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季紐約亞洲藝術週,古董大腕藍理捷(James Lally)無疑為焦點所在。佳士得與邦瀚斯這兩間國際拍賣行,俱為之舉辦單一藏家專場。
昨日(20號),邦瀚斯專場率先登場,68件上拍古董不但全部售出,更悉數以超預預期的金額易主。
成交桂冠,由一件十三層的良渚文化玉琮拿下,估價US$3萬,在熾熱競投下以40倍之多的US$120萬落槌,連佣US$150萬(HK$1,170萬;NT$4,580萬)成交。此外,還有估價17.3倍落槌的隋朝白瓷罐、估價10倍落槌的六朝玉辟邪、估價11倍落槌的南宋銀製梅瓶等等。
事不宜遲,立即與大家盤點各項精彩成交,文章最後會附上藍氏簡介。
Lot 21|新石器時期 良渚文化 玉琮(成交冠軍,估價40倍落槌)
高度:37.2 cm
估價:US$30,000 - 50,000
落槌價:US$1,200,000
成交價:US$1,500,375
古董界之中,「高古玉」專指漢朝或以前的玉器。由於鑑別不易,且造假技術一日千里,故來源明確的高古玉器拍賣,近年屢屢引來激烈爭奪。
良渚文化玉琮便是高古玉界的明星。它究竟是良渚社會的禮器還是殮葬用具,學術界仍未有定論。有人猜測玉琮象徵統治權力,亦有說內圓外方的形制結構,代表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事實上,自周朝以後,時人便已不大認識玉琮是甚麼。清代之時,乾隆不知宮中所藏的一件玉琮為何物,以為是車之輞頭(車輪的框),還把之定為漢代之器。他命人把內孔重新打直,再配琺瑯銅膽,以之作香熏使用。
由於他未能識別器物外部紋飾,該玉琮的御題詩亦刻成了相反方向。
良渚文化,雙層神人獸面紋玉琮|2018年香港邦瀚斯,HK$2,170萬成交
玉琮形制大體一致,然層數可以小至一層,也可以多至數十層。例如2018年,香港邦瀚斯一件雙層玉琮,便以HK$2,170萬成交。
是次高價易手的玉琮,則有十三層之多。雖然部份雕刻在歲月中有所磨蝕,但仍可看到四方邊角位置,刻有人神獸面紋。這種圖騰已成為良渚文化標誌,儘管背後的信仰文化仍然有待進一步考究。
良渚文化大約為公元前3,200至前2,200年,時間約在紅山文化與龍山文化之間,屬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長江下游環太湖一帶。先民當時尚未懂得冶煉金屬,能在堅硬玉質上成此等雕刻,實令人驚嘆。
同場另有一件良渚文化三層玉琮(下圖),亦以估價9倍多的US$75,000落槌。
Lot 14|新石器時期 良渚文化 玉琮(估價9.3倍落槌)
高度:10.7 cm
估價:US$8,000 - 12,000
落槌價:US$75,000
成交價:US$94,875
Lot 10|隋 白瓷蓋罐(成交亞軍,估價17.3倍落槌)
高度:24.7 cm
估價:US$30,000 - 50,000
落槌價:US$520,000
成交價:US$668,175
隋唐白瓷不算是常見拍品,但質素好的往往引來一番競逐,高價易主。例如2021年,一件斷代隋唐的白釉高足盃在紐約蘇富比舉槌,估價US$6,000,結果以113倍的US$680,000落槌,與本蓋罐成交價相約。
白瓷始燒於北朝晚期,在隋代發展迅速,製作技巧不斷提高。隋代生產白瓷的瓷窯有河南鞏縣窯和河北內丘、臨城等地。隋朝存世僅三十餘載,隋白瓷的燒造時間自然短暫,存世器物稀少。隋代白瓷釉薄勻淨,多如本罐般佈滿細碎開片紋。
到了唐代,白瓷生產進入全盛時期,白瓷窯口林立,多在北方,尤以河北邢窯最為著名。至此,「南青北白」互相爭艷的局面基本形成,即南方以青瓷為主,北方則是白瓷天下。
白瓷不以紋飾取勝,注重造型與釉色的相互襯托,是簡約美學的極致表現。現存的隋唐白瓷形制眾多,既有實用的杯、碗、盤、壺、瓶等,亦有結構精巧的造像。如本品般的器形,在隋朝白瓷中則是鮮見。
Lot 31|六朝 青玉辟邪(成交季軍,估價10倍落槌)
長度:7 cm
估價:US$30,000 - 50,000
落槌價:US$300,000
成交價:US$378,375
中國歷朝歷代中,六朝是比較少用的詞彙。一般而言,六朝是指三至六世紀時,六個在南方建業建都的朝代,先後為孫吳、東晉、與此後南北朝時期南方的宋、齊、梁、陳。此外,也可指同一段時期,在北方建都的六個朝代,分別為曹魏、西晉、以及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後魏、北齊、北周、隋。
簡而言之,大概便是指三國至隋代的歲月。
玉石神獸,於漢朝時便已盛行,及至六朝時更是鼎盛。隨葬或配飾常見的平面玉雕以外,圓雕動物神獸更是精彩。其中,辟邪尤其受時人歡迎,風行整個漢代至六朝。
西漢晚期至東漢 玉辟邪|台北故宮
辟邪一詞,見西漢《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羣凶。射鬾、辟邪皆神獸名也……辟邪,言能辟禦妖邪也,謂以寶玉之類二獸之狀以佩帶之,用除去凶災而保衞其身也。」先民認為獅虎凶猛,可除凶祟,所以用這種神獸來看守闕門和神道。
事實上,古代對辟邪一詞的使用,或獅或虎並不嚴格。以四川私漢高頤墓為例,墓前其中兩頭石獸,外形是獅子,惟前臂有翼,學者判斷更可能是神獸辟邪。然而同樣在四川,又有出土漢代石雕,老虎造型,也標記為辟邪。帶翼獅子的模樣,也令人聯想到西亞遠古的傳說生物獅鷲。
漢代至六朝的玉雕辟邪,不時在拍賣場上成就高價。去年香港秋拍,一件西漢晚期的玉辟邪在佳士得舉槌,來自「雲中居」張偉華收藏,估價HK$800萬,最終以HK$2,685萬成交。
Lot 41|南宋 如意紋銀梅瓶一對(成交殿軍,估價11倍落槌)
高度:20.5 cm、20.7 cm
估價:US$20,000 - 30,000
落槌價:US$220,000
成交價:US$277,575
拍場上,瓷質梅瓶常見,惟如此器的金屬版本,則是不多。
1993年,四川彭州市西大街一處建築工地,出土了300多件宋朝金銀器窖藏文物,向收藏圈和學術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有學者推測,估計當時蒙古大軍兵器城下,城中富豪便把這些重器藏起來,豈料事隔七百多年方重見天日。
這些文物如今多由彭州博物館珍藏,其中便包括一件南宋的銀質梅瓶,飾如意雲頭紋,相本對拍品頗有相似之處。相同紋飾的梅瓶,宋朝各大瓷器窯口亦有出品。
南宋 如意雲頭紋銀梅瓶|彭州博物館
是次拍賣的南宋銀質梅瓶
南宋/元 吉州窯仿剔犀如意雲紋梅瓶|臨宇山人舊藏,2015年香港佳士得拍賣,HK$292萬成交
中國文人自古喜歡以物喻志,例如梅蘭菊竹便因為其生長或結構特性,而被視為君子的象徵。其實古董收藏界裡頭,也有類此情況。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下漸收,圈足,屬經典器形,流行於歷代各朝,成品形狀、尺寸、紋飾多樣。梅瓶原作酒器,瓶頸細小,易於封存,配合瓶身曲線,方便美酒徐徐斟出。後來梅瓶的亦作花器,以之承載清瘦梅花,尤其合宜。
由於上述器形特點,傳統古董圈視梅瓶為男士體態的反映,又因為小口引伸出謹言之意,豐肩可象徵有擔當,故進一步被視為君子之瓶。
同場其他精選拍品
Lot 44|宋 白玉《連生貴子》墜飾(估價4.1倍落槌)
高度:4.1 cm
估價:US$18,000 - 25,000
落槌價:US$75,000
成交價:US$94,875
Lot 46|唐-五代 青玉裝鎏金銅龍紋刀柄(估價87.5倍落槌)
長度:16 cm
估價:US$800 - 1,200
落槌價:US$70,000
成交價:US$88,575
Lot 43|宋-明 小件菩薩玉珮(估價7.1倍落槌)
高度:3.2 cm
估價:US$7,000 - 9,000
落槌價:US$50,000
成交價:US$63,375
Lot 20|新石器時期 良渚文化 玉鐲(估價30倍落槌)
直徑:7.9 cm
估價:US$1,500 - 2,500
落槌價:US$45,000
成交價:US$57,075
Lot 24|西周 人首龍魚形玉珮(估價6.6倍落槌)
長度:5.8 cm
估價:US$6,000 - 8,000
落槌價:US$40,000
成交價:US$50,775
Lot 29|東漢 青銅《伏羲收虎》搖錢樹頂牌(估價23.3倍落槌)
高度:19 cm
估價:US$1,500 - 2,000
落槌價:US$35,000
成交價:US$44,475
Lot 17|新石器時期 紅山文化 玉鳥頭形丈頂(估價15倍落槌)
長度:8.3 cm
估價:US$2,000 - 3,000
落槌價:US$30,000
成交價:US$38,175
Lot 56|清 小件銀鑄馬(估價8倍落槌)
長度:10.9 cm
來源:
- Arthur M. Sackler博士(1913-1987)舊藏,1970 年代末於紐約購自盧芹齋繼承人Frank Caro
- 紐約佳士得,2011年3月24日,拍品編號 1221
估價:US$2,000 - 3,000
落槌價:US$16,000
成交價:US$20,400
Lot 34|唐 水晶方枕(估價8倍落槌)
尺寸:7.3 x 14.6 x 15.8 cm
估價:US$1,500 - 2,500
落槌價:US$12,000
成交價:US$15,300
Lot 3|唐 醬釉三足爐(估價5.6倍落槌)
高度:17.2 cm
估價:US$1,500 - 2,500
落槌價:US$8,500
成交價:US$10,837.5
藍理捷 (左)為古董業界頂尖人物
藍理捷從著名學府出身,不過修讀的科目和中國藝術沒太大關係:哈佛大學是英國文學、哥倫比亞大學則是經濟與外交史。據80年代報章報道,他是年少時受到家鄉波士頓美術館(MFA)藏品吸引,決意讓中國藝術品成為畢生事業。
1970年代初,他主掌紐約蘇富比的中國藝術部門。那是亞洲市場急衝冒起的時代,日本富甲一方,東瀛收藏家在拍賣場一擲千金。與此同時,西方世界亦留意到香港的潛力。
當時,倫敦蘇富比的中國藝術部由Julian Thompson(朱湯生,1941-2011)執掌。這位古董界的傳奇人物決定進軍香港,藍理捷得悉後請求加入,兩人於是攜手舉辦香港拍賣。時至今日,蘇富比已在香港立足整整半個世紀。
年輕時的Julian Thompson(右)與藍理捷(左)
1986年,藍理捷自立門戶創辦「J.J. Lally & Co」,專營中國古董,尤其擅長高古藝術,包括商周青銅器、宋元瓷器、南北朝和隋唐佛像等。客戶除了收藏名家外,還有世界各地最具地位的公營收藏機構,包括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香港藝術館。
「中國古董教父」Eskenazi接受The Value訪問時,就曾經點名讚揚三位頂尖同業 - 香港的翟健民、倫敦的馬錢特(Marchant)、紐約的藍理捷。
2021年3月1日,藍理捷宣佈結束35年的古董生意,圈中人無不惋惜。藍氏藏珍,部份委託予邦瀚斯出售,另有一部份則交由佳士得拍賣,後者專場將於本周四(23號)舉槌,我們屆時再為大家報道戰果。
拍賣總結
拍賣行:紐約邦瀚斯
專場:J. J. Lally & Co
拍賣日期:2023/3/20
拍品數目:68
成交:68
成交率:100%
成交總額:US$4,22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