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香港春季拍賣 解讀HK$54.8億成交(古董、書畫篇)

2020年香港春季拍賣無疑是非常特殊的一季。

疫情之下,實際拍賣時間延後至7月炎夏。舉槌前夕,嘉德宣佈退出本季拍賣,保利亦取消古董、書畫專場,結果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Phillips)三大國際拍行罕有同期上陣。雖然拍品份量遜於往時,卻仍舊交出HK$54.8億(NT$205億)之多的總成交額,照亮了身處陰霾的藝術市場。

本季成績之耀眼,很大程度是因為現當代藝術走勢凌厲,貢獻了巨額交投(請參閱《疫情之下的香港春季拍賣 解讀HK$54.8億成交|現當代藝術、鐘錶篇》)。

那麼另外兩大傳統版塊 - 中國古董和書畫,表現又是如何?The Value比較相關拍賣數據,在這篇文章為大家分析本季結果。



兩行總結

如上述所言,嘉德取消本季香港拍賣,保利呈半退出狀態,而富藝斯並無古董、書畫專場。是故,今季香港春拍的古董、書畫版塊就是蘇富比與佳士得之爭。

綜觀兩行本季成交總額,比2019年春、秋二拍都有所下跌,實為今年疫情之下無可奈何之事。比較總成交額,蘇富比跌幅明顯低於佳士得,背後主因乃是徵集時間的分野。

拍賣分為春、秋二季,而近年香港每季的拍賣周都會分開兩個月份舉槌。以春季為例,蘇富比一般是4月初,緊接著香港Art Basel展期。至於佳士得多在5月底舉行,和國際古玩展(IAF)同期。

新冠肺炎疫情大概在農曆新年後開始愈趨嚴重,對本來4月初舉槌的蘇富比來說,徵集階段已經大致完成,所以得以保持一貫的拍品級數和數量。

當然,各大部門專家亦功不可沒,多個專場做出耀眼成績,協助蘇富比衛冕亞洲一哥地位,兼連續第7季總成交額超過HK$30億。

反觀佳士得,原本的春拍日期在5月底,新冠肺炎爆發時徵集還遠未結束,故深受疫情波及。各版塊徵集都頗受打擊,拍品陣容大為縮減。行方表示,今年因疫情而作出了改動,現場拍品只維持去年同期一半數量,另一半則轉移至網上拍賣或私人洽購系列。 

疫情為拍賣界帶來的最大轉變無疑是「數碼化」。現當代藝術版塊走勢持續強勁,一大原因是拍品鮮有真偽或狀況問題,藏家可以憑高清照片掌握實際情況,故能迅速適應這個潮流。

早在本年初疫情爆發、網拍湧現之時,大家很快就適應網上競投現當代藝術,把網拍成交金額愈推愈高。

至香港春拍,現當代藝術繼續大賣,蘇富比和富藝斯的成交額都更勝2019年春拍、秋拍,叫人吃驚。


古董、書畫

相反,兩行本季的古董、書畫飽受疫情打擊,總成交額比起過去兩季都顯著下跌。綜觀近年香港拍賣,這兩個版塊幾乎每季都有破億拍品或重要紀錄誕生,唯獨本季除外。

古董、書畫不同於現當代藝術,價值深受真偽、狀況影響,高價頂尖拍品尤甚。是故,收藏家出手前都傾向親身鑑賞之。雖然拍賣行開始在這方面著手,例如提供更多角度的高清照片,以及撰寫更詳細的狀況報告,但始終未能完全取代「親身鑑賞」之需要。

以瓷器為例,「上手」估計重量是分辨真假之重要指標,修補或損壞的地方亦得「眼見」才知道情況嚴不嚴重。又例如是古書畫,藏家多習慣親睹實物鑑賞,特別是材質的新舊成色,較難單憑行方照片來判斷。

疫情之下,許多藏家、行家難以赴港,無法親身鑑賞心頭好,對競投意欲甚有影響。

上述分析今季有兩點明顯的佐證。

一、爭議較少的近現代書畫,表現較古書畫為佳,兩行亦是靠之在整體書畫版塊上扳回一城。

二、本季香港的現當代藝術拍賣,網上買家數目顯著上升。例如佳士得網上登記拍賣人次上升了75%,富藝斯日拍的網上競投人數亦創新高。反觀古董、書畫的所有專場,拍賣行無一有宣傳或報告相關數字,現場所見亦少有網上出價。



蘇富比|古董

本季共4場古董拍賣,比2019年春、秋為少(兩季皆為6場)。從圖表亦可見,本季拍品總估價僅HK$3億,只是往年秋拍的一半,徵集之難可想而知。

不過逆境之下,蘇富比卻打出「身價波」。雖然金額是低了,但是以HK$3億估價做出HK$4.7總成交額 - 即是每1元拍品帶來1.56元生意,比2019年春(1.25元)、秋(1.14元)都要高。


乾隆 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本季香港的冠軍古董拍品

估價逾HK$1,000萬拍品有7件,2件流拍。餘下5件,雖然部份在估價以下落槌,有的則需要重開拍賣,但最終都順利售出,合共貢獻HK$1.49億,佔蘇富比古董版塊成交總額約31%。當中,「乾隆 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以HK$7,040萬易手,成為本季香港春拍古董冠軍。

不過本季的「救世主」卻並非這些高價重器,而是黃花梨。

10件明清時期的黃花梨家具,據悉出自一位香港富商雅藏,掀起瘋狂搶奪。10件黃花梨家具估價加起來僅HK$1,520萬,卻創造出HK$1.67億金額,佔蘇富比古董版塊總成交額35%之多。


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夾頭榫獨板面雙鳳擋板帶托子翹頭案|HK$6,015萬成交,估價其實只為HK$400萬

頭五位成交:

  1. HK$7,040萬|清乾隆 洋彩紅地錦上添花冬青玲瓏夾層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2. HK$6,015萬|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夾頭榫獨板面雙鳳擋板帶托子翹頭案
  3. HK$4,876萬|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獨板圍子夔龍紋羅漢床
  4. HK$3,337萬|明成化 青花海水應龍紋小罐 「大明成化年製」款
  5. HK$1,937萬|明末 黃花梨四出頭禪椅


佳士得|古董

本季僅2場古董拍賣,比2019年春、秋為少(兩季皆為5場)。本季拍品份量大為縮減,總估價不足HK$1億,只是去年秋拍的21.5%,拍品徵集之不足可說是冠絕所有版塊。

HK$9,953萬的成交額(計算佣金)和HK$9,530萬的總估價(不計算佣金)比較,雖然未達預期目標,但是以每1元拍品帶來1.04元生意的方法計算,卻反而比2019年秋拍(每1元拍品帶來0.83元生意)表現要好。

兩場拍賣分別為佛教藝術專場「皇天梵相」,以及傳統專場「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當中以前者表現較佳。


乾隆 寶石紅釉僧帽壺|估價6倍落槌,連佣HK$912萬成交價

此場25件拍品,18件售出,成交率72%,HK$2,887萬的總落槌價亦高於HK$2,380萬的總估價。焦點拍品是「乾隆 寶石紅釉僧帽壺」,HK$750萬落槌,為估價6倍。HK$912萬的連佣成交價,亦令這件清宮瓷器摘下佳士得古董版塊的本季桂冠。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則可說是乏善可陳。115件拍品,70件售出,成交率僅61%。全場無一拍品成交價HK$500萬,實為佳士得歷來所罕見。

至於佳士得本季唯一逾HK$1,000萬估價古玩 -「明宣德 青花石榴花紋盤」,亦在此場流拍,令人惋惜。


明宣德 青花石榴花紋盤|此件宣德青花瓷最終流拍,叫人惋惜

頭五位成交:

  1. HK$912萬|清乾隆 寶石紅釉僧帽壺 六字篆書款
  2. HK$876萬|明宣德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大明宣德年施」刻款
  3. HK$444萬|清乾隆 豆青釉凸花纏枝蓮紋盤口瓶 六字篆書印款
  4. HK$432萬|明永樂 鎏金銅彌勒菩薩坐像 「大明永樂年施」刻款
  5. HK$432萬|西藏十五世紀 鎏金銅蓮花生大士坐像

書畫

現當代藝術拍賣,成交多與預期接近,較少爆出「冷門」。書畫則是另一個世界,每季均有令人詫異的黑馬跑出,大幅超越估價成交,尤其是古書畫。

例如2019年佳士得秋拍,明朝黄道周《石齋逸詩》以超估價35倍的HK$4,293萬成交。另外2019年蘇富比春拍,明朝張弼、李東陽等《守南安送行詩卷》以逾估價23倍的HK$2,770萬易手。

本季書畫拍賣依舊延續此爆冷傳統,只是成績卻不及以往兩季。



蘇富比|書畫

本季拍品總估價HK$1.88億,對比2019年秋拍的HK$2.17億,其實只是少了HK$2,900萬,可是成交額卻下跌了HK$1.29億之多,反映書畫交投氣氛確實不及往年。

如果以上面每1元拍品帶來多少元生意的方法來計算:2019年春拍是2.17元、2019年秋拍是2.06元、2020年春拍是1.7元,向下走勢更是明顯。

上面說到,本季書畫成交是靠近現代書畫挽回頹勢,用數字來看便一目了然。古書畫專場總落槌價HK$6,190萬,不及HK$6,750萬的總估價。反觀近現代書畫的HK$1.98億總落槌價,則遠高於HK$1.21億的總估價。


蘇富比本季的近現代書畫以吳冠一人獨大,圖為吳老的《長白山天池》

估價逾HK$1,000萬拍品共有3件。當中,估價HK$1,000萬 - 1,500萬的明朝夏昶《墨竹》流拍。其餘2件,近代畫壇大師吳冠中《長白山天池》以HK$2,418萬易手,成為本季蘇富比書畫魁首;至於元朝張雨《致伯清信劄》,則以HK$1,217萬售出。

近現代書畫亦以吳老一人獨大,其上拍的11幅畫作悉數成交,合共斬獲約HK$7,800萬,估蘇富比書畫總成交額近24%。


元朝 張雨《致伯清信劄》以HK$1,217萬成交

頭五位成交:

  1. HK$2,417萬|吳冠中《長白山天池》,95 x 180 cm
  2. HK$2,057萬|明朝 董其昌 行書《陳心抑尚書神道碑》,35 x 32 cm x 8
  3. HK$1,217萬|元朝 張雨《致伯清信劄》,27 x 23 cm
  4. HK$1,097萬|吳冠中《彩山》,95 x 181 cm
  5. HK$1,001萬|齊白石《生機勃勃冊》,28 x 18.5 cm x 11


佳士得|書畫

過往,佳士得中國書畫拍賣分為「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畫」、「中國當代水墨」三場。來到本季,後兩者合併為「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一場。

從拍品數量來看,2019年秋拍三個專場共祭出401件拍品,本季兩個專場只得203件,合併實屬合理之舉。

拍品估價方面,比蘇富比下跌幅度更高,可見其徵集壓力。以每1元拍品帶來多少元生意的方法來計算:2019年春拍是1.82元、2019年秋拍是1.6元、2020年春拍是1.42元,切合版塊下滑走勢。


張大千《東湖瑞翠》流拍,為佳士得帶來難以彌補的金額損失

近現代書畫和古書畫的領銜作,本季雙雙流拍。其中,張大千晚年大作《東湖瑞翠》估價HK$4,000萬 - 6,000萬,原是整個香港春拍的最高估價拍品,可惜競投反應冷淡,未能售出,為佳士得帶來難以彌補的金額損失。

可幸兩場書畫皆有黑馬跑出,成功救場。古書畫代表是清初王翬《江山無盡圖》,估價8倍落槌,連佣HK$2,893萬成交;近現代書畫則有溥儒《唐五律佳句類選》書畫合璧冊,估價6倍落槌,連佣HK$2,173萬易手,刷新這位清朝末代王孫的拍賣紀錄。


《唐五律佳句類選》刷新溥儒作品拍賣紀錄


《唐五律佳句類選》局部

頭五位成交:

  1. HK$2,892萬|清初 王翬《江山無盡圖》,53.2 x 1220.5 cm
  2. HK$2,172萬|溥儒《唐五律佳句類選》書畫合璧冊,30.5 x 17.6 cm
  3. HK$1,812萬|吳冠中《野藤明珠》,95.5 x 178.5 cm
  4. HK$1,092萬|張大千《香遠益清》,101 x 189.7 cm
  5. HK$912萬|張大千 / 溥儒《醉杏圖 / 杏語圖》,16 x 94.5 cm x 2

總結

綜觀香港本季的古董、書畫拍賣,雖然有個別專場表現出色,但整體上兩個版塊在疫情下明顯受壓。箇中一大主因 - 親身鑑賞的必要,上文已經詳談,此處不再多述。

另一影響市場走勢的因素是買家分佈。亞洲的現當代藝術市場,客戶來自兩岸三地、日本、韓國、至東南亞諸國不等。反觀古董和書畫,尤其是頂級拍品,收藏家近年以內地為主。

是故,除了疫情以外,中美角力、政經事件、乃至內地時局,相信都會持續影響著這兩個版塊的拍賣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