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古董教父 Eskenazi:「我不是頂尖」

上回在Giuseppe Eskenazi的專訪中,這位「中國古董教父」與The Value談及他人生買入的第一件古玩。正當問及,能成為最頂尖的古董商,究竟是甚麼感覺,教父卻說:「我不是頂尖」。到底此話怎講?


Giuseppe Eskenazi


問:作為最頂尖的古董商,有何感受?

Eskenazi:我不是頂尖,頂尖有很多。翟健民是頂尖、紐約的Lally是頂尖,Marchant是清瓷的翹楚。有很多傑出人士,大家都嘗試在自己的領域做得最好。我無意競爭成為最頂尖、付出最高價或成為最成功,我只是做自己的工作。


翟健民


James Lally


Richard Marchant


想不到Eskenazi竟如此謙遜,身處高位卻不忘大力稱讚同業。雖然「古董教父」不願承認自己是頂尖古董商,但能獲得今天的成就地位,所付出的努力自然不容小覷。身為意大利人,他是如何投身中國古董業,又從何學到那麼專業的古董知識?


問:作為意大利人,如何投身中國古董業?


1960年代的Eskenazi

Eskenazi:大學時,我修讀醫學,家裡很多人都是醫生,這亦是我曾經想做的事。1960年,家族的古董業務在倫敦設立分支,因著父親早逝,我只能選擇繼承家業或是任由其結束。我選擇了繼承家業,卻意識到無法兼顧學業。因此,我放棄醫學,投身古董事業。


Eskenazi(續):最初打算找到合理價格的好東西,便帶到米蘭去賣。米蘭本店在1923年開辦,所以在1960年,他們已經擁有很多經驗、客人、藏家。但我不想回米蘭限制發展,我想留在更國際化的城市,如倫敦。

問:如何習得如此專業古董知識?

Eskenazi:中國藝術是一門難以掌握的學問,所以我讀很多相關書籍,多看實物。我每星期都去博物館一次,V&A(維多利亞和愛伯特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大衛德基金會。


維多利亞和愛伯特博物館

Eskenazi(續):職涯中,給予我最大幫助的有兩位。第一位是來自上海,後來搬到香港和日內瓦的仇焱之,他對我愛護有加,給我看真正的珍品,藉此教導我分辨真偽好壞。另一位,是大衛德基金會的Margaret Medley。


大衛德收藏 - 大英博物館

問:除了多看實物,還有其他方法嗎?

Eskenazi:我意識到,看實物是唯一的學習方法,但光看並不足夠,你要看穿表面,才能看得透徹,這需要花更多時間。我開始到蘇富比、佳士得,那時每個月都有拍賣,我去看實物,細讀資料,再到博物館比對相近的器物,就這樣慢慢累積知識。


仇焱之

Eskenazi(續):大約1965年,我開始來香港。這裡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就好像荷李活道,雖然不是博物館,卻集合了最早期、最有熱誠的藏家,我就是在這裡遇上仇焱之。


聽完Eskenazi的入行經歷,是否有點意猶未盡?想知道「古董教父」最希望收藏哪一件古玩?人生有何遺憾?又有甚麼建議給新加入收藏行列的讀者?更多精彩內容,The Value將很快奉上,敬請留意。