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餘生反覆描繪的最後繆斯 HK$1.5億畢加索勢破亞洲紀錄

現當代藝術是現時市場最灸手可熱的拍賣版塊,每季皆寫下天價成交。香港秋拍即將揭幕,早前蘇富比已率先公布其中一張王牌 - 估價HK$7,000萬的梵高花卉油畫。除此以外,同場還有甚麼明星拍品一同亮相?

The Value專訪蘇富比現代藝術部掌舵人 - 郭東杰(Felix Kwok),為大家逐一揭曉。今季由畢加索為最後繆斯繪畫的肖像擔領大旗,還有趙無極、朱德群的抽象大作。

畢加索《抱膝女子》油彩、力普林Ripolin 釉漆畫布

創作時間:1954年
尺幅:92.2 x 73 cm
來源:

  • 巴黎,路易絲・萊里斯畫廊
  • 凱特與艾倫・愛美爾伉儷珍藏(1957年前購自上述來源)
  • 紐約,私人收藏(1969年前由上述來源饋贈)

估價:HK$150,000,000 - 230,000,000

郭東杰於2020年10月接掌亞洲區現代藝術部帥印,上任以來,著力把西方藝術帶到香港晚拍。上一季香港蘇富比春拍,我們看見畢加索、蘇拉吉等作品,市場反應不俗,前者的油畫《鬥牛士》,更以HK$1.39億成交,寫下畢加索在亞洲地區的拍賣紀錄。

乘著亞洲藝術市場捲起的這股「西風」,今季蘇富比再次帶來畢加索的大作,將於10月9號晚上舉槌。《抱膝女子》自1957年起,一直隱身私人收藏,這次首度上拍,即登陸香港,估價HK$1.5億 - 2.3億(NT$5.32億 - 8.16億),意味著只要成功落槌,便可刷新亞洲紀錄。


郭東杰(Felix Kwok)

畢加索《抱膝女子》|用餘生反復描繪的最後繆斯

問:畫中的抱膝女子到底是誰?

郭:畢加索一生千般風流,徘徊在眾多女伴之間,畫中女性風情萬種。然而,讓這位舉世才子傾盡餘生反覆描繪的,唯數其最後情人、妻子與繆斯女神 - 賈桂琳(Jacqueline Roque)。

此《抱膝女子》繪於1954年,正是畢加索為賈桂琳所創的甜蜜肖像,見證這段舉世才子與繆斯女神的情份伊始。

兩人的忘年戀情始於1952年,當時畢加索醉心鑽研陶瓷製作,賈桂琳碰巧在他經常流連的馬杜拉陶器坊(Madoura Pottery)工作,二人由此結緣;翌年,畢加索與前任女伴結束十年情,賈桂琳正式踏進畢加索的生活裡,展開長達二十年的佳緣,並在 1961 年與之共結連理,陪伴藝術家走過輝煌生命裡的最終章。

賈桂琳的容貌饒富古典韻味,她的臉龐自1954年起開始出現在畢加索的創作中,漸漸成為唯一出現於晚年畢翁筆下的繆斯,成為藝術家畢生最龐大、最長久的主題系列,入畫頻率大幅超越過往的女伴。


畢加索與賈桂琳

問:與其他賈桂琳的的肖像相比,此作有何獨特之處?

郭:這幅《抱膝女子》,既是畢翁繪畫眼前情人的親密之作,亦是他對經典大師名作的重新演譯。

在初遇賈桂琳時,畢翁馬上聯想到法國浪漫主義大師Delacroix筆下的閨房宮女。Delacroix創於1834年之名作《閨房中阿爾及爾女人》,畫中右下方的女子擁有地中海地區典型風韻的長相,慵懶地抱膝盤腿而坐,神情與賈桂琳酷似。如此巧合,讓畢加索驚嘆:「Delacroix早已遇見賈桂琳。」

賈桂琳抱膝側坐的身影,在畢翁腦中縈迴不去。他在1954年創作了七幅賈桂琳肖像,其中就有五幅以抱膝側像為型,包括此幅《抱膝女子》。馬拉加的畢加索博物館有一幅《坐姿的賈桂琳》,也是1954年的作品,對比之下,我們發現兩畫的構圖極為接近。在時序上,《抱膝女子》屬此系列最後一幅,可謂藝術家反覆試煉、雕琢出來的終極版本。

編按:2017年,一幅同樣繪於1954年、構圖極為接近的賈桂琳肖像於紐約拍賣,連佣以US$3,687萬成交(HK$2.87億;NT$11.13億)。


Delacroix《閨房中阿爾及爾女人》|法國羅浮宮藏


畢加索《坐姿的賈桂琳》,146 x 114cm,1954年作|馬拉加畢加索博物館藏


畢加索《抱膝坐著的女子》,146 x 114cm,1954年作|2017年11月於紐約以US$36,875,000成交

《抱膝女子》一作中,賈桂琳化身為東方主義(Orientalism)繪畫中常見的宮女。畢翁巧意引入Delacroix畫中宮女所穿著的民族紋樣服飾,此番對東方神秘世界的情結,同時讓人聯想到畢翁早年競敵暨晚年摯友馬蒂斯Matisse。

馬蒂斯常以土耳其宮女爲題作畫,背景襯以鮮艷的圖案裝飾,畫中的色彩表現,給予同代人極大啓發。

《抱膝女子》的背景以大塊純淨色面構成,除了象徵此刻藝術家在愛情與靈感滋潤下的喜悅之情,亦融匯了馬蒂斯喜用的斑斕色彩和晚年所嗜好的剪紙藝術。


馬蒂斯《Seated Odalisque, Left Knee Bent, Ornamental Background and Checkerboard》,1928年作|美國巴爾的摩美術館藏

問:在畢加索的藝術生涯中,《抱膝女子》佔據著怎樣的地位?

郭:提起畢加索,我們不得不提他的15幅《阿爾及爾女人》系列,其中《阿爾及爾女人(O)》以US$1.79億長踞藝術家拍賣紀錄首位。而《抱膝女子》,正正是此經典系列的構思原型。

在《抱膝女子》創作後不久,畢翁得知馬蒂斯已離開人世,曾感性地說:「當馬蒂斯離開了,他的宮女留下給我作遺產。」數星期後,畢翁即展開《阿爾及爾女人》系列創作,賈桂琳再次演活了畫中充滿異國情調的宮女角色,此系列的構圖、精神,無不流露出畢翁對Delacroix、馬蒂斯兩位大師的敬慕。

《抱膝女子》誕生以來,曾多次在畫廊及博物館展出。從1962年伍斯特藝術館〈畢加索:後期作品 1938-1961〉的展冊可見,此作不僅擔當圖錄封面,更與《阿爾及爾女人(J)》版本同場展出,彰顯兩者在創作上密切聯繫。


史上最貴畢加索畫作《阿爾及爾女人(O)》|2015年以US$179,365,000成交


畢加索《阿爾及爾女人(J)》


除了畢加索,今季的焦點還有趙無極和朱德群。《抱膝女子》背景的大片三原色令人印象深刻,無獨有偶,兩位留法華裔大師的作品,亦恰巧以此三色為主調,猶如東西藝術家的微妙和應。

這次蘇富比帶來兩幅趙無極「狂草時期」的作品,以及朱德群以紅色為主軸的抽象畫。

趙無極《14.12.62》油畫畫布

創作時間:1962 年
尺幅:129.8 x 97 cm
來源(The Value整理):

  • 巴黎,法蘭西畫廊
  • 美國,私人收藏
  • 歐洲,私人收藏(售於:香港,蘇富比,2014 年 10 月 5 日,拍品編號 1002,HK$34,840,000成交)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直接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HK$58,000,000 - 88,000,000

趙無極《14.12.62》、《30.09.65》|狂草中的宇宙之光與幽藍漩渦

郭:1959 - 1972年的「狂草時期」,是趙無極的創作巔峰。1960年代是趙無極事業的全盛時期,時值他結束50年代的美國之旅回到巴黎,深受抽象表現主義啟發,自信盎然地投入抽象創作。

1963年,無極搬到巴黎中貴街的新畫室,寬敞的房間為其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放手創作大畫,他表示:「大筆塗抹讓我感到一種極大的肉體的暢快,到了幾乎只想作大畫的地步!」


趙無極

無極當時正值盛年,體力充沛,創作力旺盛,天天「與畫面搏鬥」,挑戰大尺幅畫作。感情上,他認識了第二任太太陳美琴,生活美滿。「狂草時期」的畫面風格豪邁有力,草狂奔放,筆筆有力,似想割穿畫布,創造出新的空間。

「狂草時期」作品大多呈「中軸式」結構,或是橫幅的「左右開弓」,或是直幅的「頂天立地」,支撐著整個畫面,盡見無極盛年之境的雄心壯志。

這幅《14.12.62》是典型的「中軸式」結構。構圖呈現垂直分佈,畫面筆觸沿中心縱軸連接天地,透過縫隙照亮四周。此作以西方的畫筆、排筆和畫刀傳遞東方書法線條之剛勁與柔韌。

趙無極《30.09.65》油畫畫布

創作時間:1965年
尺幅:150 x 162 cm
來源:

  • 巴黎,法蘭西畫廊
  • 法國,私人收藏(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HK$70,000,000 - 100,000,000

郭:另一幅《30.09.65》則比較特別。此作構圖有別於「狂草時期」經典的三段式和垂直光暈結構,畫面以力發千鈞的線條構成圓環,向中心湧動翻滾,呈現猶如「天圓地方」之壯景。

這一時期,趙無極開始嘗試於巨幅畫布、甚至定制特殊尺寸的畫布上作畫。以這幅藍色主調《30.09.65》為例,所用的150 x 162 cm畫布,是無極特別定制款,相較於常規的100號的畫布,更接近正方形。據統計,趙無極「狂草時期」與此相同尺幅之作僅有17幅。

無極在畫布方陣之上,以湛藍色調主導畫面。在眾多的色彩中,藍色是無極最喜愛的顏色之一。他曾讚嘆中世紀大師奇馬布埃的《聖母像》為「羅浮宮最美麗的事物」,聖母身上的藍袍聖潔、高貴,深深震撼了他。無極「狂草時期」表現出來的藍,凝煉強烈,具哲學意味,如五行中的「水」、流動的宇宙動能等。

編按:趙無極以藍色為主調的作品,甚受藏家偏愛。2017年,一幅藍色「狂草時期」油畫《29.09.64》於香港拍賣,連佣以HK$1.52億成交,一度成為最貴趙無極畫作。與這次拍賣的《30.09.65》相比,《29.09.64》的尺幅較大,達230 x 345 cm。


趙無極《29.09.64》,230 x 345 cm|2017年以HK$152,860,000成交


朱德群《無題》油畫畫布

創作時間:1968 - 1970 年
尺幅:162 x 127.2 cm
來源:歐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價:HK$30,000,000 - 50,000,000

朱德群《無題》|紅黑交織出情感韻律

郭:剛才提到,1960年代是趙無極事業的全盛時期,而另一位留法大師朱德群,亦在此時攀上創作高峰。

踏入60年代,朱德群作品中的線條不只作為畫面結構的框架,而是更自由流動,經營出一個更開放的空間,他的獨特美學由此開始蜚聲國際。

此幅《無題》創作年間,朱德群受邀參與第十屆聖保羅雙年展(1969年),作品首度出征南美洲,15件大尺幅恢弘鉅製受到貴賓禮遇,陳列於朱德群專用展室,登上世界舞台。

參展作品中,有一幅200 x 200cm的巨作《第312號構圖》,在畫面結構、運筆方式上與此幅《無題》如出一轍。前畫於2020年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亮相,以HK$6,066萬高價成交。

兩畫並觀,《第312號構圖》以強烈的對比色分割天地,線條粗獷,彷如蕩氣迴腸的山川勝景;此幅《無題》則在抽象的探索上更進一步,山脈景貌幾乎消失殆盡,以黑紅兩色對照構成畫面,黑色代表神秘和未知,紅色則是緊張而熱烈的視覺體現,他們極端對立,卻又互有共性。


朱德群《第312號構圖》,200 x 200 cm,1969年作|2020年以HK$60,665,000成交


朱德群


拍賣詳情

拍賣行:香港蘇富比
專場:現代藝術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2021/10/9|6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