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秋季拍賣進入白熱化階段,戰國時期「青銅錯金銀嵌琉璃方壺」於蘇富比上陣,引來熱烈競投,歷經34口之多的叫價之後,終以US$700萬落槌,連佣US$830萬(HK$6,480萬;NT$2.4億)成交,如無意外將成為本季紐約亞洲藝術週之拍賣王者。
綜觀「中國藝術珍品」專場表現,全場317件拍品,226件售出,成交率約71%,落槌價總和達US$1,820萬,超越約US$1,700萬的高估價總和,成績令人鼓舞,相信能為接著的香港秋拍打下強心針。
Lot 578|戰國 公元前四 / 三世紀 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方壺|本場冠軍
高度:35.1 cm
來源:
- Adolphe (1871-1949) 及 Suzanne (1874-1949) Stoclet 伉儷收藏,此後家族傳承
- 歐洲私人收藏
估價:US$2,500,000 - 3,500,000
落槌價:US$7,000,000
成交價:US$8,307,000
青銅方壺估價US$250萬 - 300萬,拍賣官以US$200萬起拍,引來現場及電話席多方爭奪。叫價以每口US$10萬逐步上升,雖然過程並不明快,但一直持續未斷,就像長途拉力賽一般。
爭奪戰最後一段只餘下3位電話競投人士,或許大家有感需要改變策略,故每口叫價反而連番上升至US$40萬、50萬。最終,拍賣官以US$700萬落槌,連佣US$830萬成交,現場傳出陣陣掌聲。
綜觀本季紐約亞洲藝術週,相信難有拍品能超越此價錢成交,方壺應該穩坐王者之位。
戰國青銅方壺高35.1 cm,錯金銀以外,還嵌琉璃為飾,繁縟絢麗,US$250萬 - 350萬的估價冠絕今季紐約亞洲藝術週之拍賣。活於二千多年前的原主人毫無疑問是王室貴族,否則不可能擁有如此貴重之器。
中國青銅器以商朝為尊,無論是器形、紋飾、鑄造上皆達至巔峰,惟基本上並不鑲嵌其他金屬或寶石。及至春秋、戰國開始,青銅器開始增加各種嵌飾。
正因如此,我們很容易有一個印象,就是嵌飾青銅器始於春秋時期,惟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而言,我們現在認為中國於二里頭文化時期(約公元前1900-1500年)正式步入青銅時代。大家就學時讀中國歷史,一般都從夏商周談起。按時間順序,是二里頭文化 -> 商朝 -> 周朝。至於二里頭文化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夏王朝,則尚待進一步考證確認。
二里頭遺址出土文物之中,就有鑲嵌300多塊綠松石的青銅牌飾。
二里頭文化 鑲嵌300多塊綠松石的青銅牌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經過商朝500多年統治之後,青銅器於春秋戰國開始復興了鑲嵌傳統。以戰國青銅器而言,嵌飾除金銀銅以外,亦見嵌孔雀石及綠松石。
至於今次這件戰國青銅方壺,則以金、銀、蜻蜓眼紋琉璃作飾。其中琉璃這一點,特點值得一談。(編按:琉璃和玻璃主要分野在於配方,簡單而言可視為同類。)
蜻蜓眼紋琉璃珠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中葉出現,見於埃及、中東、近東等地,色彩艷麗,常用作護身符。戰國時期,此類舶來琉璃珠傳至中土。匠工最初以陶珠加琉璃作蜻蜓眼紋,後來製作出純琉璃的蜻蜓眼紋珠。
單憑外觀,中土琉璃珠與舶來者不易分辨,惟通過化學檢測可憑成份區分之,證實兩者並存於戰國時期。
蜻蜓眼紋「眼白」部份一般呈圓形或橢圓,而本方壺的則為菱形及三角形。行方專家認為,這是匠人在舶來元素的基礎上,按方壺整體設計而特別改變「眼白」形狀,足見匠心。
至於方壺所飾的金乳釘,應該是先於成器之上鑲青銅乳釘,再取金片鑲覆其上。
此戰國方壺近例有三。其中一對青銅壺,據載約1930年於河南出土,後流入日本,如今一件由東京永青文庫收藏,另一件則已不知所蹤。第三例則為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之乳釘紋銅壺,現藏河北博物院。
左:戰國 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壺|東京永青文庫;右:西漢 鎏金銀乳釘紋銅壺|河北博物院
左:本壺攝於布魯塞爾的斯托克雷特宮;右:本壺載於「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根據紀錄,此戰國方壺為 Adolphe Stoclet(1871-1949)舊藏。這位比利時人身兼工業家、銀行家、收藏家身份,曾將此壺與另外27件中國藝術品借予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參加1935年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那麼Stoclet是何等地位的收藏家?我們或許能在以下事情中略見眉目。
20世界初,Stoclet決定在布魯塞爾興建大宅,取名「Stoclet Palace」。他讓首席建築師聘請名重一時的藝術家為之創作、裝飾室內,當中就包括奧地利國寶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
時至今日,大宅已經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上。
「Stoclet Palace」大宅
大宅飯廳牆壁可見克林姆特別為之設計的作品
克林姆為大宅創作的其中一幅作品
Lot 648|明十六 / 十七世紀 銅文官立像一對|本場亞軍
高度:172.7 cm
來源:
- 偉賀慕•馬易爾 (1878-1934) 收藏
- William Boyce Thompson (1869-1930) 收藏,1917年得於北京,此後家族傳承
估價:US$400,000 - 600,000
落槌價:US$900,000
成交價:US$1,109,000
此對明朝文官銅像高約172cm,真人大小,以超越估價的US$90萬落槌,連佣US$110萬(HK$865萬;NT$3,120萬)成交。
明代大型銅製人物造像相當稀少,多以宗教人物為題材,坐像比例上較立像為多。此對文官立像尺寸巨大,風格自然寫實,展現工匠純熟技術。
此類衣著風格當屬典型明朝高級文官服飾。明洪武十六年始定冠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時又做過補充修改。明制取法唐宋,唐宋則源襲於漢。長服寬袖,佩綬,持笏,戴冠冕,皆屬漢朝官服制式。中國冠冕之制,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
本品兩尊人物像原手持笏板,可惜已在歷史長河中遺失。《禮記》有載,笏板為君臣朝廷上紀錄君命或旨意之用,按品第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
據行方資料,銅像為馬易爾(Vilhelm Meyer,1878-1934)舊藏。這位丹麥人於1902年遷居上海,為安德生‧馬易爾公司(慎昌洋行)創始合夥人之一,於1900年代將西方工程技術引進中國。
1907年,該公司取得通用電氣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於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馬易爾伉儷均醉心於中國藝術及文化,所蒐集的藝術品品類多元且精美稀珍。
Lot 596|遼 銅鎏金大日如來佛坐像|本場季軍
高度:21.9 cm
估價:US$200,000 - 300,000
落槌價:US$800,000
成交價:US$988,000
本像面相豐圓,寶冠高聳,冠飾華貴,與契丹君主冠飾相近,此皆為同類造像典型特徵。
契丹族居遼河河谷沿岸,因曾藩屬大唐而傳入佛教。契丹族原奉巫教,然而經學者查證契丹立遼數十年後之歷史文獻,可見佛教於當時已更受信奉,見牟復禮。
華嚴宗為遼國佛教流派之首,以大同五台山為中心。大同華嚴寺至今尚在,寺內的泥塑菩薩像,紀年1038年,與此大日如來像風格相近。
Lot 544|清乾隆 青花釉裏紅纏枝蓮紋賞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本場第四位
高度:39.8 cm
來源:Katharina (1867-1967) 及 Joachim S. (1863-1932) Van Wezel 伉儷收藏,1932年之前得於亞洲,此後家族傳承
估價:US$150,000 - 200,000
落槌價:US$680,000
成交價:US$842,800
西藏博物館藏有如出一轍的近例,詳文請參閱《西藏博物館姐妹作?乾隆賞瓶HK$120萬紐約拍賣》。
Lot 686|清乾隆 白玉雕赤壁夜遊圖插屏|本場第五位
高度:21 cm
來源:歐洲私人收藏
估價:US$200,000 - 300,000
落槌價:US$450,000
成交價:US$564,500
拍賣總結
拍賣行:紐約蘇富比
專場:中國藝術珍品
拍賣日期:2020/9/23
拍品數目:317
成交:226
未成交:91
成交率:71%
成交總額:US$22,35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