織的複雜情感。

在本作裡,畢翁以黑色、白色、鮮紅色和綠色描繪瑪爾,她圓睜雙眼,眼神銳利,姿態莊嚴,頭上戴著帽飾。


畢加索《女子半身像》|1944年5月5日|81 x 65 cm|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收藏


畢加索《戴花帽的女子》|1944年3月6日|81 x 65 cm|渥太華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收藏

與本作相似的近例,可數倫敦泰特美術館的《女子半身像》及渥太華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收藏的《戴花帽的女子》(暫譯:Woman in Hat with Flowers)。

上述兩幅作品與今次拍賣的《女子半身像》,尺幅皆為81 x 65 cm,創作時間相距僅兩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收藏的《女子半身像》曾於2020年遭人惡意破壞,當時畫作估值達£2,000萬(HK$2億;NT$7.8億)。


畢加索《抱膝女子》|1954年|92.2 x 73 cm|2021年成交價:HK$191,651,000


畢加索《朵拉‧瑪爾》|1939年3月27日|60 x 45.5 cm|2022年成交價:HK$169,420,000

翻查記錄,今回舉槌的《女子半身像》2010年曾於香港展出,畫作當時由韓國拍行Seoul Auction帶到香港。惟畫作當時並非公開拍賣,僅供私人洽購,故交易詳情未有公開。

近年隨著亞洲藝術市場「西風東漸」,西方藝術名家鉅作在香港屢創高價。以畢加索作品為例,畢翁描繪最後一任妻子賈桂琳(Jacqueline Roque)的《抱膝女子》,2021年在香港拍場以HK$1.91億(NT$6.91億)成交,寫下畢加索作品亞洲拍賣紀錄。

2022年,畢翁描繪朵拉的作品《朵拉‧瑪爾》亦以近HK$1.7億易手。今回佳士得帶來的《女子半身像》能否以超越預期的價錢成交,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